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耶鲁大学公开课教授保罗·布卢姆颠覆之作,共情不能让你善良,理性才能带来明智。

内容简介

人们通常认为,共情是善良的源泉,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共情能力。但是,保罗·布卢姆在本书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共情是很多不公平、不道德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且相比于带来的积极作用,共情带来的消极作用更为普遍。

当然,布卢姆并不是彻底地反对共情。他认为共情可以分为两类,即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通过本书的论述,他告诉我们,情绪共情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情绪,它迎合了人们的偏见,常常会影响人的理性判断,甚至会导致暴力和恶行,让世界变得更加糟糕。共情就像一盏聚光灯,带有个人偏见,只能照亮特殊的那一块,而许许多多其他的事物就这样沉入了黑暗之中。

布卢姆的观点是基于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而提出的,他认为,个人和国家所做出的很多非理性的决定都是因为共情这种错位的情感。在本书中,布卢姆以精准和有趣的文字展现了共情如何在方方面面扭曲人们的判断,并告诉我们,想要做出更明智的行为和道德决策,我们需要:依赖理性而非情绪共情,听从大脑而非心脏。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我们能否理性地去共情
  • 引言 别以为你真的了解共情
  • 缺乏共情还是共情泛滥惹的祸
  • 共情的作用被严重夸大了
  • 共情会怎样误导人的判断和行为
  • 如何阅读本书
  • 第1章 情绪共情VS.认知共情:感性与理性的两面
  • 共情是拯救世界的良药吗
  • 共情会如何导致不公平现象
  • 共情不等于道德或善良
  • 共情的聚光灯效应
  • 认知共情是每个人必备的武器
  • 8个有关共情的错误观点
  • 行为升级:千万别把共情当成道德指南!
  • 第2章 共情是怎么产生的:神经科学的三大发现
  • 如何用神经科学研究共情
  • 发现1:共情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
  • 发现2:共情体验受个人判断影响
  • 发现3:理解不等于感受
  • 共情的动机本质上是自私的吗
  • 共情能力可以测量吗
  • 行为升级:别把共情能力当成评价他人的标准
  • 第3章 共情与决策:做好事,更要有能力做好事
  •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你会为谁慷慨解囊
  • 选择性聚焦:你能看到哪些人的痛苦
  • 小心!别掉进共情的陷阱
  • 方法1:做一个有效利他主义者
  • 方法2:减弱自己生活的分量
  • 行为升级:决策前,理性判断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 视角延伸1 共情会影响人的政治立场吗
  • 自由派与保守派有什么不同
  • 自由派人士的共情能力更强?
  • 共情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 第4章 共情与亲密关系:考虑对方的考虑,而非感受对方的感受
  • 共情能力太强会让人更不开心吗
  • 多一点仁慈,少一点共情
  • 共情使人变成过于黏人的朋友
  • 共情使人变成溺爱孩子的父母
  • 共情使医生的精神不堪重负
  • 共情使患者忽略医生的专业能力
  • 与陌生人相处,关键是度的平衡
  • 行为升级:用理解取代感受,成为更好的朋友或父母
  • 视角延伸2 共情能引发利他行为吗
  • 自私的基因创造出利他的动物
  • 共情并非利他行为的基础
  • 第5章 共情与暴力:先思考再行动,而不是先共情再行动
  • 德化差距:纯粹邪恶神话的源头
  • 善的信念也会开出恶之花
  • 共情如何看待成本效益评估
  • 共情是如何引发暴力的
  • 精神病态的核心是缺乏共情吗
  • 共情能防止去人性化吗
  • 行为升级:学会改变、塑造、引导和制约共情
  • 第6章 共情不能让你善良,理性才能让你强大
  • 理性能够完全取代情绪的作用吗
  • 人是物理动物,也是理性动物
  • 为什么人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
  • 非理性行为是不可避免的
  • 推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必要性
  • 政治领域的非理性与推理能力无关
  • 理性,我们心中的法官、行为的导师
  • 行为升级:保有共情,但强化推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分类去理解世界

    用分类的方式理解世界,这个命题有点大,展开说会扯得太远。本书就是用分类的方式,把共情这件事说清楚了。共情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是的,很多人以为共情能力强,就是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但大多陷入情绪共情中,很容易陷入单方面妥协,甚至讨好型人格的陷阱。真正的共情乃是一个建设性的交互过程,只有建立在认知升级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双方真正的 “共情”。说到底,共情是一种沟通能力,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本书适合刷,观其大略即可。书中金句不少,有必要划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共情不可泛滥,要把握度的

      读这本书缘由就是学沟通训练营时候,其中在倾听的时候强调了共情的重要性,但那也是一个有范围的,也就是能够有共同目标可以合作的同伴,这个时候共情就是重要的。当把视线扩大,现在社会可以说共情泛滥了,简单的例子可能就是看了一些灾难相关的资料,内心就会对那些受害者有共情,产生怜悯之心。具体的一个人其实还好,但我们会常常扩大范围,联想到这样的人在世界上估计还有很多吧,心情可能更愧疚了。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很多的,最常见的就是好心办坏事了,那是因为共情力太强了,导致思维混乱,行动跟着乱了,自然可能就办坏事了。我们需要的还是罗翔老师那句话 “要针对具体的人,而不是人类大群体。”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好,把握好共情的度,自然就有好结果出现了。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跟共情力对着看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