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姚平教授多年来关于唐代性别史、社会史的研究成果汇总,有重要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姚平教授关于唐代社会与性别关系史研究的一系列论文的合集。全书共收入15篇专题论文:《中唐时期的“情文学”——白居易作品研究》《会昌灭法时期的女性》《论唐代的冥婚及其形成的原因》《唐代的文人与女妓》《大德之争——金仙、玉真公主受法及唐代公主的政治历程》《唐代的生育》《中古时期女性墓志综述》《唐代女性墓志综览》《善缘——唐代的佛教徒母亲和子女》《唐代表亲婚研究》《历史视野下的“大乐”——唐代的性文学》《唐代妇女与佛教孝道观》《东国、西国与南国——唐代韩人的身份认同》《中国性史研究的选题与资料》《从如愿墓志和惠果墓志看佛教文献的性别化》。姚平教授在唐代妇女史研究领域耕耘多年,本书十分重视利用唐代墓志,特别是出土的女性墓志,在妇女史研究领域之外,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理论,试图开拓出更多的课题,并做出了有益尝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中唐时期的“情”文学——白居易作品研究
  • 唐代之前及唐代前期的“情”
  • 白居易叙事诗中的“情”
  • 白居易短诗中的“情”
  • 通俗文学中的“情”
  • 情——中唐的情感模式
  • 结语
  • 会昌灭法时期的女性
  • 引言
  • 支氏的佛教徒生活
  • 会昌灭佛
  • 志坚的后半生
  • 结语
  • 论唐代的冥婚及其形成的原因
  • 唐代有关冥婚的记载
  • 唐冥婚兴盛的原因
  • 结语
  • 唐代的文人与女妓
  • 唐代的女妓制度
  • 进士集团与女妓的密切关系
  • 结语
  • 大德之争——金仙、玉真公主受法及唐代公主的政治历程
  • 引言
  • 德的制造
  • 德的话语
  • 德的政治
  • 德的消失
  • 结语
  • 唐代的生育
  • 生育率和性别比
  • 孕产妇死亡的影响
  • 中古时期女性墓志综述
  • 墓志的起源与发展
  • 人口统计内容
  • 墓志写作性质的变迁与理想女性形象的变迁
  • 结语
  • 唐代女性墓志综览
  • 墓志资料
  • 唐代墓志与唐代妇女的生活
  • 唐代的衰亡及其影响
  • 结语
  • 善缘——唐代的佛教徒母亲和子女
  • 引言
  • 唐代的佛教徒母亲
  • 唐代的佛教与母道
  • 佛教徒母亲的子女
  • 丧葬之两难
  • 结语
  • 唐代表亲婚研究
  • 表亲婚研究回顾
  • 唐代墓志中的表亲婚
  • 唐代表亲婚之特征及其成因
  • 结语
  • 历史视野下的“大乐”——唐代的性文学
  • 唐代性文学——以《游仙窟》和《大乐赋》为例
  • 作为社会地位标识的愉悦——唐代科举文化和享乐模式
  • 关情——唐代的性观念及对性别关系的认知
  • 结语
  • 唐代妇女与佛教孝道观
  • 中世纪佛教孝道观的表现形式
  • 孝性之女
  • 母亲在界定佛教孝道中的角色
  • 结语
  • 东国、西国与南国——唐代韩人的身份认同
  • 指定身份、品德和“南国之容”——百济墓志
  • 东国视野下的身份认同——崔致远与《四山碑铭》
  • 结语
  • 中国性史研究的选题与资料
  • 道教文献中的性观念和性实践
  • 说教、法案和笔记所见之性行为规范
  •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气质/男性气质和色情
  • 结语
  • 从如愿墓志和惠果墓志看佛教文献的性别化
  • 国师如愿和国师惠果
  •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佛教墓志
  • 社会性别语言、感知上的和被认可的性别差异、等级性的关系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