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3千字
字数
2015-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旅游美学研究的代表作,系统和切入实际地研究旅游审美活动、旅游审美心理、旅游审美对象,有助于促进大众文化的审美化。
内容简介
从发生学角度看,旅游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物质生活因素(如闲暇时间与可支配收入)和文化心理因素(如生存质量与审美需求)密切相关。从发展前景看,旅游日益泛化为涵盖一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内容的双重性现代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自身性质看,旅游可以说是一种以经济形式来实现的社会文化现象,而旅游活动则可以说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生活美为一体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从总体效应看,旅游使大众审美活动成为可能,有助于促进大众文化的审美化,有助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旅游美学正是基于上述目标,围绕构成现代旅游业的"六大要素"(行、游、住、食、购、娱),旨在系统和切入实际地研究旅游审美活动、旅游审美心理、旅游审美对象、旅游接待艺术与旅游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规律。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诗学与美学研究丛书”序
- 前言
- 绪论 生活质量与旅游观光
- 一 生活质量的双因素模式
- 二 生活质量的现状透视
- 三 自我赎救的形上意义
- 四 人生境界的审美导向
- 五 旅游观光的多重功能
- 第一章 旅游美学的生成与研究
- 一 旅游活动的审美特性
- 二 旅游审美需求与动机
- 三 旅游观光的效应分析
- 四 旅游美学的研究范围及其方法
- 第二章 旅游审美对象与美学理论
- 一 旅游审美对象的一般形态
- 二 优美与崇高
- 三 心理学美学与旅游观赏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与旅游
- 一 古代审美意识
- 二 中和为美的儒家思想
- 三 自然为美的道家思想
- 四 空灵为美的禅宗思想
- 五 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
- 六 境界说的特点
- 七 积淀论的要义
-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审美历程与类型
- 一 旅游景观的审美历程
- 二 旅游景观的基本类型
- 三 旅游景观的宏观分布
- 四 南秀北雄的审美风格
- 第五章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性
- 一 自然景观的形式美
- 二 自然景观的动态美
- 三 自然景观的象征美
- 第六章 人文景观的审美特性
- 一 人文景观的工艺美
- 二 历史意味与民俗风情
- 三 人文景观的意境美
- 四 特色为美的城建原则
- 第七章 审美心理要素
- 一 审美知觉
- 二 审美想象
- 三 审美理解
- 四 审美情感
- 五 跨文化交际与审美
- 第八章 审美体验分析
- 一 审美个性与类型
- 二 审美意识系统
- 三 审美体验的层次
- 第九章 旅游观赏的方法原理
- 一 动态与静态
- 二 移情与距离
- 三 时机与位置
- 四 节奏与重点
- 第十章 旅游审美与山水旅游文学
- 一 旅游审美与山水诗歌
- 二 旅游审美与山水游记
- 三 旅游审美与名胜楹联
- 四 旅游审美与风物传说
- 第十一章 审美期待与接待艺术
- 一 旅游者的审美期待
- 二 旅游接待人员的形象塑造
- 三 旅游服务艺术的基础分析
- 四 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艺术
- 五 旅游审美行为的协调方法
- 第十二章 旅游工作者的审美修养
- 一 审美修养的基本内涵
- 二 提高审美修养的主要途径
- 三 国际审美文化视野
- 四 旅游与文化的哲学思考
- 第十三章 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消费
- 一 旅游审美消费的形式
- 二 旅游审美消费的导向
- 三 饮食宴乐中的审美因素
- 四 旅游购物中的审美因素
- 附录 中国传统艺术与旅游审美
- 一 书法艺术与观赏
- 二 国画艺术与观赏
- 三 古代雕塑艺术与观赏
- 四 古建筑艺术与观赏
- 五 传统表演艺术与观赏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