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着重研究民国建立后,民国的文化脉络和发展演变,以及当时的主要的社会思潮,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华民国专题史》丛书的第二册,着重分析民国的文化发展与思潮之间,以及思潮与政治发展趋向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一、小引
  • 二、追问近代中国思想史的知识基础
  • 三、探索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多重面向:本书内容述要
  • 四、小结
  • 第一章 思想史研究的反省和认识视野
  • 第一节 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 一、思想、思想家、思想史
  • 二、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基本路径
  • 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现存问题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一、草创阶段:1949年以前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 二、意识形态化:1949—1976年中国大陆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 三、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之一:重新启动
  • 四、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之二:思潮、观念、专题研究
  • 五、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之三:个案研究
  • 六、海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 七、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展望
  • 第三节 追寻近代中国“民主想象”的轨迹
  • 第四节 近代中国思想史脉络里的新名词与关键词:以“伯理玺天德”为例
  • 第二章 观念传播与思想竞争
  • 第一节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研究视野:以孙中山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论述为例
  • 一、瓜分危机的想象:孙中山民族主义论述的初期发展与时代思潮
  • 二、“双重奴隶”与“推翻满清”:孙中山民族主义论述的“未完成交响曲”
  • 三、“半独立国”:孙中山民族主义论述的新曲
  • 四、未完成交响曲的“旧调”新唱:孙中山对中国国族奴隶地位的再阐述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研究视野:以张君劢对社会主义体制的观察(1919—1922)为例
  • 一、走向社会主义之路:张君劢倾心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转折
  • 二、张君劢认识社会主义的途径
  • 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 四、结论:一个初步的定位
  •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史学史脉络:以郭沫若与王国维为中心
  •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思想脉络: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
  • 二、王国维成就的史学“论述社群”
  • 三、现代考古学与史学“论述社群”的发展
  • 四、郭沫若史学实践的内容
  • 五、结论:郭沫若的史学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论述社群的形成
  • 第四节 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论战的再反思
  • 一、1930年代的思想界
  • 二、“中国本位文化”论的要旨
  • 三、“全盘西化”思潮
  • 第三章 “自由主义”与现代中国
  • 第一节 《努力周报》与中国自由主义
  • 一、胡适与《努力周报》的创办
  • 二、走向“论政”之路前夕的胡适
  • 三、努力社的创办
  • 四、“政治的工具主义”:胡适“论政”的思想准备之一
  • 五、“干”的实践哲学:胡适“论政”的思想准备之二
  • 第二节 《独立评论》与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
  • 一、《独立评论》的宗旨
  • 二、《独立评论》对日本侵略的态度
  • 三、《独立评论》对国民党的态度
  • 四、《独立评论》对共产党的态度
  • 第三节 中国自由主义的转折:以《新路周刊》(1948年)为中心
  • 一、前言
  • 二、肯认欧美式自由民主体制的“社会想象”
  • 三、“自由派科技知识阶层”追求理想空间的多重思考
  • 四、《新路周刊》在中国自由主义脉络里的独特意义
  • 第四节 自由主义的余晖:以《自由中国》为中心
  • 一、五四自由主义与《自由中国》
  • 二、胡适对《自由中国》的自由精神之影响
  • 三、殷海光在《自由中国》所展现的自由主义
  • 四、胡适与殷海光自由思想的异同
  • 五、《自由中国》所阐论的自由主义与抗议意识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与工具书
  • 二、研究文献
  • 三、日文资料
  • 四、英文资料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