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先秦诸子治理教化思想中寻找借鉴。

内容简介

治国、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先秦诸子为如何治理和天下以获得稳定的社会秩序提供了各种模式,如德治、礼治、法治、无为之治等。而治国、治天下又与教民有着直接的联系,与各种治理方式相适应,有诗教、礼教、乐教、法教、不言之教等教化方式。同一治理方式和教化方式,为不同时期的思想家所继承、发展和诠释;不同的治理方式和教化方式之间,因为分歧而互相批判,但分歧中又分享着共同的观念,且在批判中逐渐接受对方的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本书以不同的治理方式和教化方式为纲,通过对先秦诸子治理思想和教化思想的比较,梳理出同一治理方式和教化方式的提出、发展和演变的线索,展现出不同治理方式和教化方式之间的论争情景,澄清其中的分歧与共识,以期为当代中国的治理和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总序
  • 导言 从中国哲学的固有问题说起
  • 一 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
  • 二 “以西释中”与“以中释中”
  • 三 中国古代哲人的致思对象与中国哲学的固有问题
  • 四 治国与教民问题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性
  • 第一章 权力与法:老子与韩非的无为之治的比较
  • 一 老子之“无为”与“自然”
  • 二 老子之“无为”与“法”
  • 三 韩非之“法”与君权
  • 四 韩非之“法”与“无为”
  • 五 结论
  • 第二章 “自然”与“无为”:庄子学派对无为之治的诠释
  • 一 “道”与万物“自然”
  • 二 万物“自然”与权力的消解
  • 三 人性与制度约束
  • 四 “在宥天下”与“至德之世”
  • 五 天道与秩序
  • 六 君无为而臣有为
  • 七 结论
  • 第三章 德治与法治:商鞅、韩非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接受
  • 一 三世说
  • 二 “治世不一道”与“事异则备变”
  • 三 “先德而治”与“前刑而法”
  • 四 “述仁义于天下”与“至安之世”
  • 五 结论
  • 第四章 势、术与法治:韩非对前期法家思想的综合与发展
  • 一 “自然之势”与“人设之势”
  • 二 “因其势”
  • 三 “形名参同”之术
  • 四 “循名责实”之术
  • 五 结论
  • 第五章 黄帝之治:以《商君书》《管子》《庄子》《吕氏春秋》为中心的考察
  • 一 仁义之治
  • 二 礼法之治
  • 三 法天之治
  • 四 结论
  • 第六章 “礼义化性”与“习俗化性”:荀子思想中礼与俗的教化作用
  • 一 性恶论辨析
  • 二 礼义与化性
  • 三 习俗化性
  • 四 美俗、恶俗与易俗、成俗
  • 五 结论
  • 第七章 “以法为教”与“以吏为师”:韩非的教化思想
  • 一 “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 二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三 “以法为教”与毁誉之名
  • 四 余论
  • 第八章 富民与教民:老子、荀子、韩非三者思想的比较研究
  • 一 “我无事而民自富”与“不言之教”
  • 二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 三 “以力得富”与“以法为教”
  • 四 结论
  • 附录一 “新子学”概念系统的建构
  • 一 当代新道家、现代新墨家及新法家
  • 二 新子学与当代新儒家、当代新道家、现代新墨家以及新法家之关系
  • 三 先秦诸子的公共概念
  • 结论
  • 附录二 先秦诸子论人性、人情与人欲之关系
  • 一 人情即人性
  • 二 “情”生于“性”
  • 三 “情”为“性”之失
  • 结论
  • 附录三 西方学术与子学概念诠释的方法——以老子的“无为”为例
  • 一 “新子学”与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 二 当代学者对老子“无为”概念的诠释
  • 三 与西方政治哲学对话中的老子“无为”诠释
  • 结论
  • 附录四 老子的无为政治与诺奇克“最低限度的国家”之比较
  • 一 “无为”与“自然”
  • 二 自然状态与国家存在的理由
  • 三 君主的作用与国家的功能
  • 结论
  • 附录五 天下与国家:商鞅的政治哲学
  • 一 政治权力及法的起源
  • 二 天下之利、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 三 “述仁义于天下”的政治理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