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许广平、许寿裳、周作人、郁达夫、萧红等,亲历实录鲁迅的一生。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依循鲁迅的人生轨迹进行编排,从“鲁迅的故家”开始,到“最后的一天”结束,涵盖鲁迅完整的一生。

所选文章的十一位作者,均是各个时期和鲁迅非常亲近的人。比如关于鲁迅的家世和成长经历,主要选用了周作人的文章。周作人和鲁迅前期交集最多,因此他提供的资料对于了解鲁迅成长的环境、性格的养成、知识结构的形成等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关于鲁迅在东京和北京的经历,主要选用了许寿裳的文章。许寿裳与鲁迅1902年相识于东京的弘文学院,此后近二十年晨夕相见、无话不谈,相知之深有如兄弟。至于鲁迅在上海十年的经历,则主要选用的是其夫人许广平的记述。其他作者还有夏丏尊、孙伏园、郁达夫、萧红等,他们也都是在某个时间段和鲁迅有过密切交往的人。

文字之外,本书各章均附录了与鲁迅相关的一些图片资料,其中不乏一些平常少见的鲁迅旧照、手迹、公文等。这些插图有助于读者更直观地感受鲁迅的方方面面。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鲁迅的故家
  • 百草园
  • 关于百草园
  • 东昌坊口
  • 新台门
  • 后园
  • 灶头
  • 园内外旧事
  • 伯宜公
  • 鲁老太太
  • 王府庄
  • 娱园
  • 白光
  • 阿长的结局
  • 《山海经》
  • 阿有与阿桂
  • 孔乙己的时代
  • 咸亨的老板
  • 成长二三事(1881—1898)
  • 儿时往事
  • 名字与别号
  • 师父与先生
  • 遇见“闰土”
  • 祖父的事情
  • 避难
  • 买新书
  • 影写画谱
  • 三味书屋
  • 三味书屋
  • 读书时代的鲁迅
  • 游学见『新生』(1898—1909)
  • 往南京
  • 往南京
  • 南京矿路学堂
  • 鲁迅的“新生”
  • 东京与仙台
  • 再是东京
  • 留日印象记
  • 剪辫
  • 屈原和鲁迅
  • 《浙江潮》撰文
  • 仙台学医
  • 办杂志、译小说
  • 从章先生学
  • 西片町住屋
  • 鲁迅在东京
  • 伏见馆
  • 中越馆一
  • 中越馆二
  • 中越馆三
  • 伍舍
  • 校对
  • 学俄文
  • 民报案
  • 日常生活
  • 旧书店
  • 服装
  • 落花生
  • 吃茶
  • 看戏
  • 画谱
  • 花瓶
  • 咳嗽药
  • 诨名
  • 南江堂
  • 鲁迅的国学与西学
  • 归国在杭州(1909—1911)
  • 归国在杭州教书
  • 鲁迅翁杂忆
  • 回忆鲁迅先生
  • 入京和北上(1911—1926)
  • 入京和北上
  • 入京和北上
  • 提倡美术
  • 整理古籍和古碑
  • 看佛经
  • 笔名鲁迅
  • 西三条胡同住屋
  • 女师大风潮
  • 三——八惨案
  • 写作二三事
  • 《孔乙己》
  • 《腊叶》
  • 《杨贵妃》
  • 补树书屋旧事
  • 缘起
  • 会馆
  • 抄碑的房屋
  • 抄碑的目的
  • 抄碑的方法
  • 避辫子兵
  • 金心异
  • 《新青年》
  • 茶饭
  • 办公事
  • 益锠与和记
  • 老长班
  • 星期日
  • 鲁迅读古书
  • 回忆鲁迅(上)
  • 厦门和广州(1926—1927)
  • 厦门和广州
  • 广州同住
  • 上海十年(1927—1936)
  • 上海生活
  • 上海生活——前五年
  • 上海生活——后五年
  • 鲁迅的日常
  • 鲁迅先生的写作生活
  • 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
  • 鲁迅先生的娱乐
  • 鲁迅先生的香烟
  • 鲁迅先生与海婴
  • 回忆鲁迅先生
  • 回忆鲁迅(下)
  • 最后的一天(1936)
  • 我最后见到鲁迅先生的一天
  • 最后的一天
  • 附录
  • 鲁迅自传
  • 鲁迅先生的笔名
  • 略谈鲁迅先生的笔名
  • 鲁迅先生年谱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