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深刻解读《资本论》为何是经济停滞时代恢复元气的良药。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思考的最重要的概念,以及其今后如何发展进行解说。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推论出只有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才是人类走向未来的正确之路。
书中并非只有对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的解说,而是从《资本论》的内容联系到现代社会,以商品、包摄(或称逻辑归纳)、剩余价值、原始积累、阶级斗争、共同富裕等为切入点,思考阶级社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当今社会生存等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作为生存“武器”的《资本论》
- 第1章 本书是怎样一本《资本论》入门书呢?
- 《资本论》入门
- 为什么现在重提马克思呢?
- 本书使用的文本
- 第2章 资本主义社会是什么:万物的“商品化”
-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定义
- 资本主义会永远持续下去吗?
- 资本主义始于何时?
- 《资本论》以分析“商品”作为开端的意义
- 为什么生殖会被“商品化”?
- 基于商品的“商品生产”
- 用钱可以买那个东西吗?
- “财富”和“商品”的不同
- 物质代谢的大半通过商品来进行的资本主义社会
- 第3章 无事后纠纷的共同体以外的原理:“无缘”商品的起源
- 商品来自哪里?
- 商品交换的特征
- 劳动力的“卖”和“买”是什么?
- 第4章 新自由主义改变了人类的灵魂、感性、感觉:什么是“隶属”?
- “形式上的隶属”和“实际上的隶属”
- 新自由主义和无止境的“隶属”
- 新自由主义改变了人类的灵魂、感性、感觉
- 第5章 丢失了的负疚感、自豪感、阶级意识:灵魂的“隶属”
- 让人不明白的“寅先生”
- 源于“负疚感”的支离破碎
- 消失的工人阶级
- 纯粹蜕变为“消费者”的工人阶级
- 第6章 “人生无聊”到底什么意思:商品化之终点的“消费者”化
- 关键内容的复习
- “既没有工作,也身无分文”的“自由劳动者”
- 教育的商品化
- “增加”才是资本的真实目的
- 第7章 一切都是为了资本的增殖:剩余价值
- 机器并不会使人类变得轻松
- 商品和劳动的二重性
- 所谓“资本”
- 为什么劳动力可以生产剩余价值?
- “必要”的弹性
- 第8章 技术革新为什么不会使人幸福:两种“剩余价值”
- “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 绝对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
- 技术革新为什么不会使人幸福呢?
- 第9章 现代资本主义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后福特主义的噩梦
- 20世纪后半期的现代资本主义
- 转向21世纪的新自由主义(后福特主义)型资本主义
- 后福特主义的噩梦
- 第10章 资本主义是怎样开始的:原始积累
- 江户时代的生产控制
- 作为副产品的“物质性丰富”
- 恶性循环的目的地
- 什么是“原始积累”?
- 资本主义开始的条件
- 产生“最初劳动者”的“圈地运动”
- 第11章 被剥离出来的我们:历史上的“原始积累”
- 日本的原始积累
- 地租修正所产生的分离
- 日本现在依然无法摆脱封建制残余
- 从俄罗斯文学看原始积累的过程
- 对封建制乌托邦的怀旧之情
- 契诃夫的《樱桃园》讲述的“土地商品化”故事
- 原始积累过程的持续性
- 利用了“空间差异”的劳动价值廉价倾销
- 因革新而产生的剩余价值是有限度的
- 原始积累与暴力
- 一直坚持“阶级斗争”的是“有钱人”
- 阶级斗争成为可能
- 第12章 “共同富裕”不离不弃的时代:阶级斗争的理论和现实
- 阶级斗争的概念
- 再分配机制的逆向利用
- 东京市民应该细细品味的“落寞”
- 历史性失败的斗争战略
- 立场模糊化加剧的工会
- 失去了作用的“阶级斗争”的战略
- 第13章 有开端就必将有结束: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 《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概念
- 《资本论》的哪里提到阶级斗争?
- 阶级斗争与结构主义
- 有开始就必将有结束
- 第14章 敢于说出“这样的东西能吃吗”:阶级斗争的竞技场
- 叶夫根尼·帕舒卡尼斯的《法的一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
- 你,吃的是什么?
- 为什么英国料理变得如此难吃了呢?
- 作为阶级斗争竞技场的感性
- 结束语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