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3千字
字数
2018-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从一元朝贡转为多元朝贡,反映在使节交聘、商人贸易、留学生求法僧与移民等方面。
内容简介
宋与高丽关系是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转型期,双方由传统的一元朝贡关系转变为复杂的多元朝贡关系。分裂的政治格局决定了这一时期宋丽关系的“特殊性”,而最能反映这一“特殊性”的就是双方的往来人员。第一是使节交聘。与大一统时代不同,此时的官方交聘行为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交聘目的亦灵活多变。第二是商人往来。与唐代是新罗商人主动来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贸易不同,宋丽贸易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大量宋商前往高丽。第三是留学生和求法僧,数量与唐代相比明显有所下降,但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第四是移民。这一时期出现了宋人“主动移民”的案例,他们的移民行为具有和平性、海洋性、稳定性和精英性的特征,与因避难、战争、逃荒等客观因素进入高丽的移民完全不同。这些动态的人群,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而立体的宋丽关系图:使节手持文书与节钺,举止高雅地在豪华的宫殿里移交国书;商人在繁忙的码头匆忙装卸货物,汗流浃背;留学生满腹经纶作诗唱和,以宾贡进士的身份荣归故里;求法僧携带经卷游历名山古刹,在求师问道中发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之慨;移民收拾行囊,在高丽王的热情招募中远赴高丽期待开启人生新篇章。
目录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多元格局下的宋丽关系及航路
- 第一节 北宋、高丽、辽的三角关系
- 一 宋初三十年(962—994)
- 二 澶渊之盟前后三十年(999—1030)
- 三 北宋后期五十年(1071—1127)
- 第二节 南宋、高丽、金的三角关系
- 一 女真的崛起及高丽称臣
- 二 宋“假道高丽迎二圣”失败
- 三 金南下攻宋和吴敦礼使高丽
- 第三节 宋与高丽的海上航路
- 一 北路
- 二 南路
- 第二章 宋与高丽官方使节的派遣
- 第一节 使节概况
- 一 使团的构成
- 二 使节统计
- 第二节 互使状况分析
- 一 典型朝贡关系下的使节往来
- 二 高丽单方面遣使与北宋的不干涉政策
- 三 宋“联丽制辽”构想下的使节往来
- 四 南宋收缩政策下的使节往来
- 第三节 对高丽使节的群体考察
- 一 官职品阶分布
- 二 学识及家族出身
- 三 品行道德
- 四 外交能力
- 第四节 对宋使节的群体考察
- 一 官职品阶及分类
- 二 学识及家族出身
- 三 品行道德
- 四 外交能力和奖惩
- 第五节 使节往来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 一 宋丽首次官方往来时间
- 二 使者时赞关联问题
- 三 使节往来中的“交际诗”
- 第三章 宋丽间往来的民间商人
- 第一节 商人活跃的条件
- 一 经济因素
- 二 政治因素
- 第二节 宋商的构成
- 一 身份构成
- 二 对宋商的统计
- 第三节 对宋商的群体考察
- 一 出航人数和次数
- 二 出航时间
- 三 宋商个人信息相关
- 四 宋商在高丽的贸易情况
- 五 南宋中后期宋丽贸易衰退的原因
- 第四节 宋丽交往中宋商的作用
- 一 促进宋丽经济交流
- 二 充当“兼职使节”
- 三 充当各阶层人员往来的“渡海人”
- 四 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媒介作用
- 第五节 高丽商
- 一 构成及特点
- 二 高丽商的沉浮
- 三 宋对高丽遇难商船的救助
- 第四章 留学生和求法僧
- 第一节 来宋的高丽留学生
- 一 科举制和宾贡科
- 二 高丽官派留学生群像
- 三 高丽官派留学生群体特征
- 第二节 求法僧的互动
- 一 宋丽佛教典籍交流
- 二 高丽僧人群像
- 三 对高丽僧的群体考察
- 四 赴高丽弘法的宋僧
- 五 宋丽海道上的佛教信仰
- 第五章 定居高丽的宋朝移民
- 第一节 宋人移民高丽的可行性条件
- 一 “归化”和“投化”的含义
- 二 宋人积极的高丽观
- 三 宋人移民高丽的时代背景
- 四 其他可行因素
- 第二节 对宋移民的群体考察
- 一 宋移民事例统计
- 二 宋移民相关事项分析
- 第三节 高丽对移民的政策及宋移民贡献
- 一 高丽对移民的接收
- 二 高丽对移民的管理
- 三 宋移民对高丽的贡献及影响
- 第四节 墓志铭所见宋移民事例
- 一 移民高丽的泉州人蔡仁范
- 二 移民高丽的漳州人林光
- 三 移民高丽的泉州人刘载
- 四 移民高丽的扬州人刘志诚
- 五 移民事例总结
- 结语:重读宋丽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