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2-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工资制度影响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作者在美国和中国两地从事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工资集体谈判和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目录
- 版权页
- 总 序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集体谈判制度
- 1.3 集体谈判理论
- 1.4 最低工资制度
- 1.5 最低工资理论
- 1.6 工资谈判的行为分析
- 1.7 本书内容框架
- 第2章 信息和契约域交互影响谈判效率的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文献回顾
- 2.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小结
- 第3章 社会比较在教师工资谈判中的作用
- 3.1 引言
- 3.2 研究背景:教师工资谈判
- 3.3 研究方法和数据
- 3.4 社会比较与谈判僵局模型
- 3.5 参照群的权重信息——主观调查
- 3.6 检验对谈判协议的影响
- 3.7 讨论
- 附录 宾夕法尼亚州有关教师合同谈判的调查
- 第4章 集体工资谈判中的社会比较和自我服务偏差
- 4.1 引言
- 4.2 谈判中的自我服务偏差
- 4.3 数据
- 4.4 分析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工会集体行动的邻里效应
- 5.1 引言
- 5.2 空间效应和计量模型
- 5.3 数据
- 5.4 空间权重向量
- 5.5 经验分析结果
- 5.6 小结
- 第6章 信息不对称情形下最低工资法的行为效应
- 6.1 引言
- 6.2 最低工资的溢出效应与解释
- 6.3 实验设计
- 6.4 结果
- 6.5 小结
- 第7章 工资集体协议在中国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数据描述
- 7.3 影响工资的因素
- 7.4 实证结果
- 7.5 结论
- 第8章 总结与讨论
- 8.1 本书的主要结论
- 8.2 本书的主要贡献
- 8.3 工资制度的发展和其他效应
- 8.4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