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现代汉语词汇。

内容简介

词汇学在国内的隆兴是早晚的事情。如果说,时下的语法研究基本上是舶来品的话,那么,词汇研究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倒是有些渊源的,那就是长达数千年的训诂学的历史。

那些汗牛充栋的训诂学书籍,就是汉语词汇学的昨天,也是今天汉语词汇学的厚实的基础,其所蕴涵的养分是不言而喻的,其能给予我们的启发也是值得期待的。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词汇学对世界语言学的贡献也同样是值得期待的,而且,是语言学诸学科中最值得期待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初版本陆俭明序
  • 初版本徐通锵序
  • 初版本前言
  • 修订本前言
  • 第一章词和词位
  • 第一节 什么是词
  • 一、西方学者关于词的解说
  • 二、国内学界关于词的解说
  • 三、初步的结论
  • 第二节 词的离散性问题
  • 一、词的离散性问题的实质
  • 二、如何区分词和语素
  • 三、如何区分词和短语
  • 第三节 词位和词位变体
  • 一、词位的含义
  • 二、词位变体
  • 第二章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 第一节 词的构成单位——语素
  • 一、语素的含义
  • 二、语素的确认
  •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构词法
  • 一、什么是构词法
  • 二、现代汉语构词法研究中的分歧
  • 三、构词法研究的归属
  • 第三节 现代汉语的构形法
  • 一、构形法及其归属
  • 二、现代汉语构形法的涉猎范围
  • 三、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
  • 第三章词汇和词汇的分类
  • 第一节 什么是词汇
  • 一、词汇的含义
  • 二、非成词语素不是词汇单位
  • 第二节 词汇的分类
  • 一、目前最流行的分类
  • 二、现代汉语词汇的其他分类
  • 第四章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马西尼(Federico Masini)的《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
  • 二、国内通行的看法
  • 三、我们的初步想法和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现代汉语3000常用词首见年代调查
  • 一、调查范围的确定
  • 二、现代汉语3000常用词首见年代调查结果统计
  • 第三节 关于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初步结论
  • 一、先秦两汉打下的基础
  • 二、魏晋隋唐宋元时期的不断充实加强
  • 三、明清时期已成雏形
  • 四、“五四”以后的进一步完善
  • 五、汉民族固有词在现代汉语常用词中的比重
  • 附录:《汉语大词典》未予收录的72个常用词
  • 第五章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一)
  • 第一节 基本词和一般词
  • 一、基本词的构成
  • 二、一般词的特征
  • 三、基本词和一般词的关系
  • 第二节 古语词和新词语
  • 一、古语词界定中的分歧
  • 二、古语词和文言词
  • 三、古语词的性质及其类别
  • 四、什么是新词语
  • 五、新词语的类型
  • 六、新词语的特点
  • 第三节 方言词和外来词
  • 一、什么是方言词
  • 二、关于现代汉语方言词基本状况的调查
  • 三、外来词界定中的分歧
  • 四、外来词的类别及其特点
  • 五、外来词的汉化
  • 六、外来词的规范
  • 第四节 口语词和书面语词
  • 一、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异同
  • 二、完全的和不完全的口语词、书面语词
  • 三、结论
  • 第六章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二)
  • 第一节 聚合词
  • 一、聚合词的类别
  • 二、聚合词的基本特征
  • 三、四项式聚合词的变换形式
  • 四、聚合词同成语的区别
  • 五、聚合词同缩略词的区别
  • 第二节 成对词
  • 一、无所依托式成对词
  • 二、有所依托式成对词
  • 三、成对词的特征
  • 四、成对词与成语、缩略词语、聚合词的区别
  • 第三节 缩略词语
  • 一、关于缩略词语定义的分歧
  • 二、缩略词语和简称
  • 三、缩略词语的确认
  • 四、缩略词语的基本类型
  • 五、缩略词语的基本特征
  • 六、缩略词语的规范
  • 第四节 典故词
  • 一、现代汉语典故词的构词特色
  • 二、典故词的词义特征
  • 三、同源异形异义典故词
  • 四、典故词同成语、缩略词语的区别
  • 第五节 惯用语和成语(附论谚语和歇后语)
  • 一、关于惯用语的内涵和外延的争鸣
  • 二、关于惯用语基本状况的初步调查
  • 三、成语的内涵和外延
  • 四、成语迥异于惯用语的特征
  • 五、成语的基本语音形式及其他
  • 六、关于谚语和歇后语的归属
  • 第七章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三)
  • 第一节 称谓语和称呼语
  • 一、称谓语和称呼语的界定
  • 二、称谓语的类别和构成
  • 三、称呼语的类别和构成
  • 四、称谓语同称呼语的主要差异
  • 五、称谓语(称呼语)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 第二节 禁忌语和委婉语
  • 一、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界定
  • 二、禁忌语(委婉语)的类别
  • 三、禁忌语同委婉语的巨大差异
  • 四、委婉语的变异性
  • 五、委婉语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 六、委婉语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隐语和黑话
  • 一、隐语和黑话的界定
  • 二、隐语的类别
  • 三、关于隐语基本状况的初步调查
  • 四、隐语的全民化
  • 第四节 詈词和骂人话
  • 一、詈词的含义
  • 二、汉语詈词的研究
  • 三、关于詈词基本状况的调查
  • 四、詈词与骂人话的关系
  • 五、詈词的等级分类
  • 六、詈词与“性”(sex)——东西方语言中詈词的共性
  • 七、詈词与动物——东西方语言中詈词的个性
  • 第八章现代汉语词形类聚
  • 第一节 同形词(附论同音词)
  • 一、同形词的界定
  • 二、同形词的类别
  • 三、同形词的形成
  • 四、三部主要语文词典在同形词语的处理上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异形词
  • 一、异形词界定中存在的分歧
  • 二、异形词与同义词的区别
  • 三、异形词的类别
  • 第三节 逆序词
  • 一、逆序词和“伪逆序词”
  • 二、逆序词的特征
  • 三、现代汉语逆序词的新来源
  • 附录一:51对完全同义的联合型复合式逆序词
  • 附录二:56对词义有别的逆序词
  • 附录三:136对海峡两岸同素异序词(台湾词语—大陆词语)
  • 第九章现代汉语中的词义类聚
  • 第一节 单义词和多义词
  • 一、单义词——现代汉语词汇的主体
  • 二、单义词的类别
  • 三、一种特殊的单义词
  • 四、多义词的界定
  • 五、多义词义项间的关系
  • 六、一种特殊的多义词
  • 第二节 同义词
  • 一、同义词的界定
  • 二、确定同义词的方法
  • 三、同义词的语音形式、语法功能和感情色彩
  • 四、同义词和词位变体
  • 第三节 反义词
  • 一、反义词是语义交叉对立的聚合体
  • 二、反义词的语音形式和内部结构
  • 三、反义词与词性及语体、感情色彩
  • 四、反义词与“非~、无~、不~、不~不~”等组合
  • 第四节 上下义词和类义词
  • 一、上下义词的界定
  • 二、上下义词的特征
  • 三、类义词的特征及与其他词义类聚的关系
  • 附录
  • 附录一:三部主要语文词典在专项标注及释义表述上存在的问题
  • 一、关于专项标注上存在的问题
  • 二、关于释义表述上存在的问题
  • 三、结语
  • 附录二:主要术语索引
  • 初版本后记
  • 修订本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