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钠离子电池技术全面解析及产业化前景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关键点和突破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含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学科研究前沿。书中对各种材料的机理研究、改性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介绍了多种先进的研究技术,包括同步辐射技术、中子衍射技术和电化学原位测试技术等。从微观到宏观揭示了不同材料的作用机制与发展前景。最后还着重介绍了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道路与设想,分析了钠离子电池工业化的经济、环境、资源等各项优势。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 前言
  • 第1章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1.1 新能源的兴起和发展
  • 1.2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 1.3 钠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 1.4 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概述
  • 1.5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钠离子电池的测试和研究方法
  • 2.1 电极材料的测试分析
  • 2.1.1 电极材料的结构和组成测试
  • 2.1.2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2 电解质的测试分析
  • 2.2.1 钠离子电池液态电解质分析
  • 2.2.2 钠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分析
  • 2.2.3 钠离子电池界面分析
  • 2.3 钠离子电池原位检测技术
  • 2.3.1 原位结构和组分演化研究
  • 2.3.2 原位形貌演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3.1 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
  • 3.1.1 O3型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
  • 3.1.2 P2型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
  • 3.1.3 隧道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
  • 3.2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
  • 3.2.1 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
  • 3.2.2 焦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
  • 3.2.3 硫酸根型聚阴离子化合物
  • 3.2.4 掺杂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
  • 3.3 普鲁士蓝及其类似物正极材料
  • 3.3.1 基于单位点反应的普鲁士蓝类似物化合物
  • 3.3.2 基于双位点反应的普鲁士蓝化合物
  • 3.3.3 基于双位点反应的普鲁士蓝类似物化合物
  • 3.3.4 结构形态优化的普鲁士蓝类似物化合物
  • 3.4 其他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3.4.1 过渡金属氟化物
  • 3.4.2 含钠有机化合物正极材料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4.1 碳基负极材料
  • 4.1.1 石墨
  • 4.1.2 石墨烯
  • 4.1.3 软碳
  • 4.1.4 硬碳
  • 4.1.5 其他碳材料
  • 4.2 钛基负极材料
  • 4.2.1 TiO2负极材料
  • 4.2.2 LixTiOy类负极材料
  • 4.2.3 NaxTiOy类负极材料
  • 4.2.4 NaTi2(PO4)3类负极材料
  • 4.3 转化反应型负极材料
  • 4.3.1 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 4.3.2 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
  • 4.3.3 金属硒化物负极材料
  • 4.3.4 金属磷化物负极材料
  • 4.3.5 金属氟化物负极材料
  • 4.4 金属间化合物负极材料
  • 4.4.1 金属负极材料(Sn、Pb、Bi)
  • 4.4.2 类金属负极材料(Si、Ge、As、Sb)
  • 4.4.3 非金属(P)
  • 4.5 其他负极材料
  • 4.5.1 MXene
  • 4.5.2 有机化合物负极材料
  • 4.5.3 金属钠负极材料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钠离子电池电解质
  • 5.1 电解质概述及其特性
  • 5.1.1 化学−电化学稳定性
  • 5.1.2 热稳定性
  • 5.1.3 离子传输性能
  • 5.1.4 其他性能
  • 5.2 钠盐
  • 5.3 有机液体电解质
  • 5.3.1 碳酸酯基电解质
  • 5.3.2 醚基电解质
  • 5.4 离子液体电解质
  • 5.4.1 电解质的离子种类
  • 5.4.2 热稳定性
  • 5.4.3 理化性质
  • 5.4.4 电化学性质
  • 5.5 固态电解质
  • 5.5.1 聚合物电解质
  • 5.5.2 无机固态电解质
  • 5.5.3 混合电解质
  • 5.6 水系电解质
  • 5.7 电极−电解质相界面
  • 5.7.1 电极−电解质相界面基本特性
  • 5.7.2 电极−电解质相界面模型
  • 5.7.3 电极−电解质改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进程
  • 6.1 钠离子电池SWOT分析
  • 6.1.1 优势
  • 6.1.2 劣势
  • 6.1.3 机会
  • 6.1.4 威胁
  • 6.2 钠离子全电池研究进展
  • 6.2.1 有机系钠离子全电池
  • 6.2.2 水系钠离子全电池
  • 6.2.3 全固态钠电池
  • 6.3 钠离子电池结构设计
  • 6.3.1 软包电池
  • 6.3.2 圆柱/方形电池
  • 6.3.3 柔性/可拉伸电池
  • 参考文献
  • 反侵权盗版声明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