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用户推荐指数
互联网
类型
7.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1千字
字数
2021-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一个充满标签的世界,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世界。
内容简介
互联网打开了信息的大门,但随着海量信息的涌入,人们不得不进行信息筛选,互联网巨头看到了消费者的痛点,通过“大数据”“算法”和“标签”为我们推送出一个只看我们想看的世界,哈佛学者凯斯·桑斯坦给它起名为“信息茧房”和“回音室”。
在本书中,桑斯坦通过反思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传播,描述了线上世界制造“虚拟流瀑”,让用户获得“证实性偏见”,并且助长“极化创业者”的过程。他也解释了线上碎片化现象会危及作为民主命脉的共享会话、共享经验及共识性认识的原因。
作为回应,桑斯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通过增加意料之外的不期而遇,使我们暴露在我们不曾被裁选的人、地、事、念之中,将我们从自己打造的信息茧房中拯救出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我的日报
- 算法与标签
- 两个先决条件
- 回音室为什么重要:暴力、党派主义和自由
- 死与生
- Facebook的抱负
- “我害怕,你呢?”
- 先驱与媒介
- 《她》
- 社交媒体
- 谈谈底线
- 政治、自由与过滤
- 本书不讨论的议题
- 第二章 类推和理想
- 公共论坛的理念
- 只在街道和公园?也在机场和互联网
- 公共论坛为什么重要?准入权、不期而遇和烦恼
- 意外的与讨厌的
- 公共媒介是未受承认的公共论坛
- 两种过滤
- 同质性与异质性:第一届国会的故事
- 合众为一:杰斐逊对麦迪逊
- 两种主权概念:霍姆斯对布兰代斯
- 没有怀旧的共和主义
- 第三章 极化
- 口味,过滤与选举
- 适当倾向性
- 信息过载,群体主义与“合众为多”
- 科罗拉多实验
- 群体极化
- 为什么会产生极化?
- 群体身份认同的非凡意义
- 线上群体极化
- 标签国家与标签创业者
- 政府官员一瞥,包括唐纳德·特朗普
- 碎片化、极化、电台与电视
- 群体极化是坏事吗?关于飞地协商
- 众多飞地与一个公共领域
- 无极化与去极化
- 平衡的陈述,不平衡的观点
- 当校正弄巧成拙
- 不熟悉的话题
- 言之成理
- 第四章 虚拟流瀑
- 两种流瀑
- 野火般的信息及临界点
- 政治流瀑与动荡
- 谣言与转折
- “顶”票和“踩”票
- 多少起谋杀?
- 隔离,转移与整合
- Twitter上的同质性
- 好友与Facebook
- 事实,价值及好消息
- 身份认同与文化
- 对比:审议式民调
- 关于危险和解决方案
- 第五章 社会黏合剂和信息传播
- 共享体验
- 凝聚性商品
- 更少的共享体验
- 消费者和生产者
- 作为公共物品的信息
- 利基和长尾
- 偏见与精英
- 网络化的公共领域
- 信息传播
- 第六章 公民
- 选择与环境
- 偏好的形成
- 有限的选项:狐狸与酸葡萄
- 民主制度与消费者主权
- 一致性和多数裁定原则
- 消费循环
- 民主与偏好
- 第七章 什么是监管?一种辩护
- 普遍观点
- 自相矛盾:监管和法律无处不在
- 网络案例:一些历史记录
- 互联网的情况:再议监管
- 监管无处不在
- 第八章 言论自由
- 新兴智慧?
- 两种言论自由原则
- 言论自由并非绝对真理
- 第一修正案与民主协商
- 中立的形式
- 惩罚与补贴
- 强大而审慎的第一修正案
- 第九章 建议
- 审议领域
- 关于礼仪的极简备忘录
-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 主动自我监管与最佳方案
- 补贴
- 强制转播:宪法辩论
- 稀缺商品:注意力
- 对立观点与意外发现按钮
- 安于现状的暴政
- 第十章 恐怖主义网站
- “再造美国”
- 线上恐怖主义
- 他们为什么恨我们?
- Twitter恐怖分子
- 在社交媒体上对抗恐怖主义
- 明显而即刻的危险
- 第十一章 标签共和国
- 飞地内外
- 消费者与公民
- 超越悲观、怀旧与预言
- 富兰克林的挑战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中文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文在线(股票代码:300364)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于清华大学,以“传承文明”为企业使命,以“文学+”、“教育+”双翼飞翔为企业发展战略。 2015年1月21日,中文在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数字出版第一股” 中文在线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过500万种,签约版权机构600余家,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旗下拥有17K小说网、四月天小说网、汤圆创作三大网络文学原创平台,驻站网络作者超过40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