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解析丝绸之路,重新认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内容简介

当前,重新认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已经成为学界十分关注的议题。

本书注重区域整体历史互动的描述与分析,超越中外“两点加一线(交通路线)”式的传统丝绸之路历史观,转而思考古代中国是如何通过整体区域网络扩展历史影响的。以农耕、绿洲、游牧、森林、雪域高原等多区域互动、共生的分析框架,摆脱以传统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史叙述体系。

本书还从概念史的角度反思了18~19世纪俄国东方学传统对欧亚世界的区域划分与知识建构中的问题,提出从中国的主体性来理解中国史与世界史关系的欧亚空间转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全球化范式与中亚研究
  • 一 超越传统东方学视域:国内中亚史研究问题意识的转变
  • 二 区域研究与全球视野:中亚史研究的理论转向
  • 三 从东方学到区域研究:中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路径
  • 四 中国学界对中亚史区域研究的推进:关注域内、域外之间的互动性和关联性
  • 小结
  • 第二章 文明论视野下的“俄国·中亚”空间建构及其对晚清中国的影响
  • 一 去“鞑靼化”与欧洲化:文明论视角下的俄国国家建构
  • 二 文明论视角下的俄国对中亚空间的等级建构
  • 三 “俄国·中亚空间”的形成对晚清中国内陆边疆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从鞑靼利亚到亚洲俄罗斯与中亚:东方主义、地理考察与空间建构
  • 一 地理大发现与俄国对“鞑靼利亚”的科学考察
  • 二 东方学与地理建构:“亚洲俄罗斯”与“中亚”的形成
  • 三 反思东方主义:空间建构背后的文明等级观
  • 第四章 “绿洲桥”视野下的河西走廊、历史中国与区域性世界
  • 一 中亚史视域下的中国:单线社会形态说与文明等级论的局限
  • 二 中国史视域下的中亚——以“外族盛衰之连环性”为中心
  • 三 河西走廊“绿洲桥”中的历史中国与区域性世界
  • 小结
  • 第五章 从周边与域外重新理解中国
  • 一 丝绸之路的区域转向:恢复农耕、游牧与绿洲的地缘关联
  • 二 绿洲与丝绸之路:从区域史连接世界史与国别史
  • 三 丝绸之路区域研究与社会科学视野的创新
  • 第六章 欧亚时空视野中的“西北”
  • 一 “欧洲中心观”与世界史的时空断裂:被遮蔽的“游牧史”
  • 二 两种世界文明交往体系的碰撞:作为区域的“西北”
  • 三 接续中国处理“游牧社会”的历史经验
  • 第七章 “过渡地带”视野下的河西走廊
  • 一 游牧与农耕在河西走廊上的交融共生
  • 二 从“过渡地带”理解历史中国
  • 三 从河西区域经验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第八章 “长城—天山”商路与近代中国国家建构的东西轴线
  • 一 战略区与经济区统合:中国历史的空间分析视角
  • 二 “动态边疆”与“长城—天山”的空间整合
  • 三 “长城—天山”商路与国家建设的东西轴线
  • 四 民族主义话语的不同面向与“中国性”的讨论
  • 小结
  • 第九章 “国家缔造”视角下的景观、疆域与中国史的空间结构
  • 一 20世纪50~80年代的边疆民族问题与谷苞对民族史研究的反思
  • 二 超越西方与俄(苏)民族史的族性地理学:长城两边是故乡
  • 三 景观、区域多样性与中国史的空间结构
  • 小结
  • 第十章 欧亚纵横:近代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历史关系概说
  • 一 俄罗斯、英国在中亚的竞争与中国西北边疆危机
  • 二 西部朝贡体系瓦解
  • 三 “外藩尽失”与苏联对新疆的影响
  • 附录一 访谈:区域国别研究的空间转向
  • 引言
  • 结语
  • 附录二 20世纪俄罗斯和苏联的新空间史:景观勘察
  • 新空间历史:历史情景和理论前提
  • 俄国和苏联史学中的空间:传统与创新
  • 新空间历史
  • 新空间历史走向何方?
  • 结语
  • 附录三 俄国东方主义
  • “东方主义”和东方学
  • 俄国殖民主义
  • 帝国的东方主义机制:学术机构、军队-政府、宗教部门
  • 本土东方主义:扎吉德主义
  • 罗森学派:“东方主义”的学术界批评
  • 苏维埃东方主义
  • 当代俄罗斯的“东方主义”
  • 更多阅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