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4千字
字数
2024-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相关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依赖的地理与社会环境、其历史演变与传承及相关领域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与评价。
第一章阐释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所依赖的地理与社会环境,正是中国这种特殊的地理、经济、政治环境造就了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不同于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
第二章对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福利思想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梳理,以使读者能对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总体线索及其发展演进规律有较系统的认知;
第三到第六章则分别从救灾救荒思想、老人儿童妇女和残疾人福利思想、传统的重民和济贫思想、传统的宗族福利保障模式等几方面对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提炼和阐释,以使读者能对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主体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依赖的地理与社会环境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依赖的地理环境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植根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环境
-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先秦时期: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创始与奠基
- 第二节 秦汉时期:统一王朝政治下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演变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福利思想在曲折中的演进
- 第四节 隋唐宋元:王朝统治成熟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 第五节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衰变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 第六节 近代时期:新旧交替中社会福利思想的演变
-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救灾救荒思想
- 第一节 平粜救荒思想
- 第二节 备荒赈饥思想
- 第三节 董煟和林希元的救荒思想
- 第四章 中国传统社会关于老人、儿童、妇女和残疾人的福利思想
- 第一节 传统儒家的安老怀少的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解决老人和儿童福利问题的具体举措
- 第三节 中国近代关于妇女的福利思想
-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重民思想与济贫思想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重民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济贫思想
- 第六章 中国传统的具有宗族色彩的福利保障模式
- 第一节 孟子、董仲舒和张载的“复井田”模式
- 第二节 邓牧和顾炎武的具有宗族色彩的福利保障模式
- 第三节 龚自珍的“农宗”模式
- 附录:《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概论》大纲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