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必须讲述在邪恶、梦魇和血腥的世界中坚忍生存下去的勇气。

内容简介

本书由吉卜力董事长铃木敏夫亲自编著,专为中译本添笔2万字,讲述包括《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在内的27部动画的创作故事与吉卜力工作室40年的成长历程。

策划靠大佬摸鱼闲聊?所有团队开始都是草台班子?《龙猫》《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背后竟承载着这样的思考?吉卜力在十字路口都做对了哪些选择?做得了动画也开得了幼儿园?

由吉卜力“掌舵人”铃木敏夫带你一起,探索吉卜力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吧。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1章 从连载漫画到电影——《风之谷》
  • 《Animage》发起的影像企划
  • 话题之作 漫画版《风之谷》
  • 从十分钟的试播片到电影
  • Topcraft承制
  • 《风之谷》的源流
  • 电影公映
  • 第2章 工作室的成立与《天空之城》
  • 新企划《少年巴鲁》
  • 吉祥寺——确定工作室的地点
  • 集结人手
  • 吉卜力的首次商业合作
  • 第3章 前所未闻的双片联映——《龙猫》和《萤火虫之墓》
  • 迂回曲折的企划
  • 工作室内部问题成堆
  • 《萤火虫之墓》的目标课题
  • 描绘大自然的《龙猫》
  • 与棕碳的苦斗蛮缠
  • 糸井重里的宣传文案
  • 第4章 《魔女宅急便》的热映与员工制
  • 广告公司带来的企划
  • 始于《龙猫》杀青时
  • 人物设计近藤胜也
  • 日本电视台的公关宣传
  • 解散还是存续?走向员工制
  • 第5章 新生吉卜力与《儿时的点点滴滴》
  • 两度中断的《儿时的点点滴滴》企划
  • 绝无仅有的二十七岁女主角
  • 作画和美术面临的新挑战
  • 彻底的细节考证
  • 滞后的工作日程
  • 确定宣传战略的风格
  • 第6章 《红猪》《海潮之声》与新吉卜力的建设
  • 机上公映的短片
  • 从短片升级为长片
  • 配音阵容和宣传活动
  • 建造办公楼
  • 以年轻员工为中心的企划
  • 吉卜力工作室的年轻制作团队
  • 1993年5月5日播映
  • 第7章 《平成狸合战》与摄影部的起步
  • 从“猪”到“狸”
  • 用四种风格画狸
  • 摄影部的起步及第一次挑战CG
  • 1994年的日本国产片票房冠军
  • 出版部和周边商品部的设立
  • 第8章 近藤喜文的导演处女作《心之谷》和吉卜力实验剧场《On Your Mark》
  • 把少女漫画做成动画片
  • 四十五岁的导演新人
  • 第二原著与主创人员
  • “猫男爵的故事”
  • 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志愿者
  • 吉卜力实验剧场《On Your Mark》
  • 第9章 前所未有的大制作《魔法公主》
  • 时代转折的揭示之作
  • 大片的预算
  • 史无前例的美术监督五人制
  • 《阿席达卡□记》攻防战
  • 无法解决的课题
  • 援兵天降 绝处逢生
  •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产的文案
  • 特殊的宣传战略
  • 假声男高音演唱主题曲
  • 非同以往的“吉卜力作品”
  • 上线前夜的热潮和“魔法现象”
  • 吉卜力和迪士尼的合作
  • 北美公映的结果
  • 近藤喜文的离世
  • 第10章 实验之作《隔壁的山田君》的新挑战
  • 下部片锁定石井寿一
  • 技法上的挑战和制作的意义
  • 导演的得力干将——田边和百濑
  • 如何做出水彩画的效果
  • Hoohokekyo的真相
  • 首部迪士尼出资的作品
  • 彼时的宫崎导演
  • 第11章 空前火爆的《千与千寻》
  • 为了十岁的女孩
  • 世间的缩影——“汤屋”
  • 动画师集结 人数空前
  • 三个小时的大制作?!
  • 无脸男的电影
  • 首次与便利店联合推广
  • 主题曲与配音选角
  • 创纪录的票房和奥斯卡奖
  • 第12章 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的建设与德间康快之逝
  • 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的建设
  • 吉卜力美术馆和宫崎作品
  • 吉卜力美术馆开业
  • 德间康快社长的故去
  • 第13章 新手导演的双片联映——《猫的报恩》和《吉卜力传2》
  • 始于爱·地球博的影像企划
  • 从影像制品到院线作品
  • 宫崎骏的干预和更换制作人的风波
  • 人物肖像漫画《吉卜力传》
  • 吉卜力的动画短片
  • 同时进行的各种企划
  • 第14章 时代的写照《哈尔的移动城堡》与吉卜力的独立
  • 电视特别节目中的新片发布
  • 三名作画监督
  • 电影改编时的变更点
  • 从《攻壳机动队2:无罪》到《哈尔》
  • 木村拓哉的哈尔
  • 吉卜力工作室的独立
  • 第15章 新手导演宫崎吾朗的《地海战记》
  • 原作者勒古恩的影像化提案
  • 导演“宫崎吾朗”的决心
  • 与原作者勒古恩的会谈
  • 粗糙也无妨。想复兴往年名作的力量
  • 强烈影响作品风格的手嶌葵的《瑟鲁之歌》
  • “我曾以为,只要没有父亲,我就能活下去。”
  • 第16章 人类手绘的惊奇之作《崖上的波妞》
  • 面向儿童·濑户内海·奥菲利亚·幼儿园
  • 焦虑和病态的时代,更要创作本源之物
  • 笔致素朴的绘本式背景画
  • 主题曲起用上班族
  • 第17章 起用米林宏昌的《借物少女艾莉缇》
  • 把顽强小人儿的生活带到现代
  • 提拔新人导演
  • 吉卜力新体制的垫脚石
  • 吉卜力新作品的诞生
  • 展览会和电影的协同效应
  • 第18章 诞生于时代更迭的旋涡之中的《来自红花坂》
  • 特殊的五年计划
  • 讨论新片企划
  • 着眼于林格伦的作品
  • 二十多年前的企划突然浮出水面
  • 修正轨道,加快节奏
  • 震灾与核电站事故
  • 音乐和配音演员
  • 首次政府联合推广和网上宣传
  • 第19章 倾尽全力的《风起》和其后的引退与复出
  • 将“实际上还未完结”的原著拍成电影
  • 热爱战斗机,痛恨战争
  • 第一次以真实人物为原型
  • 缅怀故人
  • 地震场景和3·11日本大地震
  • 关于重庆轰炸的纠葛
  • 庵野秀明为主角配音
  • 自《魔女宅急便》以来时隔二十四年起用Yuming
  • 总决算式的宣传战略
  • 引退宣言及其后续
  • 第20章 历经八年岁月的《辉耀姬物语》
  • 从《平家物语》到《竹取物语》
  • 年轻人的参与和企划受挫
  • 新企划浮出水面
  • 曲折过程带来的收获
  • 编剧坂口理子的加入
  • 始有进展的分镜作业
  • 男鹿和雄任美术监督
  • 寻求“有主见不被动”的声音
  • 准备公映
  • 延期公映的余波
  • 不愿炒作的导演
  • 第21章 以年轻导演为核心的新体制创作的《回忆中的玛妮》
  • 再次执导的渴望
  • 宫崎骏的提案
  • 以北海道为舞台
  • 两个关键人物
  • 正式开始制作
  • 吉卜力第一首全英文歌词的主题曲
  • 制作部门关闭,宣传留下课题
  • 第22章 高畑勋支持并引导的《红海龟》
  • 缘起于吉卜力的一封邮件
  • 在日本做分镜
  • 与Wild Bunch的共同制作
  • 此处无声胜有声
  • 着眼世界的上映动作和宣传
  • 第23章 吉卜力首部3DCG作品《安雅与魔女》
  • 首次尝试CG动画的《绿林女儿罗妮娅》
  • 献给生活在现代的孩子们
  • 出人意料的安雅原型
  • 汇集了跨国技术的制作团队
  • 英国摇滚风格的电影歌曲
  • 第24章 宫崎骏的新挑战《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 引退宣言的撤回经过
  • 起用本田雄为作画监督
  • 独立出资,特殊的长期制作
  • 久石让的“选曲式”配乐法新尝试
  • 米津玄师的主题曲《地球仪》
  • 集结了新生代和老戏骨的配音阵容
  • 零宣传公映的结果
  • 第25章 吉卜力公园的开幕与日本电视台本的集团化
  • 约翰·拉塞特的提议
  • 与爱知县及中日新闻社的联合事业
  • 日本电视台的集团化
  • 后记 既往不“究”
  • 参考文献
  • 吉卜力工作室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新经典文化

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4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096)。先后与马尔克斯、奈保尔、川端康成、东野圭吾、保罗·柯艾略等上千位全球一线作家建立起良好且稳固的合作关系,曾历时7年引进《百年孤独》,创造了中国版权引进史上的奇迹。引进《窗边的小豆豆》在2017年占据全国书市1%的份额,创造了图书年销量的世界奇迹。为国内2亿人次以上的读者带来了包括《解忧杂货店》《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多部大师代表作。这些作品常常以超越母语版本的业绩,深受作家、版权经济、业界同行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