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3千字
字数
2019-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不同类型政策执行受制的影响因素。
内容简介
针对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和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基于模糊—冲突模型,结合典型案例,深度描述了四个不同环境政策的执行过程,探索影响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环境政策及其执行差距
- 1.1.2 研究问题
- 1.2 文献述评
- 1.2.1 政策执行的概念
- 1.2.2 政策执行的类型
- 1.2.3 政策执行研究
- 1.2.4 中国政策执行:中西方的研究视角
- 1.3 分析框架:竞争性解释
- 1.3.1 模糊—冲突模型
- 1.3.2 模糊—冲突模型的批判
- 1.3.3 分析框架的建构:一个修正的模型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结构安排
- 1.5 主要观点
- 第2章 政治性执行:作为低模糊、高冲突的节能减排政策
- 2.1 作为“政治任务”的节能减排政策
- 2.1.1 作为“政治任务”的政策
- 2.1.2 节能减排政策的背景
- 2.1.3 节能减排政策
- 2.2 政策执行过程:“失控”与“纠偏”
- 2.2.1 拖延
- 2.2.2 纠偏
- 2.2.3 反弹
- 2.2.4 机械式执行
- 2.2.5 期望与期望之外的政策结果
- 2.3 节能减排政策执行差距分析:基于政治性执行的视角
- 2.3.1 政策的低模糊性
- 2.3.2 政策的高冲突性
- 2.3.3 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逻辑:控制权与自主权
- 2.4 小结
- 2.4.1 回到传统:逻辑起点在何处?关注点在哪里?谁是核心参与者?
- 2.4.2 政策执行中的注意力
- 2.4.3 政策执行的多变性:府际关系的变化还是权力的再生产
- 第3章 试验性执行:作为高模糊、低冲突的农村环保政策
- 3.1 作为“试点”的农村环保政策
- 3.1.1 作为“试点”的政策
- 3.1.2 农村环保政策出台的背景
- 3.1.3 农村环保政策方案:《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 3.2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执行:“典型”的构建
- 3.2.1 金塘模式:村民环保自治
- 3.2.2 青岛“五化”工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
- 3.2.3 异化的“典型”
- 3.3 农村环保政策执行差距分析:基于试验性执行的视角
- 3.3.1 政策的性质:模糊性和冲突性
- 3.3.2 农村环保政策舞台上的行动者及其策略
- 3.4 小结
- 3.4.1 政策的模糊性:并非都是坏事
- 3.4.2 政策执行中的“情景”因素:参与者和资源
- 3.4.3 作为政策学习的试验性执行
- 第4章 象征性执行:作为高模糊、高冲突的“淮河变清”工程
- 4.1 作为“口号”的“淮河变清”工程
- 4.1.1 作为“口号”的政策
- 4.1.2 “淮河变清”工程的政策背景:从治水到治污
- 4.2 淮河治污过程:1994—2000年
- 4.2.1 第一阶段的淮河治污:1994—1997年
- 4.2.2 第二阶段的淮河治污:1998—2000年
- 4.2.3 淮河治污的绩效
- 4.3 “淮河变清”政策执行差距分析:基于象征性执行的视角
- 4.3.1 政策的性质:模糊性与冲突性
- 4.3.2 政策执行中的核心行动者
- 4.3.3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联盟
- 4.3.4 政策联盟之间的博弈
- 4.4 小结
- 4.4.1 政策的模糊性:“执行软约束”的前提
- 4.4.2 “地方联盟”:影响“象征性执行”的关键因素
- 4.4.3 技术官僚:政策的解释者、行动方案的设计者
- 第5章 行政性执行:作为低模糊、低冲突的环境监理标准化建设
- 5.1 作为“常规”的环境监理标准化建设
- 5.1.1 作为“常规”的政策
- 5.1.2 环境监理标准化建设的背景
- 5.1.3 环境监理机构标准化建设
- 5.2 环境监理标准化政策的执行
- 5.2.1 环境监理机构设置
- 5.2.2 环境监理人员配备
- 5.2.3 环境监理设备配置
- 5.3 环境监理标准化政策执行差距分析:基于行政性执行的视角
- 5.3.1 政策的清晰性与低冲突性
- 5.3.2 政策执行资源短缺
- 5.3.3 非“正统”的官僚制
- 5.3.4 联合行动的复杂性
- 5.4 小结
- 5.4.1 行政性执行的理想与现实
- 5.4.2 行政性执行需以官僚制为基础
- 5.4.3 行政性执行需以资源为必要条件
- 第6章 结论:政策执行的逻辑与建议
- 6.1 主要发现: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
- 6.1.1 政治性执行的理论逻辑
- 6.1.2 试验性执行的理论逻辑
- 6.1.3 象征性执行的理论逻辑
- 6.1.4 行政性执行的理论逻辑
- 6.2 政策建议
- 6.2.1 政治性执行:以“问题治理”为导向
- 6.2.2 试验性执行:优化“执行结构”
- 6.2.3 象征性执行:从“对立”走向“合作”
- 6.2.4 行政性执行:建立现代化的组织体系
- 6.2.5 替代的选择:构建小政府,减少政策执行
- 6.3 研究展望
- 6.3.1 验证分析框架的适用性
- 6.3.2 政策执行类型转化的条件
- 6.3.3 政策周期研究与政策类型研究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