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2千字
字数
202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全面介绍了5G通信系统定位技术原理与方法。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介绍蜂窝网络定位技术发展概述,第2章介绍蜂窝网络定位技术基础,第3章介绍5G位置服务架构和信令过程,第4~6章分别介绍5G下行定位技术、5G上行定位技术和5G上下行联合定位技术,第7章介绍5G蜂窝网络和非蜂窝网络的融合定位技术,第8章介绍5GNR载波相位定位技术,第9章介绍5G定位标准的进展和趋势展望。
本书适合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通信行业从业人员、高校通信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蜂窝网络定位技术发展概述
- 1.1 引言
- 1.2 无线定位系统的概述和技术发展
- 1.2.1 蜂窝网络定位系统
- 1.2.2 卫星定位系统
- 1.2.3 无线局域网定位系统
- 1.2.4 蓝牙定位系统
- 1.2.5 超宽带定位系统
- 1.3 蜂窝网络定位技术的演进过程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蜂窝网络定位技术基础
- 2.1 引言
- 2.2 蜂窝网络定位技术
- 2.2.1 增强小区标识(E-CID)定位技术
- 2.2.2 下行链路到达时间差(DL-TDOA)定位技术
- 2.2.3 上行链路到达时间差(UL-TDOA)定位技术
- 2.2.4 多小区往返行程时间(Multi-RTT)定位技术
- 2.2.5 下行链路离开角(DL-AoD)定位技术
- 2.2.6 上行链路到达角(UL-AoA)定位技术
- 2.2.7 5G蜂窝网络融合定位技术
- 2.3 定位测量量估计算法
- 2.3.1 传输时延(TOA)估计
- 2.3.2 到达角(AoA)估计
- 2.3.3 传输时延(TOA)和到达角(AoA)联合估计
- 2.4 终端位置解算算法
- 2.4.1 最小二乘法及Chan定位算法
- 2.4.2 泰勒级数算法
- 2.4.3 指纹定位算法
- 2.5 定位性能指标
- 2.5.1 克拉美罗下界(CRLB)
- 2.5.2 均方误差(MSE)与均方根误差(RMSE)
- 2.5.3 累积分布函数(CDF)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5G位置服务架构和信令过程
- 3.1 引言
- 3.2 位置服务架构
- 3.2.1 位置服务端到端架构
- 3.2.2 RAN侧定位架构
- 3.3 网元功能和接口功能
- 3.3.1 网元功能
- 3.3.2 接口功能
- 3.4 位置服务和信令过程
- 3.4.1 位置服务
- 3.4.2 端到端位置服务过程
- 3.4.3 网络与终端定位过程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5G下行定位技术
- 4.1 引言
- 4.2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
- 4.2.1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资源集
- 4.2.2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单元映射图案设计
- 4.2.3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序列设计
- 4.2.4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端口与带宽
- 4.2.5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配置
- 4.3 下行定位测量量
- 4.3.1 下行参考信号时间差
- 4.3.2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 4.3.3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子径接收功率
- 4.4 下行定位物理层过程
- 4.4.1 下行测量过程
- 4.4.2 基站天线与波束信息上报过程
- 4.4.3 下行定位辅助数据
- 4.4.4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波束管理过程
- 4.4.5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上报
- 4.4.6 下行收发定时误差影响消除
- 4.4.7 下行非视距/多径影响消除
- 4.5 下行定位高层流程
- 4.5.1 终端与定位服务器间的信令流程
- 4.5.2 基站与定位服务器间的信令流程
- 4.5.3 RRC INACTIVE状态下的下行定位技术的定位流程
- 4.5.4 按需点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流程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5G上行定位技术
- 5.1 引言
- 5.2 上行定位探测参考信号
- 5.2.1 上行定位探测参考信号资源设计
- 5.2.2 上行定位探测参考信号序列设计
- 5.2.3 上行定位探测参考信号资源单元映射图案设计
- 5.2.4 上行定位探测参考信号循环移位设计
- 5.2.5 上行定位探测参考信号配置方案
- 5.3 上行定位测量量
- 5.3.1 上行相对到达时间
- 5.3.2 上行探测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 5.3.3 上行探测参考信号子径接收功率
- 5.3.4 上行到达角
- 5.3.5 上行定位测量量的上报
- 5.4 上行定位物理层过程
- 5.4.1 上行定位探测参考信号定时提前调整
- 5.4.2 上行定位探测参考信号的功率控制
- 5.4.3 上行定位探测参考信号波束管理
- 5.4.4 上行收发定时误差影响消除
- 5.4.5 UL-AoA定位技术的增强方案
- 5.4.6 上行非视距/多径影响的消除
- 5.5 上行定位高层流程
- 5.5.1 终端与服务基站间的信令流程
- 5.5.2 基站与定位服务器间的信令流程
- 5.5.3 非激活态上行定位技术的流程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5G上下行联合定位技术
- 6.1 引言
- 6.2 Multi-RTT定位的定位测量量
- 6.2.1 UE Rx-Tx时间差
- 6.2.2 gNB Rx-Tx时间差
- 6.3 上下行联合定位物理层过程
- 6.3.1 上下行联合收发定时误差消除增强方案
- 6.3.2 上下行NLOS/多径处理增强方案
- 6.4 上下行联合定位技术的高层流程
- 6.4.1 终端与定位服务器、服务基站间的信令流程
- 6.4.2 基站与定位服务器间的信令流程
- 6.4.3 RRC INACTIVE状态的定位流程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5G蜂窝网络和非蜂窝网络的融合定位技术
- 7.1 引言
- 7.2 非蜂窝网络定位技术
- 7.2.1 网络辅助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7.2.2 无线局域网定位
- 7.2.3 蓝牙定位
- 7.2.4 惯性导航定位
- 7.3 5G融合定位技术
- 7.4 5G辅助卫星的增强定位
- 7.4.1 辅助卫星定位系统
- 7.4.2 辅助卫星定位数据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5G NR载波相位定位技术
- 8.1 引言
- 8.2 基本原理
- 8.3 信号模型
- 8.4 关键技术
- 8.4.1 测量算法
- 8.4.2 初始时偏/相偏消除算法
- 8.4.3 UE位置解算算法
- 8.4.4 多径信道影响消除算法
- 8.5 5G NR载波相位定位对3GPP协议的影响
- 8.5.1 载波相位定位参考信号
- 8.5.2 载波相位测量量
- 8.5.3 物理层过程
- 8.6 性能评估
- 8.6.1 克拉美罗下界分析
- 8.6.2 仿真评估
- 8.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9章 5G定位标准的进展和趋势展望
- 9.1 引言
- 9.2 5G定位场景和性能指标
- 9.2.1 3GPP协议中5G定位服务总体需求和性能指标
- 9.2.2 3GPP 5G V2X定位性能要求
- 9.2.3 3GPP 5G公共安全定位性能指标
- 9.2.4 3GPP 5G测距业务定位性能指标
- 9.2.5 3GPP 5G LPHAP定位性能指标
- 9.2.6 3GPP Release 16 NR定位场景和性能指标
- 9.2.7 3GPP Release 17 NR 定位场景和性能指标
- 9.3 5G-Advance定位及6G定位技术展望
- 9.3.1 直通链路定位
- 9.3.2 载波带宽聚合定位
- 9.3.3 5G NR载波相位定位
- 9.3.4 蜂窝网络定位完好性
- 9.3.5 低功耗高精度定位
- 9.3.6 低能力等级终端定位
- 9.3.7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定位
- 9.3.8 6G定位技术展望
- 9.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