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抓住新时代的财富机会,实现“财富自由”。

内容简介

一切社会现象是经济现象。大到上两国博弈,小到市井间百姓生计,无时无刻不展示着经济学的力量。经济周期影响着的方方面面。作为普通人,如果想要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实现财富梦想,就应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看透经济周期,或许能找到一次或几次“财富自由”的机会。

2022年,汤山老王的第一本书《财富之眼:用经济思维看清》出版,收获了大量读者。本书是汤山老王的第二本书,通过货币经济学、社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学四个分,带领读者进一步梳理财富运行的逻辑,解读经济周期运转的规律,观察中国经济未来的方向,从而帮助读者提升认知,看清大势,正确决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序
  • 前言
  • 第1章 货币经济学:钱从哪里来
  • 第01讲 中国央行如何“控制”人民币
  •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
  • 第一阶段:1979年以前
  • 第二阶段:1979年至1997年
  • 第三阶段:1998年至2013年
  • 第四阶段:2013年以后
  • 货币政策工具新趋势:与财政政策联动
  • 第02讲 “高能”人民币: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
  •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历史变迁
  • 央行的资产:人民币的“锚”
  • 央行的负债:“高能”人民币
  • 第03讲 重新认识“利率”
  • 出厂价:央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
  • 调货价: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
  • 零售价: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利率
  • 利率走廊
  • 利率双轨制
  • 第04讲 美联储:“预期管理大师”
  •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 “扩表”与“缩表”
  • 美联储的预期管理
  • 美联储与全球经济
  • 美联储独特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
  • 进一步理解美国国债收益率
  • 拓展阅读:美国的关键经济指标
  • 第05讲 美日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 美日量化宽松的经验
  • 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对企业的启示
  • 对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启示
  • 量化宽松的局限
  • 拓展阅读:美国的债务上限
  • 第2章 社会经济学:一切皆为周期
  • 第06讲 GDP一直在增长,为什么钱却这么难挣
  • 早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
  • “大规模刺激计划”主导的工业化
  • 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 未来方向: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战略
  • 第07讲 中国楼市:向常识回归
  • 中国楼市已经进入“后城镇化”时代
  • 投资收益≥投资成本+风险补偿
  • 中国楼市现状与未来
  • 日本楼市的经验
  • 第08讲 学区房、教育和周期红利
  • 高考1.0:高考恢复下的制度红利
  • 高考2.0:改革开放的工业化红利
  • 高考3.0: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红利
  • 高考4.0:从“计划”重返“市场”
  • 第09讲 “内卷”和“躺平”的根源
  • 日本“团块世代”的“破产”
  • 低欲望社会形成前的“单一价值观”
  • 日本的“茧居族”和韩国“进入人口紧急状态”
  • 从经济角度看婚姻,应该警惕什么
  • 第10讲 “通缩”的来龙去脉
  • 通缩的复杂性
  • 中西方债务转移方向的差异
  • 第11讲 康波周期下的世界经济繁荣和衰退
  • 康波周期下的罗斯福新政
  • 康波周期下的“煤老板”
  • 康波周期和工业革命
  • 第3章 产业经济学:重新认识“新质生产力”
  • 第12讲 三十年财富逻辑:资本游戏的演变与新挑战
  • “借短买长”——财富增长的秘密
  • 高利率时代的市场洗牌
  • 技术驱动下的财富逻辑重塑
  • 第13讲 后房地产时代,对社会的下一轮融资
  • 做大土地
  • 做大企业
  • 第14讲 日本的“长痛模式”和美国的“短痛法”
  • 日本的“长痛模式”
  • 美国的“短痛法”
  • 基础技术与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性
  • 第15讲 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
  • 索洛剩余
  • 希腊债务危机下的“欧洲化”
  • 第16讲 中国新能源产业对新质生产力的解释
  • “两个日本”带来的启示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成就
  • 微笑曲线
  • 产业不存在“弯道超车”
  • 光伏产业的启示
  • 第17讲 美国创新药产业对新质生产力的解释
  • “活跃的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 美国医药产业缩影:K药与mRNA疫苗
  • 中国的医保制度
  • 第18讲 新质生产力和人民币国际化
  • 中东主权基金和中国的缘分
  • 海外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和人民币国际化
  • 第19讲 “金融强国”的本质
  • 美国硅谷和德国银行的金融模式差异
  • 科技突破的关键:资金还是人才
  • 第20讲 金融机构的对外开放
  • 中国银行业改革简史
  • 西方金融机构的混业模式
  • 中国金融机构的混业尝试
  • 提前部署,迎接“风险”
  • 第4章 国家经济学:国家经济启示录
  • 第21讲 新世纪的“合纵连横”
  • 麦金德的“世界岛”
  • 中国-中亚峰会和七国集团峰会
  • G2与修昔底德陷阱
  • 陆权与海权的博弈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第22讲 从几个现实案例理解“金融战”
  • 资产血库
  • 亚洲货币贬值潮
  • 第23讲 非洲:货币殖民的试验场
  • “法非特殊关系”与非洲法郎机制
  • 货币霸权的真正来源
  • 第24讲 埃及:马尔萨斯陷阱的背后
  • 放弃固定汇率
  • 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
  • 马尔萨斯陷阱
  • 第25讲 巴西:被绑架的农业
  • “巴西奇迹”
  • “沃尔克时刻”和拉美债务危机
  • 被外资绑架的巴西农业
  • 去工业化
  • “终结美元主导地位”
  • “战上海”与粮食独立自主
  • 第26讲 阿根廷:制度经济学的又一次实践
  • 阿根廷的休克疗法与庇隆主义
  • 玻利维亚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
  • “日本化”和“阿根廷化”
  • 第27讲 美元霸权和人民币国际化
  • “石油美元”的前世今生
  • 人民币国际化与三元悖论
  • 特里芬难题
  • “现金”和“购物卡”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民币的逆袭

    如何把握大势,洞察财富运行的逻辑,是每个追求财富自由的人都在探寻的问题。这本《财富与周期:宏观经济第一课》就是一本带我们深入理解宏观经济、把握财富机遇的佳作。本书开篇便以 “货币经济学” 为基础,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创造与流通,以及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深远影响。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经济学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案例,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货币与财富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一部分的阐述,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货币背后的秘密,更为我们理解后续的经济周期和财富运行逻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社会经济学” 部分则带领我们进入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作者从人口、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分配。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经济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进而影响我们的财富状况。在 “产业经济学” 部分,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产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产业周期对财富的影响。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国内产业到国际产业,作者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这一部分的内容不仅让我们对产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在产业变革中抓住财富机遇。最后,“国家经济学” 部分则将我们的视野拓展到了国家层面。作者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地缘政治等因素如何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经济是一个宏观而复杂的系统,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它。

      转发
      1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