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75千字
字数
2016-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跨界研究英语世界中的《水浒传》:考证、影响、人物、叙事艺术和思想主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水浒传》在英语世界的研究为对象的一部论著。从研究范式上来说,这是典型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文学研究。根据英语学界《水浒传》研究的具体情况,本书分五个主题展开论述:第一是英语世界对小说的作者、素材来源、成书过程与版本演变所作的考证,第二是英语世界对《水浒传》在社会领域与中外文学领域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第三是英语世界就《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所作的研究,第四是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叙事艺术展开的研究,最后是英语世界对作品的思想主题的研究。
目录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范畴及方法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范畴与方法
- 第二节 英语世界《水浒传》译介、接受与研究述评
- 一、《水浒传》英译述介
- 二、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国内《水浒传》研究现状
- 一、国内学界对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的述介与研究
- 二、国内学界《水浒传》研究述评
- 第一章 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考证探源研究
- 第一节 《水浒传》的作者问题
- 一、《水浒传》是个人独创抑或多人合著
- 二、《水浒传》的著作权归属
- 三、小说作者的身份研究
- 第二节 《水浒传》的素材渊源
- 第三节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版本演变
-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 二、《水浒传》版本研究
-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影响接受研究
- 第一节 《水浒传》对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水浒传》与明清小说创作
- 二、《水浒传》与明清水浒戏创作
- 第二节 《水浒传》对中国现代戏剧、影视创作的影响
- 一、《水浒传》与中国现代戏剧
- 二、《水浒传》与中国现代影视
- 第三节 《水浒传》对中国社会及对域外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水浒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二、《水浒传》的域外传播及对域外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
- 第一节 《水浒传》人物塑造艺术成就的评价问题
- 一、水浒人物塑造的“典型化”论
- 二、水浒人物塑造的“模式化”论
- 三、中西小说比较与西方小说观念视域中的水浒人物塑造研究
- 四、中国文学传统的凸显与水浒人物塑造研究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结构中的水浒英雄人物研究
- 一、英雄的文化含义与特征
- 二、帝王型英雄:宋徽宗和宋江
- 三、书生型英雄:吴用
- 四、武士型英雄:武松、李逵、鲁达和石秀等人
- 第三节 西方现代反讽观念视域中的水浒英雄人物研究
- 一、水浒人物研究中反讽要素的确立
- 二、水浒人物描写中反讽意蕴的呈现方式
- 三、水浒英雄中的反面人物
- 四、水浒英雄中的正面人物
- 第四节 水浒女性形象研究
- 一、男权社会中的水浒女性形象塑造
- 二、水浒女性形象与淫妇
-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叙事结构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对《水浒传》叙事结构模型的认识与建构
- 一、韩南论《水浒传》的“联合布局”与“顶层结构”
- 二、李培德论《水浒传》的“主题单元”与“环状结构”
- 三、浦安迪论《水浒传》的多重结构——从“神话框架”、“撞球式”到“聚而复散”的结构模式
- 第二节 《水浒传》结构艺术探源
- 一、对《水浒传》结构形成的“进化论”观点的质疑
- 二、从《史记》到《水浒传》:《水浒传》的结构艺术渊源
- 第三节 《水浒传》的基本结构原则
- 一、通过时间与空间布局来构筑小说的结构模型
- 二、通过“形象叠用原则”、“人物配对与拆分原则”来构筑小说结构模型
- 三、通过平衡对称原则来构筑小说结构模型
- 第四节 梦与酒——《水浒传》文本叙事的黏合剂
- 一、梦叙事及其结构功能
- 二、酒——《水浒传》叙事的黏合剂
- 第五章 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水浒传》主题研究中的多种声音
- 一、革命、反抗主题及其质疑
- 二、维护儒家价值理想主题
- 三、背叛、复仇主题
- 四、治乱、空无主题
- 第二节 水浒世界的道德、价值观念与“义”
- 一、水浒世界的基本道德规范
- 二、水浒世界的基本价值观念
- 三、研究者对“义”的辨识
- 第三节 “厌女症”与水浒世界的女性观
- 一、夏志清与“厌女症”的提出
- 二、孙述宇从“厌女症”到“红颜祸水”论
- 三、吴燕娜论水浒世界的“厌女症”与“恐女症”
- 结语
- 附录 中英文人名、术语译名对照表(A-Z)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