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7千字
字数
2018-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政治科学研究丛书:聚焦农村治理、民主导向与制度建构。
内容简介
本书为政治科学研究丛书之一种。作者长期致力于中国政治与农村问题研究,学术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90年代及之前,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中国政治与农村问题,特别是进入村民自治领域,并开始尝试田野调查方法。二是进入2000年以后,将农村问题与村民自治置于现代国家建构的框架下加以解释,注重基层治理的民主导向和制度建构。三是2010年后,试图将中国政治与农村问题置于历史的深处,从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发现其独特性,寻找乡村治理的中国根基,探讨乡村治理的中国变迁。本书是作者在2012年后发表的有关乡村治理论文基础上合成的。
目录
- 目录
- 自序
- 上篇 乡村治理的中国根基
- 第一章 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
- 一 对“传统”“东方”的再认识
- 二 两种东方传统:村社制与家户制
- 三 家户经营传统与农业经营组织
- 四 农工商结合传统与农工商互补经济
- 五 家户互助合作传统与农村合作道路
- 六 家国共治传统与农村治理体系
- 第二章 历史制度底色下土地改革进程与成效
- 一 土地改革及农村社会组织制度
- 二 东亚土地改革及其家户制底色
- 三 俄国土地改革及其村社制底色
- 四 拉美与南非土地改革及其庄园制底色
-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营与家庭经营的根基与机理
- 一 问题的追问及区域社会视角
- 二 集体经营与家庭经营的区域社会根基
- 三 集体化与个体化的区域社会机理
- 四 集体经营与家庭经营结果的区域差异
- 第四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产业绩效及动因
- 一 集体经济+国家计划:农业领域的低效益
- 二 集体经济+国内市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三 集体经济+世界市场:乡村工业的全球化
- 第五章 农村基本组织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
- 一 “有效率缺公平”的家户制
- 二 “强公平弱效率”的公社制
- 三 “强效率弱公平”的家庭承包制
- 四 “提效率增公平”的现代家户制
- 第六章 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
- 一 “阶级化”:家族社会到阶级社会
- 二 “集体化”:个体社会到集体社会
- 三 “社区化”:家庭社会到社区社会
- 第七章 农民与现代化:平等参与和共同分享
- 一 农民与现代化:分析视角
- 二 农民与现代化:国际比较
- 三 农民与现代化:中国进程
- 中篇 乡村治理的中国变迁
- 第八章“根”与“飘”:城乡中国的失衡与均衡
- 一 城镇化:将乡土社会“连根拔起”
- 二 城乡中国的失衡与人的“飘浮”
- 三 在城乡一体中获得历史的均衡
- 第九章 深化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
- 一 农村城镇化的目标定位
- 二 农村城镇化的路径方式
- 第十章 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与互动机制
- 一 历史困境:新农村建设动力不足
- 二 上下求索: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
- 三 深化链接:新农村建设互动机制
- 第十一章 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
- 一 从“文化重建”到乡村文化振兴
- 二 以文化供给侧改革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 第十二章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创新
- 一 以城镇为中心的乡村治理
- 二 以社区为单元的乡村治理
- 三 增强服务能力的乡村治理
- 四 激发自治活力的乡村治理
- 五 创造性利用传统的乡村治理
- 第十三章 对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
- 一 集体经济的内在价值及其实现形式
- 二 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 三 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条件与基础
- 四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价值
- 第十四章 与市场相接的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
- 一 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接与相融
- 二 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成与发展
- 三 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中的转型与挑战
- 第十五章 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
- 一 自治与村民自治的内在价值
- 二 村民自治实现形式的三个波段及特点
- 三 建构多层次多类型的村民自治实现形式体系
- 第十六章 重达自治:连结传统的尝试与困境
- 一 发现传统的背景与基础
- 二 重达自治的尝试
- 三 重达自治的困境
- 四 地方尝试与普遍价值
- 第十七章 厘清农村基层组织单元的划分标准
- 一 “政社合一”下的基层组织划分标准
- 二 政社分开后农村基层组织的划分标准
- 三 行政村之下基层组织划分标准
- 四 对农村基层组织划分标准的检视
- 第十八章 村民自治的伟大创造与深化探索
- 一 民主:村民自治的伟大创造
- 二 治理:村民自治的深化探索
- 下篇 乡村治理的研究方法
- 第十九章 范式转换:村民自治研究回顾与反思
- 一 村民自治制度化:价值—制度范式
- 二 村民自治制度落地:形式—条件范式
- 三 对村民自治研究范式创设与转换的评价
- 第二十章 质性调查与农村区域性村庄分类
- 一 “因地”与“分类”:质性研究方法
- 二 “分”与“合”:维度与条件
- 三 作为农村研究对象的区域
- 四 作为农村研究对象的村庄
- 五 作为农村研究对象的区域性村庄分类
- 第二十一章 历史延续性与中国农村社会形态的认识
- 一 20世纪农村研究主题与中国农村社会形态认识
- 二 历史延续性与中国农村社会形态认识的维度
- 第二十二章 历史延续性与中国农村调查回眸与走向
- 一 历史断裂边缘的20世纪中国农村调查
- 二 历史延续和文明再生中的21世纪中国农村调查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