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毛泽东时期经济发展理论助中国克服难题。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流行起自20世纪中期的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许多理论、观点,许多政策制定和学术探讨都受到它的强烈的影响。而其实,至晚在1949-1976时期的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就探索出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它在发展内涵、工业化战略、农业发展、科技进步、发展质量、政府规模、对外经济关系和基本制度等方面的理论建树依然熠熠生辉。当前,用这种自身发展经济学理论来加以观察、分析和指导实践,就能帮助我国克服历史虚无主义,解决我国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现代国家治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世界后发国家树立发展标杆。它应该成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后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常识。

目录

  • 目录
  • 序言
  • 第一章 发展内涵:中国对西方的超越
  • 一 经济发展不是GDP增长,而是科学目的的达到
  • 二 不同国家的差异化发展手段和道路
  • 三 美国是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吗?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经济发展的上上策
  • 一 美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确定
  • 三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上上策
  • 四 中国今天依然要实现工业化
  • 第三章 工业化方案:中国对西方的占优
  • 一 从农业社会的生产与储蓄讲起
  • 二 工业发展存在自身科学规律
  • 三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高效率
  • 第四章 中国农业发展:历史辉煌后的西方渗透
  • 一 中国历史上的农业发展成就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农业发展成就空前
  • 三 中国今天农业发展的两大挑战
  • 四 反思一些西方发展理论
  • 五 结语
  • 第五章 科技进步:集中力量自主办大事
  • 一 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 二 重大产品创新要发挥国家领导、组织作用
  • 三 西方自由创新理论不足为凭
  • 第六章 平等与增长兼得:中国对西方公平效率矛盾命题的打破
  • 一 人类对平等的孜孜追求
  • 二 人类平等事业的阻碍
  • 三 效率和平等不可兼得吗?
  • 四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实现平等与效率兼得的思想阻碍
  • 第七章 大政府:中国的不二之选
  • 一 政府领导人的执政理念
  • 二 政府官员的功能运作
  • 三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不可或缺
  • 第八章 对外经济关系:不为双赢遮望眼
  • 一 如何科学看待国际贸易关系
  • 二 中国近现代史上获得最大利益的贸易战略
  • 三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不足为训
  • 四 如何科学看待汇率、外汇储备和对外投资
  • 第九章 基本经济制度:东风终比西风劲
  • 一 究竟什么是资本主义
  • 二 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形式调整和必然归宿
  • 三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 四 中国应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改革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