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01千字
字数
2022-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针对干涉型光谱成像仪,根据其光谱成像的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特点,详细分析其独特辐射定标方法的原理及误差环节,提高辐射定标的精度。
内容简介
遥感光谱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其定量化水平和数据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定标是遥感器输出数据定量化的主要手段,研究、改进定标技术,提高定标精度,对提高遥感数据产品质量,推动高光谱成像遥感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遥感干涉光谱成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定标技术也具有特殊性。
本书介绍了辐射传输、辐射定标的基础理论和干涉型高光谱成像仪的定标原理;遥感干涉光谱成像仪在卫星发射前及在轨运行后的定标技术(发射前的地面定标、星上定标、在轨场地定标、交叉定标,利用云、冰等场景和月亮辐射进行定标,以及近年发展的场地自动化定标和全球定标场网定标);各定标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干涉型高光谱成像仪定标实例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序
- 前言
- 第1章 概述
- 1.1 高光谱遥感
- 1.1.1 高光谱遥感的基本概念
- 1.1.2 高光谱遥感的特点
- 1.1.3 高光谱遥感的发展
- 1.1.4 高光谱遥感的应用
- 1.1.5 光谱成像仪的分类
- 1.1.6 干涉型光谱成像仪
- 1.1.7 不同类型光谱成像仪的性能比较
- 1.2 国外遥感高光谱成像仪及采用的定标技术
- 1.2.1 MODIS
- 1.2.2 Hyperion
- 1.2.3 FTHSI
- 1.3 国内遥感高光谱成像仪及采用的定标技术
- 1.3.1 环境卫星HJ-1A高光谱成像仪HSI
- 1.3.2 CE-1
- 1.3.3 时空调制干涉光谱成像仪
- 1.3.4 风云气象卫星
- 1.3.5 FY-4
- 1.3.6 高分-5号(GF-5)
- 1.4 辐射定标的定义和定标的意义
- 1.5 遥感干涉光谱成像仪定标的方法和特点
- 1.5.1 光谱定标
- 1.5.2 光谱辐射度的相对定标
- 1.5.3 光谱辐射度的绝对定标
- 1.5.4 卫星发射前的实验室定标
- 1.5.5 卫星发射前的外场定标
- 1.5.6 卫星发射后的星上定标
- 1.5.7 卫星发射后的场地定标
- 1.5.8 卫星发射后的交叉定标及其他定标方法
- 1.6 参考文献
- 第2章 辐射度测量、辐射传输、辐射定标的基础理论
- 2.1 辐射基本物理量和定律、辐射源
- 2.1.1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物理量
- 2.1.2 电磁波频谱
- 2.1.3 遥感空间的有关角度
- 2.1.4 黑体和电磁辐射定律
- 2.1.5 太阳辐射
- 2.1.6 人工光源
- 2.1.7 地球的反射和发射辐射
- 2.2 辐射传输
- 2.2.1 光辐射能在传输路径上的反射、透射和吸收
- 2.2.2 物体表面的反射
- 2.2.3 辐射度学的两个基本定律
- 2.2.4 光辐射能在空间的传输
- 2.2.5 大气光学特性
- 2.2.6 大气辐射传输
- 2.2.7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 2.3 光谱辐射量标准与辐射标准传递
- 2.3.1 量值传递
- 2.3.2 辐射标准
- 2.3.3 标准辐射源
- 2.3.4 标准探测器
- 2.3.5 光辐射计量的发展
- 2.4 辐射传输的工作计量器具和计量仪器
- 2.4.1 积分球
- 2.4.2 漫射白板
- 2.4.3 照度计
- 2.4.4 太阳辐射计
- 2.4.5 单色仪
- 2.4.6 光谱辐射度计
- 2.4.7 波长计
- 2.4.8 光纤光谱仪
- 2.5 定标结果的评价
- 2.6 测量误差
- 2.6.1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 2.6.2 误差的分类与处理
- 2.7 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和相关术语
- 2.8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应用
- 2.8.1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 2.8.2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 2.8.3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 2.8.4 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
- 2.9 参考文献
- 第3章 遥感干涉高光谱成像仪发射前的定标
- 3.1 发射前定标的意义和要求
- 3.1.1 遥感干涉高光谱成像仪发射前定标的意义和作用
- 3.1.2 遥感干涉高光谱成像仪发射前定标的分类和要求
- 3.1.3 定标数据的相关符号
- 3.2 实验室定标
- 3.2.1 实验室定标设备
- 3.2.2 暗电流测试和数据处理
- 3.3 实验室定标——相对定标
- 3.3.1 相对定标的定义、作用、影响因素
- 3.3.2 干涉型光谱成像仪相对定标的特点及方法
- 3.4 实验室定标——五棱镜相对定标法
- 3.4.1 五棱镜光谱成像仪相对定标的几种方法
- 3.4.2 相对定标程序
- 3.4.3 相对定标数据处理
- 3.4.4 相对定标精度分析
- 3.4.5 五棱镜相对定标法的特点
- 3.5 实验室定标——二步相对定标法
- 3.5.1 探测器像元间响应不均匀性修正系数C1
- 3.5.2 测试光谱成像仪全系统响应不均匀性系数C2
- 3.6 实验室定标——光谱定标
- 3.6.1 光谱定标的原理
- 3.6.2 光谱定标的实验测试设备
- 3.6.3 光谱定标的方法和实验测试设备
- 3.6.4 光谱定标程序
- 3.6.5 光谱定标数据处理
- 3.6.6 光谱定标精度分析
- 3.7 实验室定标——光谱辐射度的绝对定标
- 3.7.1 光谱辐射度绝对定标的原理
- 3.7.2 光谱辐射度的绝对定标的设备和方法
- 3.7.3 光谱辐射度的绝对定标的程序
- 3.7.4 光谱辐射度绝对定标的精度分析
- 3.8 光谱辐射度定标的数据处理
- 3.8.1 干涉数据光谱复原的数据处理
- 3.8.2 光谱复原数据处理的新方法和新发展
- 3.8.3 干涉型光谱成像仪辐射定标后的光谱特性评价
- 3.9 发射前的外场定标
- 3.9.1 发射前的外场定标的目的和意义
- 3.9.2 发射前外场定标的原理和方法
- 3.9.3 实验准备与要求
- 3.9.4 外场定标的环境条件、试验布局、主要试验设备和试验流程
- 3.9.5 外场定标的结果
- 3.9.6 外场定标的精度分析
- 3.10 参考文献
- 第4章 遥感干涉光谱成像仪在轨星上定标
- 4.1 遥感干涉光谱成像仪星上定标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 4.2 遥感干涉光谱成像仪星上定标系统的要求和设计难点
- 4.2.1 定标功能的要求
- 4.2.2 建立定标测量传递标准的要求
- 4.2.3 对星上定标系统结构的要求
- 4.3 遥感干涉光谱成像仪星上定标辐射光源
- 4.3.1 星上定标系统内置光源
- 4.3.2 星上定标系统外置光源
- 4.4 星上定标光学器件及标准传递器具
- 4.4.1 漫射板
- 4.4.2 积分球
- 4.4.3 光谱玻璃和光谱反射板
- 4.4.4 光辐射探测器
- 4.4.5 太阳辐射衰减器
- 4.4.6 光导纤维和自聚焦透镜
- 4.4.7 星上定标器的单色仪
- 4.4.8 标准探测器
- 4.4.9 低温辐射计
- 4.5 遥感干涉光谱成像仪星上定标系统的定标方法
- 4.5.1 星上辐射度的相对定标
- 4.5.2 星上光谱定标
- 4.5.3 星上辐射度的绝对定标
- 4.5.4 星上定标光源引入主系统的结构形式
- 4.6 国内遥感干涉光谱成像仪的星上定标
- 4.6.1 环境卫星高光谱成像仪星上定标系统
- 4.6.2 某型号卫星高光谱成像仪星上光谱定标系统
- 4.6.3 积分球星上定标系统
- 4.6.4 FY-3
- 4.7 国外遥感干涉光谱成像仪的星上定标
- 4.7.1 MODIS
- 4.7.2 TRUTHS
- 4.7.3 MERIS
- 4.7.4 Hyperion
- 4.7.5 MISR
- 4.8 光谱成像仪星上定标技术发展趋势
- 4.9 参考文献
- 第5章 遥感干涉高光谱成像仪辐射校正场定标
- 5.1 遥感干涉高光谱成像仪辐射校正场定标的目的和要求
- 5.2 辐射场定标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5.3 辐射定标试验场的要求和选择原则
- 5.3.1 辐射定标试验场地表特性
- 5.3.2 场地大气特性
- 5.4 国内外辐射定标试验场
- 5.4.1 国内试验场
- 5.4.2 国外辐射场
- 5.5 辐射校正场定标测试的基本设备
- 5.6 辐射场测试内容和数据处理
- 5.6.1 试验场地表光学特性测量
- 5.6.2 场区大气光学特性测量
- 5.6.3 场区气象参数测量
- 5.7 辐射校正场定标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 5.7.1 反射率基法
- 5.7.2 辐照度基法
- 5.7.3 辐亮度基法
- 5.7.4 3种定标方法的比较
- 5.8 我国环境卫星高光谱成像仪的辐射场定标
- 5.8.1 高光谱成像仪的辐射场定标方法
- 5.8.2 高光谱成像仪的辐射场定标试验
- 5.8.3 高光谱成像仪的辐射场定标精度分析
- 5.9 环境卫星高光谱成像仪定标系数真实性检验
- 5.9.1 卫星遥感器定标结果真实性检验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 5.9.2 环境卫星HSI基于地面实测数据的表观辐亮度产品真实性检验
- 5.9.3 环境卫星HSI基于参考卫星数据的表观辐亮度产品真实性检验
- 5.10 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复原图像条带噪声处理
- 5.10.1 图像条带噪声的特征
- 5.10.2 条带噪声的产生机理
- 5.10.3 图像条带噪声去除处理方法
- 5.10.4 去噪声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5.10.5 HJ-1A高光谱成像仪图像数据条带噪声处理实验
- 5.11 光谱成像仪在飞行中的光谱定标
- 5.11.1 利用大气吸收谱线进行飞行中光谱定标的原理、方法
- 5.11.2 在大气吸收波段采用光谱匹配技术的特点
- 5.11.3 技术应用
- 5.12 光谱成像仪在飞行中的相对定标
- 5.12.1 基于统计方法的在轨相对辐射定标
- 5.12.2 基于相位匹配的飞行中相对辐射定标
- 5.13 场地自动化定标
- 5.13.1 场地自动化定标发展历史
- 5.13.2 场地自动化定标的方法及设备
- 5.13.3 场地自动化定标的应用
- 5.14 参考文献
- 第6章 遥感干涉高光谱成像仪的交叉定标
- 6.1 遥感器交叉定标的目的和要求
- 6.2 遥感器交叉定标的主要方法
- 6.2.1 遥感器交叉定标的主要过程
- 6.2.2 目标遥感器定标系数的计算
- 6.2.3 遥感器交叉定标的技术流程
- 6.2.4 其他交叉定标方法
- 6.3 遥感器交叉定标的定标精度分析
- 6.4 遥感器交叉定标的发展及现状
- 6.5 利用利比亚4准不变定标场对ETM+和MODIS进行交叉定标
- 6.5.1 交叉定标和SBAF
- 6.5.2 交叉定标的背景
- 6.5.3 没有SBAF补偿的交叉定标
- 6.5.4 使用EO-1的Hyperion数据产生SBAF的应用
- 6.5.5 采用Envisat的SCIAMACHY数据产生SBAF的应用
- 6.5.6 从SBAF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 6.6 使用Railroad Valley Playa对多个遥感器进行交叉比较
- 6.6.1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EO-1卫星载荷辐射性能的评价
- 6.6.2 交叉定标方法
- 6.6.3 结果
- 6.6.4 不确定度分析
- 6.6.5 结论
- 6.7 我国环境卫星高光谱成像仪的交叉定标
- 6.7.1 定标方法
- 6.7.2 高光谱成像仪的交叉定标试验
- 6.7.3 定标结果分析
- 6.8 参考文献
- 第7章 遥感干涉高光谱成像仪的其他定标方法
- 7.1 沙漠场景法
- 7.1.1 沙漠场景法定标基本原理
- 7.1.2 国外沙漠场地
- 7.1.3 国内沙漠场地
- 7.1.4 环境卫星CCD相机基于沙漠场景的辐射定标
- 7.2 极地场景法
- 7.2.1 极地场景法场地
- 7.2.2 极地场景法定标的图像处理
- 7.2.3 极地场景法定标
- 7.3 海洋场景法
- 7.3.1 瑞利散射法的基本原理
- 7.3.2 海洋场景法定标实例
- 7.4 云场景法
- 7.4.1 云场景法定标的特点
- 7.4.2 DCCT对NOAA-16、NOAA-17进行增益漂移定标
- 7.4.3 云场景法对FY-3A的MERSI的定标
- 7.4.4 云场景定标方法的应用
- 7.5 月亮辐射定标法
- 7.5.1 月亮作为稳定目标用于定标
- 7.5.2 月亮作为定标源
- 7.5.3 对传感器进行定标稳定性监测
- 7.5.4 仪器相互比较定标
- 7.6 不同定标方法比较
- 7.7 全球定标场网辐射定标
- 7.7.1 全球定标场网
- 7.7.2 场地特性评价
- 7.7.3 全球定标场网在轨辐射定标基本方法
- 7.7.4 全球定标场网在轨辐射定标应用
- 7.8 参考文献
- 第8章 遥感干涉高光谱成像仪定标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讨论
- 8.1 遥感光谱成像仪的全过程辐射定标
- 8.2 遥感干涉高光谱成像仪定标技术的发展趋势
- 8.2.1 遥感干涉高光谱成像仪的发展对辐射定标技术的新要求
- 8.2.2 更高的定标精度
- 8.2.3 辐射测量新技术的应用
- 8.2.4 相关科学新技术的应用
- 8.2.5 场地定标、交叉定标机会增多
- 8.3 讨论
- 8.4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