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7.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7千字
字数
202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何复平教授摹绘了宋代知识精英看待佛教和僧团制度的多个复杂面向,以及文人们在个人写作中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远超佛寺意义之上的观点和批评。
内容简介
文人士大夫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颇为独特,比起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这一群体看待佛教更具超越的眼光。
此书是对宋代文士如何看待佛教的系统考论。作者从大量的文集和方志中筛选出相关的寺院碑记,将其归拢到不同的问题之下,从多个方面综合呈现这一群体的佛教观。
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在唐宋之变的大背景下,宋代文人对佛教的看法出现了哪些重要变化、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
书中强调,思想史研究的标签化容易给人造成宋代理学昌盛、佛教边缘化的印象,但事实上,佛教在宋代远没有被推到中国文化的边缘,而是融入到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致谢
- 引言 信仰、碑铭与黄庭坚的去世
- 一、唐宋之变
- 二、唐宋之变中的佛教
- 三、如何研究世俗中的佛教
- 四、碑记:文本和语境
- 五、石碑及其文化意义
- 六、寺院、胜地与宗教学
- 七、走出寺院
- 第一章 唐代的视域
- 一、被围攻的僧伽
- 二、为了一种信仰
- 三、护教者的防线
- 四、柳宗元
- 五、总结
- 第二章 护持信仰
- 一、苏辙的例子
- 二、顿悟及其追随者
- 三、围绕禅宗的批评与关切
- 四、宋代的护教之论
- 五、总结
- 第三章 帝国与寺院
- 一、掩埋战士遗骸
- 二、皇室的诞辰和忌日
- 三、御笔:皇帝的书法作品
- 四、御像:皇帝的画像
- 五、总结
- 第四章 不良的形象与美德的典范
- 一、非议之声
- 二、美德的典范
- 三、令人不安的成就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个人生活
- 一、信仰与孝道
- 二、寺院的记忆与文人的身份
- 三、总结
- 结论
- 一、13世纪
- 二、起因、条件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