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纳粹独裁、二战、大屠杀、冷战到柏林墙倒塌,一幅20世纪德国历史的完整图景,一部折射大时代的“小人物”群像。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魏玛一代”德国人,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战后重建、冷战分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与复苏。私人生活与历史进程罕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当他们回顾一生的经历时,曾经的热情因看清独裁政权的真相而幻灭,有人忏悔,有人以无知和被蒙蔽作为开脱的借口,也有人声称德国人同样是受害者以博取同情。

基于七十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本书描述了普通人视角下的20世纪德国。其中既有参与前线战争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

透过对德国民族身份的重新审视,本书试图回答:为何如此多人支持了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的残暴,他们终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独裁政权切割并重新拥抱人权,从军事侵略者变为欧洲的民主支柱。

目录

  • 版权信息
  • M译丛序
  • 人物介绍
  • 1. 关键个体(提到超过80次)
  • 2. 次要主角(提到超过40次)
  • 3. 次要个体(提到超过5次)
  • 导言 德国人经历的叙事
  • 分析视角
  • 自传材料
  • 经历与记忆
  • 第一部分 战前的童年
  • 第一章 帝国的祖先
  • 祖先的传统
  • 祖父母的影响
  • 父母的影响
  • 模糊的遗产
  • 第二章 魏玛的孩子
  • 家庭庇护所
  • 学校的挑战
  • 街区的诱惑
  • 幸福的童年
  • 第三章 纳粹的青少年
  • 青年的纳粹化
  • 同龄人的压力
  • 私人空间
  • 背叛的感觉
  • 第二部分 战时的青年
  • 第四章 男性的暴力
  • 备战
  • 国防军的胜利
  • 无法改变的失败
  • 战争记忆
  • 第五章 女性的挣扎
  • 厌女主义的体制
  • 后方的挑战
  • 战败的恐惧
  • 同谋的代价
  • 第六章 受害者的苦难
  • 纳粹的迫害
  • 大规模谋杀
  • 与法西斯作战
  • 受害者的多样性
  • 第三部分 战后的成年
  • 第七章 作为全新开始的战败
  • 失败的滋味
  • 女性时刻
  • 重建生活
  • 叙述噩梦
  • 第八章 民主的成熟
  • 职业的成功
  • 私人的回报
  • 公众的参与
  • 成功的故事
  • 第九章 共产主义者的失望
  • 社会主义的希望
  • 非常态的正常
  • 大众的祛魅
  • 失败的叙事
  • 结语 断裂生活的记忆
  • 退休回顾
  • 破碎的生活
  • 有争议的记忆
  • 新德国人
  • 致谢
  • 文献列表
  • M译丛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成王败寇 没办法

    在这本《破碎的生活》里,作者选取的大多数叙述者,是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个体。这一批生于魏玛时代,成长于受权威和民族社会主义者控制的家庭和学校,后来怀揣着对希特勒的狂热崇拜上了战场,在战败后又遭遇东西分裂以及后来的民主德国崩溃的幸存者…… 作者认为这批 “魏玛孩子” 的生活轨迹,完全被不可控的历史力量带偏,正如《浪潮》里描述的身处彼时,作为一个德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谁能抗拒得了能说会道的领袖提出 “民族共同体” 以承诺社会平等,以及国家经济看起来蒸蒸日上的气象?即便某人有非凡的洞察力和勇气来远离或抵制第三帝国的扭曲世界,那也早就被纳粹及时扼杀在摇篮里了吧。除了童年记忆尚美好,剩下的时间他们一直在和莫名其妙出现的萧条、独裁、战争、贫困做斗争。在这些人身上,英雄、受害者、施害者,多重身份不安地共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同一群人身上同时体现着不同的元素。而当回首往事,多数人都强调自己是被误导的受害者身份,强调强权下的顺从性,强调英军美军的恐怖轰炸,强调红军的烧杀抢掠。在提到迫害犹太人事情却都声称并没有直接伤害他们,甚至并不知情。只有少数人承认自己要对这场灾难负责。所以对于多数战败者来说,直面罪行在心理上非常困难,即使这最终 “无法逃避”。正如多数德国人声称 “我们对用毒气室和火葬炉杀害了 450 万或 600 万犹太人的特殊灭绝营一无所知”,这样更容易让良心平静。与其他国家的回忆录不同,德国人不得不面对一个有问题的过去的 “双重负担”。一方面,相比中立邻国的和平发展,他们的生命历程往往受到战争、纳粹压迫、大屠杀和专制统治更强烈的干扰。另一方面,被卷入这些经历的个人构成了那个国家的整体,从行凶者到旁观者,再到受害者。有位英国少校(波兰犹太人)在审讯德国战俘马丁・西格时说:“如果德国想重新开始,德国人就必须面对他们的过去,不管他们在那段时间的行为如何。”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本好读但沉重的历史书,像最后致谢里写的,是你走在德国街头能体验到的历史书。第三帝国、二战、大屠杀、东西德的历史,或多或少过去都了解过一些。但这本书带来了一种新视角,不是宏观整体的,而是来自民众的个体历史记忆。在读的过程中我也有过矛盾的部分,比如我不能理解战后普通德国人对这段历史所谓的受害者辩解逻辑。面对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无可辩驳的反人性罪恶,如何做到否认并把自己作为受害者来逃脱职责呢?所谓的受害经历和犹太人遭受的相比,谁又更惨痛呢?但后来我也认识到,苦难之间没有可比性,而对自己过去的全盘否定和承认自己参与了集体罪恶,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我作为一个外部 “开挂” 的视角,不应该问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轻率提问。然而,战争、独裁和人性的恶带来的后果,不管什么时候都值得我们不断提醒,不断反思。不是因为我觉得人类会从历史里学到什么,而正是因为我知道,当书中描写的这一代人逝去,记忆慢慢变得只是文字,而不是个人体验时,人类往往会忘记很多东西,从而走上另一个重复的螺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