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逻辑哲学论》异常艰涩的文本提供了一个清晰而详尽的导引,希冀给予研读原著的你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有心钻研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朋友而写的一本导读书,其目的是让读者能在研读《逻辑哲学论》时予以参考。

在本书中,作者发展出一套特定的讲法,给出了他本人对《逻辑哲学论》整体结构的描绘,回顾了写作《逻辑哲学论》的哲学和历史背景,并就书中的关键段落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作者尤其注重梳理的,不只是维特根斯坦说了什么,还包括他那种格言体说理方式背后所隐含的论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1 背景
  • 2 主题概述
  • 3 阅读《逻辑哲学论》
  • 第1节 “世界是一切实际情况”
  • 1.世界之为我们的思想和语言须应答者
  • 2.实在论还是观念论?
  • 3.《逻辑哲学论》中论述的自成问题性
  • 第2节 “实际情况,即事实,是事态的实存”
  • 对象之为世界的实体
  • 对象之为简单的
  • 对象的“必然”存在
  • 事态之为对象的直接结合
  • 对象之为世界的形式
  • 图画
  • 第3节 “事实的逻辑图画是思想”
  • 命题记号之为事实
  • 初始记号与被定义的记号
  • 语境原则
  • 表达式之为命题变元
  • 记号与符号
  • 逻辑空间中的诸位置
  • 第4节 “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 命题之为图画
  • 组合性
  • “我的根本思想”
  • 逻辑复多性
  • 哲学之为活动
  • 显示与言说
  • 形式概念
  • 基本命题
  • 真值表
  • 重言式与矛盾式
  • 命题的一般形式
  • 第5节 “命题是诸基本命题的真值函数”
  • 概率
  • 运算与函数
  • 真值运算
  • “逻辑中唯一的一般性初始记号”
  • 谢费尔竖线
  • 变元之为命题变元
  • N算子
  • 概括性
  • 同一性
  • 内涵性
  • 唯我论与实在论
  • 第6节 “真值函数的一般形式是:[□,□,N(□)]”
  • “全部的逻辑哲学”
  • “数学命题是伪命题”
  • 科学中的必然性
  • 伦理与价值
  • 哲学问题
  • 第7节 “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 1.归谬论证
  • 2.取道元语言
  • 3.忽略6.54
  • 4.“治疗性”读法(A‘therapeutic’reading)
  • 5.“传统”读法
  • 4 接受与影响
  • 5 进阶阅读书目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译者致谢与说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逻辑哲学论》中展现出来的这种哲学观被一大批哲学家接受和发展,形成了当代 “分析哲学” 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主导了当代英语学界的哲学研究,也逐渐渗透到德国法国的哲学研究之中。分析哲学家们在所有的具体问题上都有不同看法,也会争论得不可开交,但是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写作风格却非常接近。比如,他们都认为逻辑对哲学研究有着根本的重要性;认为在研究某一个哲学问题时,需要首先分析描述这个问题的语言,等等。分析哲学与其说是一个哲学流派,不如说是一种思维习惯,它有意识地不去建立宏大的哲学体系,不去回答人生意义、历史走向、超越的存在之类的问题。分析哲学注重的是哲学讨论时严格的论证,对某一立场的准确陈述,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减轻了我毒,维根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难度。了解了嗯,我跟他谈在前期和后期思想的转变,并且对于语言的看法。再找其他认为语言是产生哲学问题的根本,只要解决了语言问题,那么,世界上一切问题将都能通过标准的语言推理得到,结果。在后期,他认识到了语言多样性,开始考虑在语言之外的哲学认识和研究语言之间的差别。额,我在读逻辑哲学论的时候可能会更深入的了解他每一个命题所表达的意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点意思

        概论式总结:一、读《逻辑哲学论》要把整本书想象成一棵树形结构,从顶部安排下来有 7 个主题,好比树的主干,每个段落之后的分支,就是它的枝丫、树叶,层层递进细化。文中还提示可以把整本书建立为一部超文本,那个网页打不开。总结下来,《逻辑哲学论》确实非常逻辑化;二、维特根斯坦惜墨如金,初读《逻辑哲学论》好像是一系列格言,其实他非常注重每个论证所处的位置,甚至有他出于审美上的考虑,他在意的是传递整个思想体系,因此省略了不少论证,有些论证是他天才般的直觉提出的,但千万不要不假思索便信以为 “真”;三、贯穿其一生的著作,其实也就两部,从《逻辑哲学论》过渡到《哲学研究》,他从不把中间如何转化和盘托出,而且他还预设了读者们对弗雷格和罗素的哲学同样感冒,要想摸清书中的因为所以,还要涉及上述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感觉。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重庆大学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9大教材出版中心之一,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入选“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是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依托历史久远的“双一流”综合性高等学府重庆大学的学科优势,在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发展壮大,在艰苦中创业,在改革中奋进,在竞争中发展,形成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