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5千字
字数
2019-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知识创造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作品,知识管理领域的奠基之作。
内容简介
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来自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则是创新管理的基础。追求基业长青是所有企业的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要重视德鲁克所说的“今天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充分萃取、沉淀、标准化、分享、组合、更新和再造知识,为企业的持续发展积累可复用的无形资产。
《创造知识的企业:领先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是“知识创造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关于知识管理的奠基之作,也是该领域被引次数较多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SECI模型,知识创造的过程做了阐述,并结合日美企业借助知识创造称霸汽车和电子工业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将知识创造应用于提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中国读者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译者序
- 前言
- 致谢
- 第一章 组织中的知识
- 第一节 “知识”是一种竞争性资源
- 第二节 日本企业与众不同的知识创造方法
- 第三节 隐性知识显性化:本田思迪的例子
- 第四节 知识创造的3个关键特征
- 第五节 知识创造的主角
- 第六节 前面的旅程
- 第二章 知识和管理
- 第一节 知识是什么
- 第二节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西方认识论的基础
- 第三节 笛卡儿与洛克: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
- 第四节 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进行综合的尝试
- 第五节 20世纪对笛卡儿二分法的挑战
- 第六节 日本的传统知识
- 第七节 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中的知识
- 第八节 经济学理论中的知识
- 第九节 管理学和组织理论中的知识
- 第十节 走向新的综合
- 第十一节 组织知识创造理论的必要性
- 第三章 组织知识创造的理论
- 第一节 知识和信息
- 第二节 知识创造的两个维度
- 第三节 知识转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四节 知识转化的4种模式
- 第五节 知识的内容和知识螺旋
- 第六节 组织知识创造的促进条件
- 第七节 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的五阶段模型
- 第八节 总结
- 第四章 创造知识的实践
- 第一节 公司背景
- 第二节 开发家用面包机:第一个知识创造螺旋
- 第三节 企业层面的第二个知识创造螺旋
- 第四节 加强知识创造的促进条件
- 第五节 总结和启示
- 第五章 知识创造的自中向上而下式管理过程
- 第一节 自上而下式管理和自下而上式管理
- 第二节 自中向上而下式管理
- 第三节 3种管理模式的案例研究
- 第四节 创造知识的团队
- 第六章 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
- 第一节 对传统组织结构的批判
- 第二节 一次综合尝试:军事组织案例
- 第三节 寻找综合型组织:超文本组织
- 第四节 花王公司:超文本组织的“过渡”案例
- 第五节 夏普公司:一个“完美”的超文本组织
- 第七章 全球组织的知识创造
- 第一节 日产公司的Primera项目
- 第二节 新卡特彼勒—三菱公司的REGA项目
- 第八章 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 第二节 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理论意义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