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内容简介

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牡丹亭》在《惊梦》《寻梦》《闹殇》各出的宾白中还保留了话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说中,杜丽娘还魂后,门当户对的婚姻顺利缔成;而在戏曲中,汤显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把小说中的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由的光辉理想。

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德”的歌颂,是最好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汤显祖没有因袭前人小说戏曲中一见倾心,互通殷勤,后花园私订终身的手法,而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幽会以后,接着描写她第二次到园中《寻梦》。《惊梦》和《寻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界的实际行动。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牡丹亭还魂记题辞
  • 第一出 标目
  • 第二出 言怀
  • 第三出 训女
  • 第四出 腐叹
  • 第五出 延师
  • 第六出 怅眺
  • 第七出 闺塾
  • 第八出 劝农
  • 第九出 肃苑
  • 第十出 惊梦
  • 第十一出 慈戒
  • 第十二出 寻梦
  • 第十三出 诀谒
  • 第十四出 写真
  • 第十五出 虏谍
  • 第十六出 诘病
  • 第十七出 道觋
  • 第十八出 诊祟
  • 第十九出 牝贼
  • 第二十出 闹殇
  • 第二十一出 谒遇
  • 第二十二出 旅寄
  • 第二十三出 冥判
  • 第二十四出 拾画
  • 第二十五出 忆女
  • 第二十六出 玩真
  • 第二十七出 魂游
  • 第二十八出 幽媾
  • 第二十九出 旁疑
  • 第三十出 欢挠
  • 第三十一出 缮备
  • 第三十二出 冥誓
  • 第三十三出 秘议
  • 第三十四出 诇药
  • 第三十五出 回生
  • 第三十六出 婚走
  • 第三十七出 骇变
  • 第三十八出 淮警
  • 第三十九出 如杭
  • 第四十出 仆侦
  • 第四十一出 耽试
  • 第四十二出 移镇
  • 第四十三出 御淮
  • 第四十四出 急难
  • 第四十五出 寇间
  • 第四十六出 折寇
  • 第四十七出 围释
  • 第四十八出 遇母
  • 第四十九出 淮泊
  • 第五十出 闹宴
  • 第五十一出 榜下
  • 第五十二出 索元
  • 第五十三出 硬拷
  • 第五十四出 闻喜
  • 第五十五出 圆驾
  • 附录一 汤显祖传
  • 附录二 玉茗先生传
  • 附录三 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内开展数字出版的专门机构。公司作为集团内从事数字出版的专业机构,统一收集、规范管理集团所属各出版单位的数字内容资源和版权资源,依托集团传统纸质出版优势,集中开展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应用数据库开发、电信增值业务、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媒体的商业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