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作者用平实克制的叙述和218张有力量的图片,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阿富汗当地普通女性的真实生活。

内容简介

罩袍,英国人称为波卡(Burka),阿富汗人叫它茶达里(Chardari),是一种长至脚踝,面部用网眼布料织成的蒙面长袍,也是外界对阿富汗女性的固有印象。

真实是一种尊严,对于探究真实,面对真实的人如此,对于终于得以真实样貌示人的人,更是如此。人们对于阿富汗的印象,似乎只有战争、童婚以及对女性的虐待。是的,以上皆为事实,然而事实不止于此。跑了几次阿富汗后,作者深感人们的偏见就像一根刺牢牢地钉在罩袍上面,罩袍遮挡的不仅是她们的生活,还有我们的双眼。

作者与书中的六位阿富汗女性同吃同住一起,她们是赫拉特附近小镇里教中国武术的老师卡瓦利,被时代周刊成为改变阿富汗的女性;雇佣了400名坎大哈女工(其中很多是寡妇)的绣坊老板瑞吉娜(她的父亲是前坎大哈市长,2011年被自杀炸弹炸死);吃有机食品,行为举止都不像阿富汗人的记者迪巴;因先天发育不全用嘴画画的撒谎少女鲁巴巴;开馕铺贴补家用,养出两个做女性广播的好女儿的妇人古尔赞;还有做为难民生在伊朗,如今是赫拉特大学兽医系的大学生热扎伊。

6位女性,从16岁的残疾画家少女到年近半百的做饼妇人;6个故事,从前坎大哈市长的女儿到普普通通的女大学生;6种角度,从不能声张的爱情到舐犊情深的亲情。她们出生不同的省份,来自不同的民族,从事不同的工作,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性格,阿富汗女性和我们一样,没有更高尚,也没有更卑微。

作者自认为没有权利来定义她们是什么样的人,只希望能以平视的角度,用所听所见所闻来真实呈现当代阿富汗女性的生活。

目录

  • 版权信息
  • 01 生于巴达赫尚:开馕铺的古尔赞婶婶
  • 小有名气的馕
  • 像花一样美好的生活
  • 山区里的女性广播电台
  • 02 生于坎大哈:商人瑞吉娜·哈米迪
  • 艰难的决定
  • 逃离
  • 归来
  • 数百人的祈祷
  • 我的父亲古拉姆·哈米迪
  • 我的女儿萨拉
  • 03 生于喀布尔:记者迪巴
  • 不婚主义者
  • 一个洋葱扔过去
  • 裁缝、布料和新裙子
  • 一个人的野餐
  • 三年前的初识
  • 喀布尔女子监狱
  • 二手名牌扫货记
  • 04 生于赫拉特:武术老师卡瓦利
  • 12英寸彩色电视里的武打世界
  • 镇上第一个“吃螃蟹”的女孩
  • 你来做武术老师怎么样?
  • 和喀布尔同步的女子健身班
  • 05 生于加兹尼:残疾画家鲁巴巴
  • 成名
  • 6:30到22:00
  • “I like it”(我喜欢它)
  • “不存在”的老师
  • 06 生于伊朗:大学生热扎伊
  • 初识
  • 很多“现在”都是“过去”造成的
  • 生日礼物
  • 游行
  • 吓瘫的兔子
  • 后记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