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3千字
字数
2020-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透过广告公司看中国社会,绘制一幅幕后英雄的历史群像图。
内容简介
随改革开放而起的中国广告公司,既是市场经济的“前沿士兵”,也是营销大潮的“幕后军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广告公司接受了一波又一波的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冲刷和洗礼,也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全方位的市场竞争。
书中研究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不同区域的广告公司因何而生?倚何而立?往何处去?本书将广告公司置于广阔的媒介与市场环境下,以及社会、文化和政治变革中加以考察,通过广告作品看广告公司,透过广告公司看中国社会,进而绘制一幅幕后英雄的历史群像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广告四十年”项目组
- 总序
- 绪论:幕后英雄们的历史群像
- 一 史料与史观: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二 多元与统一:关于分期标准的思考
- 三 问题意识与内容框架
- 第一部分 1979年之前的世界广告与中国广告业
- 第一章 探寻时代转换的空白:1979年前后的中国广告业与广告公司
- 一 激荡百年:时代变迁中的中国广告业
- 二 内贸与外贸:国家体制内的国营广告公司
- 三 世界广告的扩张与港澳台广告人
- 四 企业与媒介中的广告经营单位
- 五 双重观照:西方参照与中国情境
- 第二章 全球接力:现代广告业与广告公司的成熟
- 一 现代广告之前的传统广告:多源发生
- 二 印刷术、工业革命与现代广告:欧洲突破
- 三 广告专业化与现代广告公司的成熟:美国模式
- 小结 并非空白:中外广告交往的视野
- 第二部分 艰难复苏:体制、意识形态与广告公司(1979~1992)
- 第三章 广告的“破冰”与上海地区的广告公司
- 一 偶然与必然:广告的萌动
- 二 上海广告公司的奔走
- 三 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的突破
- 四 什么是社会主义广告?
- 五 露美与美容时尚潮
- 第四章 北京地区的广告公司群像
- 一 北京广告公司的诞生
- 二 “北广模式”的专业化努力
- 三 北京市广告艺术公司的成立
- 四 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的应运而生
- 五 第三世界广告大会
- 六 广告公司与社会生活百态
- 七 广告作品千奇百态
- 第五章 外商广告与跨国广告公司在中国的早期活动
- 一 被忽视的时代样本:韩庆愈与向阳社
- 二 日本跨国广告公司进入中国的活动解析
- 三 作为跳板的香港:欧美广告公司在中国的早期运作
- 四 电扬的成立:美国模式、日本路径与中国情境的汇流
- 小结 时空交汇的跌宕与美好
- 第三部分 分化发展:市场、开放与广告公司(1992~2001)
- 第六章 全民办广告的时代浪潮
- 一 自上而下的改革与政策松绑
- 二 广告法、广告规划与广告公司的实力排序
- 三 产权视角:市场与国际化的双重力量
- 四 区域视角:“北上广”与地方样本
- 第七章 珠江奇迹:广东广告公司的发展历程
- 一 比肩京沪的广东广告业
- 二 国营时期广东广告业代表:省广与穗广
- 三 市场化萌动后广东广告业代表:白马、黑马与新境界
- 四 市场化浪潮后广东广告业代表:百花齐放,众星闪耀
- 五 广州4A成立与广州广告业的成熟
- 第八章 百花齐放:北上广之外的区域枭雄
- 一 杭州思美与浙江广告公司生态
- 二 哈尔滨海润与“北药现象”
- 三 西南地区的广告公司生态
- 四 其他地区的广告公司扫描
- 五 关于发展特色的总结
- 第九章 大师神话:策划业的峰与谷
- 一 广告扫盲与广告效果的强化
- 二 策划的历史智慧与广告业的汇流
- 三 作为时代明星的“十大策划人”的跌宕起伏
- 第十章 国有广告公司的艰难改革
- 一 有关国有广告公司改革的讨论
- 二 文化转向:从北京市广告艺术公司到文化产业集团
- 三 全面改革:北京广告公司的决心
- 四 更进一步:上海广告公司的辉煌与决心
- 第十一章 各取所需——跨国广告公司的合资之路
- 一 合资的动因:各取所需的外方与中方
- 二 合资的历程:合资对象与落地区域
- 三 合资的后果:广告市场的生态重构
- 四 跨国广告公司众生相
- 第十二章 媒介代理的独立:中外媒介代理公司的不同道路
- 一 媒介购买公司的发展简史
- 二 中国的媒介购买公司的发展
- 三 国外媒介购买公司在华发展的三个阶段
- 四 基于中国广告媒介环境视角的思考
- 小结 百舸争流的壮丽图景
- 第四部分 颠覆发展:资本、文化与广告公司(2001~2010)
- 第十三章 土洋之争:广告业的国际化与广告运作的本土化
- 一 广告业的国际化
- 二 跨国广告公司在中国的全面扩张
- 三 广告运作本土化的经验与教训
- 四 中国4A的成立:一种专业的自觉
- 第十四章 中国元素:中国广告公司的文化自觉
- 一 广告:从政治意识形态到狭隘商业工具
- 二 中国元素的历史与跨国品牌的本土化
- 三 华文广告的率先觉醒
- 四 从新广告运动到“中国元素”
- 五 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
- 第十五章 媒体的逻辑:中国广告业的早期资本化进程
- 一 全球视野下的广告专业化与资本化历程
- 二 规模化:户外媒体逻辑的延续
- 三 独占性:媒介稀缺时代的产物
- 四 整合化:匹配变化的广告公司
- 第十六章 燎原之火:互联网广告公司的涌现
- 一 互联网广告的萌发
- 二 电众数码与传统广告公司的互联网延伸
- 三 好耶、互动通与PC广告
- 四 华扬联众与互联网广告综合代理公司
- 五 术业有专攻:专业网络广告代理公司
- 六 依托媒体抑或依托客户:网络广告公司的两条路径
- 小结 三重世界:资本、文化与技术
- 第五部分 价值重构:技术、生态与广告公司(2010~ )
- 第十七章 广告产业链的动荡:媒体、广告主与创意热店
- 一 媒体的“广告公司化”
- 二 广告主与In-house广告公司
- 三 独立创意热店的浪潮
- 第十八章 技术与跨界:中国广告业资本化的新特点
- 一 技术化:技术范式和价值重塑
- 二 跨界者:广告公司作为被收购的一部分
- 三 资本化反思与专业化回归
- 第十九章 范式转换:全球视野下的广告业生态再造
- 一 广告集团的求变
- 二 咨询公司
- 三 IT云计算公司
- 第二十章 “4A之死”的危机与广告公司的转向
- 一 “不谈广告的广告公司”:广告公司的出路
- 二 在危机中寻找自我
- 小结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余论 灰烬深处有余温:对中国广告公司的历史考察
- 附录一 1979~2018年中国广告业与中国广告公司部分发展数据
- 附录二 中国广告公司发展大事记与广告业阶段特征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