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生物学家福冈伸一写给大家的生命科学入门书,抛弃传统生命观,用“动态平衡”的新视角认识生物。

内容简介

生命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就替换哪里的机械,而是所有部分都互补且关联的一种“动态平衡”,不断破坏、分解,也不断替换、合成,地球的生态体系也是一样。

面对“有秩序的东西只能向着没有秩序的方向发展”这个宇宙的基本法则,生命必须要一直拼死抵抗。事实上,这正是生命存续的理由,同时也是方法,因为生命在最初便放弃了让自己像建筑物那般“生而结实”的方式,转为让自己先以柔软脆弱的肉身出生,然后采取不断分解、丢弃、替换的战略来对抗熵的增大。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生命不是机械
  • 昆虫狂热爱好者与显微镜
  • 老鼠里有什么?燃烧自我的学者
  • 人为什么每天要吃饭?
  • 第二章 一年前的自己其实是“另一个人”
  • 食物在身体中会变成什么?
  • 动态平衡
  • 自我毁灭的生命
  • 第三章 将利刃刺向生命的人类
  • 如果怪医黑杰克移植鼻子的话
  • 脑始与脑死
  • 如何治疗花粉症?
  • 疯牛病真正的可怕之处
  • 扭曲自然的不自然的创造物
  • 维米尔巡礼
  • 第四章 答疑解惑
  • 提问 研究生物时的苦恼是什么?
  • 提问 为何身体不断新陈代谢,但人依然会衰老?
  • 提问 为何大脑也在“更新”,记忆却不会消失?
  • 提问 GP2基因的功能是什么?
  • 提问 人类究竟为何要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
  • 提问 地球上最有趣的生命体是什么?
  • 提问 你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会超越人类的智慧吗?
  • 提问 为何动态平衡的生命观无法成为主流?
  • 提问 动态平衡是否会遗传?
  • 提问 是否会出现外部没有进化,但内部进化了的情况?
  • 提问 能否将动态平衡代入社会或文化中去思考?
  • 提问 如何推导出“何为生命”这个问题的答案?
  • 提问 如何看待合成生物学?
  • 提问 审美与艺术在漫长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进化意义?
  • 提问 如何看待艺术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 提问 临床医生和兽医该如何看待动态平衡并面对日常的临床实践呢?
  • 提问 不断增长的认知储备是否会通过遗传影响到后代?
  • 提问 生命什么时候才叫生命?
  • 提问 是否有方法可以论证动态平衡?
  • 版权声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时常被生活打倒,但始终被生命打动

    生命和生活有什么特殊联系?为何生命如此可贵? 以下深读节选自《最后的讲义:为何生命如此可贵》,日本著名生物学家福冈伸一在书中将生命科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构造了非比寻常的生命观。我们的身体是固态的还是流动的? 各位读者朋友应该都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固态的吧。但如果我们以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便会发现我们的身体是不断流动的流体,它在流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发生替换。 "动态中有我们的身体。我们也处于动态之中",这一理念是有别于机械论生命观的另一种生命观,即我们的身体并非由微观的像塑料模型那样的零部件构成,而是更具有流动性且不断变化的。 所谓 "动态",即总是运动着的意思。"平衡" 即维持均衡,在不间断的流动中,能够维持合成与分解的平衡是我们的身体最为重要的特性。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动态平衡,生命才能称为生命"。动态平衡的特点是比起生产新的,更侧重于 "搞破坏"。 在不间断的运动中,反复进行的合成与分解也可以说成 "为了不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 虽然这话乍一听很是矛盾,但我们的身体确确实实为了不发生大的变化而时刻在发生着微小的变化。并且,正是因为合成与分解的动态平衡成立,所以即便我们的身体中缺少了某个东西,其他的也能接棒替补上,重新维持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生物的组成真是非常灵活。如果环境发生变化,身体也能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发生改变。例如,生病或发生事故时我们会好起来,受伤了也能恢复,生命具有的这种可塑性正是因为能够保持动态平衡才得以发挥作用。为什么我们的身体必须要不间断地 "自我破坏"、新陈代谢? 这是因为我们必须要与 "熵增大的法则" 相抗衡。"熵增大的法则" 听起来有些复杂难懂,但它其实是宇宙中一个最基本的法则,指的是有秩序的东西只能向着没有秩序的方向发展。 "熵" 可以被翻译成 "杂乱"。例如,原本收拾整洁的桌面,只要过去两三周就又会变成纸张堆叠、书本东倒西歪、咖啡污渍一大片这种杂乱无章的样子。这种就被称作 "熵的增大"。这是宇宙中的基本法则,因此无法改变。 建成之初大家都仰视的宏伟结实的石头建筑物,在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后随着时间的流逝,熵不断增大,最后变成砂石风化的建筑。刚泡好的咖啡冒着香浓的热气,但十分钟后就变温了。狂热的恋爱最后也会如咖啡一般冷掉,这也是由熵的增大造成的。 生物不断面临熵增大这个法则的威胁。例如,细胞总是要经历氧化,逐渐势衰,身体产生的废物不断堆积,蛋白质也在发生变性并濒临断裂。 也就是说,面对 "有秩序的东西只能向着没有秩序的方向发展" 这个宇宙的基本法则,生命必须要一直拼死抵抗。事实上,这也正是生命存续的理由,同时也是方法。 为何身体不断新陈代谢,但人依然会衰老?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不断的动态平衡中,我们的身体重复着合成与分解。通过 "破坏旧的、替换新的" 这种方式来对抗熵增大的法则。因此,我们确实一直在 "更新",但为什么又会老去呢? 这是因为无论动态平衡多么努力地 "更新" 自己,也无法彻底更新。 举个例子,即便我们认真打扫房间,但还是会有一些垃圾或灰尘遗漏在家具的缝隙中。与此同理,即便细胞中一直在替换和更新,但总是会留下一些酸化物质或废旧物质。所以我们身体这个 "房间" 是无法彻底 "打扫" 干净的。 这样一来,那些遗留下的酸化物质、废旧物质长时间的积累的过程,其实就是衰老的过程。即便我们能够暂时性地对抗熵增大的法则,但却无法完全战胜它。审美和艺术在漫长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进化意义? 我们听到音乐会感到心情愉悦,看到美术作品会觉得视觉享受,这种对于美或艺术的感觉,在漫长的历史中究竟有着怎样的进化意义呢? 看到什么东西觉得美或许是有其进化意义的。例如,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少女头上包裹着的头巾就是非常鲜艳美丽的蓝色。小时候我捕捉昆虫时,非常喜欢背上泛着蓝光点的琉璃星天牛,我觉得这种蓝美极了。 但是,人类认为这样的蓝光是美丽的,它的起源在哪里呢?从光的波长来看,蓝光的能量要大于红光的能量,因为蓝光更接近紫外线。 因此,远古海洋中的生物如果为了光合作用做出逐光的行动,它们首先就会向着蓝光的方向移动。因此我们至今仍会觉得蓝光很美。我认为美起源于那些我们觉得是生命必需的东西,所以才会感到美吧。 那么音乐呢?雄性在向雌性求偶时,作为沟通的工具,昆虫或鸟类会互相鸣叫,呼唤对方。有人认为这就是音乐的起源,但对这个说法我并不赞同,我认为音乐的起源另有其处。 音乐究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答案是音乐从自己的体内,从生命中发出。心脏的跳动、呼吸、肌肉的抖动、脑波等都是有节奏的。 因此,我认为人类或许是为了用其他的方法来确认自身发出的声音,或者用与外部节奏共鸣的方式来确认自己还活着 —— 音乐被视为一种确认工具。因为自身生命演奏的声音很美,所以我们也会认为音乐很动听。我个人觉得或许这才是音乐的起源。地球上最有趣的生命体是什么? 每个人对 "最有趣" 的定义都不一样,所以请允许我稍微修改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假设外星人乘坐 UFO 来到了地球附近,要观测地球。它们要调查地球上最有趣或者说生存繁衍得最兴旺的生物。 那么,大家想象一下外星人看到的地球上最兴旺的生物是什么呢?大家可以猜一猜地球上什么生物最多。这个最多指的不是数量,而是合起来的重量。地球上现在共有约 75 亿人,合起来的重量想必也是巨大无比,但合起来最重的 "另有其物"。 这种生物就是玉米。每年玉米的产量都能达 10 亿吨以上。即便所有人类的重量加起来也不过 3 亿吨左右,因此地球上生长得最兴旺的生物其实是玉米。 从外星人的视角来看,玉米生长在地球的各个地方,让人类像奴隶一样为自己劳作,使自己生长得茁壮而繁茂。虽然可能有人觉得 "我也没吃那么多玉米啊",但其实玉米还会被用作家畜的饲料,因此当人吃了这些家畜,也就是间接地吃了玉米。(以上内容来自《最后的讲义 | 福冈伸一:为何生命如此可贵》,受篇幅限制有删改) 在文中,福冈伸一说:"我们不能将生命的运动按下暂停键后,仅以机械论的视角看问题。如果不能以动态平衡的视角根据时间的发展来看问题,我们就无法看到生命真正的形态和变化。"" 生命不是结实的高楼大厦,而是一个开口的圆弧,在自我毁灭与重塑中努力爬坡向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生命的动态平衡

      一旦吃下去食物,构成食物的原子或分子就会转化成生物身体的一部分。同时,还有另一个肉眼不可见的转化过程,那便是构成小鼠身体的原子和分子会相应地被分解并排出体外。也就是说,生物吃食物与汽车加油并非同一个概念,食物会成为生物身体的一部分。通过这个实验便可以了解到,无论是小鼠还是我们人类,生物的身体都是在不间断地重复 “合成与分解” 这个过程。为了不中断这个过程,我们才必须要每天都吃东西。这一观点区别于机械论生命观,是动态生命观。生物的生存并非只是像机器那样由许多微观的 “零部件” 构成而已,身体的 “零部件” 还会与食物的原子、分子等进行替换、合成及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命是一种动态平衡

        第一次遇到死亡的时候,我还小。看着爷爷静静的躺在那里,好像是睡着了,但又好像不一样。就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从那个身体里面离开了,让那个身体变得沉甸甸的。我问家人什么叫死亡?家人告诉我,死亡就是再也不吃东西了,再也不能跟我说话了。我不理解,因为我知道在我生病的时候,我也不吃东西,我也不想说话,可是我还没有死呀。从那时起,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我总是不自觉的会思考,什么是死亡?怎样才叫真正的死亡呢?臧克家有首小诗叫做《有的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曾经青春年少怀揣梦想的我深以为然。我以为我已经找到了死亡的答案,那就是失去生命的价值感。然而,随着人生的推进,增加的不仅仅是岁数,还有阅历和磨难。我又一次困惑了:死亡的对立面真的是生命吗?尤其是在人生的低谷时期,我陷入抑郁中。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算活着,还是算死了。我还在呼吸,还在进食,还能行动。我能说话,可是我不想说话。每一天的生活都不是我想要的,每一天我都在痛苦的挣扎着,每一天我都在忍耐。我需要提醒自己去呼吸,去吃饭,尤其是当我发觉自己会不经意的停止呼吸,甚至在睡觉的时候;自己会刻意忽略吃饭,最长的一次竟达三天,颗粒不进。我总是会在最后时期突然放弃,仿佛突然惊醒一般。可能是源于一种责任,但我想更多的或许是一种不甘吧!我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带着疑问离开。真正让我领悟到什么是生命的,是大海。当海浪带着柔软的沙子,一次又一次拂过我的脚背、小腿、衣裙,同时迎面的海风裹着海水独特的咸腥,不断的冲击着我的嗅觉。我就这样看着眼前淡蓝色、深蓝色、直到墨绿色的渐变的海水,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天际。海水不断地起伏着,由远而近,再由近向远。就这么看着、看着,内心的淤堵好像一下子就通了似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一滩死水的样子,对比眼前充满活力、无边无际的大海,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生命,什么叫做死亡。所谓生命,就是拥有一种力量,它能让你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能找到一种方式或者方法,让你的存在维持下去。而死亡就是失去了这种力量。从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生命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叫做动态平衡。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未读

        只提供有趣、实用、涨知识的新鲜阅读。 「未读」是一个文艺却不高冷、精致而不空洞、独特且开放包容的新锐文化品牌。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从未读,到已读,陪你度过碎片时光中最美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