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生物学家福冈伸一写给大家的生命科学入门书,抛弃传统生命观,用“动态平衡”的新视角认识生物。

内容简介

生命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就替换哪里的机械,而是所有部分都互补且关联的一种“动态平衡”,不断破坏、分解,也不断替换、合成,地球的生态体系也是一样。

面对“有秩序的东西只能向着没有秩序的方向发展”这个宇宙的基本法则,生命必须要一直拼死抵抗。事实上,这正是生命存续的理由,同时也是方法,因为生命在最初便放弃了让自己像建筑物那般“生而结实”的方式,转为让自己先以柔软脆弱的肉身出生,然后采取不断分解、丢弃、替换的战略来对抗熵的增大。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生命不是机械
  • 昆虫狂热爱好者与显微镜
  • 老鼠里有什么?燃烧自我的学者
  • 人为什么每天要吃饭?
  • 第二章 一年前的自己其实是“另一个人”
  • 食物在身体中会变成什么?
  • 动态平衡
  • 自我毁灭的生命
  • 第三章 将利刃刺向生命的人类
  • 如果怪医黑杰克移植鼻子的话
  • 脑始与脑死
  • 如何治疗花粉症?
  • 疯牛病真正的可怕之处
  • 扭曲自然的不自然的创造物
  • 维米尔巡礼
  • 第四章 答疑解惑
  • 提问 研究生物时的苦恼是什么?
  • 提问 为何身体不断新陈代谢,但人依然会衰老?
  • 提问 为何大脑也在“更新”,记忆却不会消失?
  • 提问 GP2基因的功能是什么?
  • 提问 人类究竟为何要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
  • 提问 地球上最有趣的生命体是什么?
  • 提问 你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会超越人类的智慧吗?
  • 提问 为何动态平衡的生命观无法成为主流?
  • 提问 动态平衡是否会遗传?
  • 提问 是否会出现外部没有进化,但内部进化了的情况?
  • 提问 能否将动态平衡代入社会或文化中去思考?
  • 提问 如何推导出“何为生命”这个问题的答案?
  • 提问 如何看待合成生物学?
  • 提问 审美与艺术在漫长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进化意义?
  • 提问 如何看待艺术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 提问 临床医生和兽医该如何看待动态平衡并面对日常的临床实践呢?
  • 提问 不断增长的认知储备是否会通过遗传影响到后代?
  • 提问 生命什么时候才叫生命?
  • 提问 是否有方法可以论证动态平衡?
  • 版权声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未读

只提供有趣、实用、涨知识的新鲜阅读。 「未读」是一个文艺却不高冷、精致而不空洞、独特且开放包容的新锐文化品牌。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从未读,到已读,陪你度过碎片时光中最美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