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史专家陈寅恪先生著作七书,上海古籍出版社经典重排版。

内容简介

《陈寅恪文集》包含陈寅恪先生著作七书:

《寒柳堂集》:收《论再生缘》等论文11篇,附《寅恪先生诗存》。

《金明馆丛稿初编》:考订、阐述我国中古时期历史人物、事件、制度,兼及佛道宗教、声韵学等问题,收论文20篇。

《金明馆丛稿二编》:考证我国史实和少数民族关系,探索佛经演变和佛学传播等,收集论文62篇。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对隋唐两代典章制度的分析和研究。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探讨唐代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概况及其演进。

《元白诗笺证稿》: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研究专著。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陈寅恪晚年代表性专著。使用训诂、考据、校勘等方法,通过对明末名妓柳如是同钱谦益相结合的婚姻唱和诗的笺证,在探讨柳如是个人历史的同时,对明末清初的政治、文化状况,尤其是当时江南知识分子的状况均有所辨释。

目录

  • 陳寅恪文集之一:寒柳堂集
  • 版权信息
  • 出版説明
  •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明
  • 論再生緣
  • 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
  • 韋莊秦婦吟校箋
  • 狐臭與胡臭
  • 徐高阮重刊洛陽伽藍記序
  • 朱延豐突厥通考序
  • 俞曲園先生病中囈語跋
  • 讀吴其昌撰梁啓超傳書後
  • 蓮花色尼出家因緣跋
  • 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
  • 贈蔣秉南序
  • [附]寒柳堂記夢未定稿
  • 寅恪先生詩存
  • 陳寅恪文集之二:金明館叢稿初編
  • 版权信息
  • 出版説明
  •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明
  • 自序
  • 附記
  • 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
  • 書世説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
  • 述東晉王導之功業
  • 魏書司馬叡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
  • 崔浩與寇謙之
  • 支愍度學説考
  • 桃花源記旁證
  • 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
  • 書魏書蕭衍傳後
  • 讀哀江南賦
  • 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
  • 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
  • 論唐代之蕃將與府兵
  • 李太白氏族之疑問
  • 書唐才子傳康洽傳後
  • 論韓愈
  • 讀東城老父傳
  • 劉復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
  • 四聲三問
  • 從史實論切韻
  • 陳寅恪文集之三:金明館叢稿二編
  • 版权信息
  • 出版説明
  •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明
  • 論李栖筠自趙徙衛事
  • 李德裕貶死年月及歸葬傳説辨證
  • 以杜詩證唐史所謂雜種胡之義
  • 書杜少陵哀王孫詩後
  • 元白詩中俸料錢問題
  • 順宗實録與續玄怪録
  • 魏志司馬芝傳跋
  • 逍遥遊向郭義及支遁義探源
  • 元代漢人譯名考
  • 幾何原本滿文譯本跋
  • 吐蕃彝泰贊普名號年代考 (蒙古源流研究之一)
  • 靈州寧夏榆林三城譯名考 (蒙古源流研究之二)
  • 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研究之三)
  • 蒙古源流作者世系考 (蒙古源流研究之四)
  • 高鴻中明清和議條陳殘本跋 (原文見明清史料第壹册)
  • 梁譯大乘起信論僞智愷序中之真史料
  • 武曌與佛教
  • 讀洛陽伽藍記書後
  • 大乘義章書後
  • 禪宗六祖傳法偈之分析
  • 有相夫人生天因緣曲跋 (「有相」寫本多譌作「有於」)
  • 須達起精舍因緣曲跋
  • 敦煌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跋
  • 敦煌本心王投陀經及法句經跋尾
  • 敦煌本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演義跋
  • 斯坦因Khara-Khoto所獲西夏文大般若經考
  • 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
  • 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夏梵藏漢合璧校釋序
  • 敦煌石室寫經題記彙編序
  • 童受喻鬘論梵文殘本跋
  • 南嶽大師立誓願文跋
  • 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
  • 王静安先生遺書序
  • 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
  • 劉叔雅莊子補正序
  •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續稿序
  • 楊樹達論語疏證序
  • 陳述遼史補注序
  • 陳垣燉煌劫餘録序
  • 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序
  • 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
  •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序
  • 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册審查報告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册審查報告
  • 先君致鄧子竹丈手札二通書後
  • 大乘稻芊經隨聽疏跋
  • 懺悔滅罪金光明經冥報傳跋
  • 敦煌本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跋
  • 薊丘之植植於汶篁之最簡易解釋
  • 庾信哀江南賦與杜甫詠懷古跡詩
  • 東晉南朝之吴語
  • 李唐武周先世事蹟雜考
  • 論李懷光之叛
  • 李唐氏族之推測
  • 李唐氏族之推測後記
  • 三論李唐氏族問題
  • 敦煌本維摩詰經問疾品演義書後
  • 與妹書 (節録)
  • 與董彦堂論年曆譜書
  • 讀通志柳元景沈攸之傳書後
  • 論許地山先生宗教史之學
  • 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
  • 陳寅恪文集之四:隋唐制度淵源畧論稿
  • 版权信息
  • 出版説明
  •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明
  • 一 叙論
  • 二 禮儀(附:都城建築)
  • 三 職官
  • 四 刑律
  • 五 音樂
  • 六 兵制
  • 七 財政
  • 八 附論
  • 陳寅恪文集之五: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 版权信息
  • 出版説明
  •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明
  • 自序
  • 上篇 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
  • 中篇 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
  • 下篇 外族盛衰之連環性及外患與内政之關係
  • 陳寅恪文集之六:元白詩箋證稿
  • 版权信息
  • 出版説明
  •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明
  • 第一章 長恨歌
  • 第二章 琵琶引
  • 第三章 連昌宫詞
  • 第四章 豔詩及悼亡詩
  • 第五章 新樂府
  • 第六章 古題樂府
  • 附論
  • 附校補記
  • 作者附記
  • 陳寅恪文集之七:柳如是别傳(上)
  • 版权信息
  • 出版説明
  •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明
  • 第一章 緣起
  • 第二章 河東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測及其附帶問題
  • 第三章 河東君與「吴江故相」及「雲間孝廉」之關係 附河東君嘉定之游
  • 陳寅恪文集之七:柳如是别傳(中)
  • 第四章 河東君過訪半野堂及其前後之關係
  • 陳寅恪文集之七:柳如是别傳(下)
  • 第五章 復明運動 附錢氏家難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清华工字厅外有一座王国维纪念碑,其碑文由陈寅恪先生撰写,阐发了 “四大导师” 时代的清华精神。“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年国运之不幸,能留下陈先生的这些书籍,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陳寅恪先生(一八九〇—— 一九六九),江西修水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早年留學日本、西歐,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又到美國和德國鑽研梵文,歸國後任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等校教授,解放後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等職。他學識淵博,精通我國歷史學、古典文學和宗教學等,通曉多種文字,尤精於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的研究;他關於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和清初文學、佛教典籍的著述尤爲精湛,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早爲國内外學術界所推重。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