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向兵法学竞争,北大教授宫玉振重新解读《孙子兵法》,12条核心理念帮助企业赢得竞争,应对不确定。
内容简介
没有一家企业不需要战略,也没有一家企业不面临竞争。2020年以来,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竞争也随之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因时因地制定发展战略?如何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脱颖而出?中国传统智慧如何帮助企业增长?
作为一部流传2500多年的兵法,《孙子兵法》直到今天依然为世人所推崇,就是因为很少有人对战争与取胜的思考和理解,能像孙子这样透彻与深刻。它从战略的高度,揭示了战争取胜的基本要素和根本原理。换言之,《孙子兵法》是一部关于竞争理论的专著。用从战争这种残酷的“强竞争”的环境中所总结出来的竞争方法,来审视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以及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那么,如何更好地从兵法学管理,向战争学竞争?是直接读《孙子兵法》,还是通过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来做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呢?
作为军事学博士与北大国发院的教授,宫玉振教授20多年来研读《孙子兵法》,并与管理学相互验证。他从“学会战略性思考”这一主题入手,打破《孙子兵法》的篇章结构,从中提炼出孙子最核心的12个理念,分别从组织管理的深层基础(五事、七计)、竞争战略的九条原则(全胜、先胜、任势、击虚、诡道、并力、主动、机变、先知),以及领导力的基本内涵(将道)入手,旁征博引,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完备而系统地阐述了《孙子兵法》之于管理和经营的启发与应用,协助管理者也成为一个“善战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用兵法的智慧来观照企业的经营
- 推荐序 搭建自己的战略思维系统
- 推荐序三 理清迷思,找到新的繁荣之道
- 前言
- 第一讲 五事:管理的五大要素
-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 长期的成功一定是价值观的成功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 战场的选择是指挥艺术的核心
- 分析地形的四个维度
-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 兵以治为胜
- 五事:第一个战略管理模型
- 第二讲 七计:比较的七个维度
-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
- 兵众孰强
- 士卒孰练
- 赏罚孰明
- 第三讲 全胜:竞争的四个层面
- 围棋与象棋的区别
- 上兵伐谋
- 学会战略性思考
- 其次伐交
- 网景和索尼为什么失败
- 其次伐兵
-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竞争战略的金字塔
- 第四讲 先胜:攻守时机的把握
- 先为不可胜:先保证自己不输
- 以待敌之可胜:再把握赢的机会
- 战略性的机会需要有足够的定力
- 不打无把握之仗
- 冒有胜算的风险
- 第五讲 任势:资源效能的放大
-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 利用“势”的杠杆作用
- 造势的原则:其势险,其节短
- 兵无常势:警惕“势”背后的陷阱
- 第六讲 击虚:突破方向的选择
- 避免进攻对手的优势
- 从对手力量薄弱的地方入手
- 打关键而又脆弱的节点
- 找出强点中的弱点
- 利用对方的大意与疏忽
- 最致命的一击往往并不来自正面
- 攻心是最高层面的击虚
- 突破后持续投入
- 第七讲 诡道:竞争策略的运用
- “击虚”需要“诡道”
- 突然性是战略的本质
- 用策略降低取胜的成本
- 行动成功与否不单纯取决于你自己
- 微软、奥迪与双汇:它们为什么赢
- 第八讲 并力:战略资源的集中
- 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 切勿同时追逐多个目标
- 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力量
- 接受局部和次要方向的损失
- 成功的集中需要策略掩护
- 第九讲 主动:对抗局面的掌控
- 永远要左右你的敌人
-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
- 化战略上的被动为战役战斗上的主动
- 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 第十讲 机变:打法的机动灵活
-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 并非事先设计出来的四渡赤水
-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 兵形像水:打造水一样的组织
- 你需要找到那些不变的东西
- 因利制权: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
- 第十一讲 先知:竞争态势的分析
- “先胜”的背后是“先知”
- 加里波利的失败与珍珠港的成功
- 形人而我无形
- 知彼知己,知天知地
- 无所不用其间
- 进入对手的头脑和内心
- 我们为什么很难看清真相
- 关于“知”的三条忠告
- 第十二讲 将道:动态环境的领导
-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 上下同欲,与众相得
- 静以幽,正以治
- 附录 《孙子兵法》题解
- 附录 《孙子兵法》原文及译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