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7千字
字数
2021-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20年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在线讲座20讲中刑法总论部分10讲的文字实录,结集中国青年刑法学者中的精锐力量,回答中国本土的刑法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刑法司法适用中的核心议题,涵盖了结果避免可能性、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被害人特殊体质案件的主观归责、防卫过当中的罪量要素、违法性认识、期待可能性、正犯与主犯的关系、竞合论中的法益同一性判断、刑事合规制度的类型化及其实践意义、认罪认罚案件中的确定刑量刑建议等10个刑法适用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刑法的学术创新和传承、中国刑法理论与实务的融合继续产生积极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刑法新青年”总序 让青年学者的光芒被看见
- 第一讲 结果避免可能性的案例与规则
- 主持人·韩正武
- 主讲人·徐然
- 一、问题的引入
- 二、问题的由来
- 三、理论的内涵
- 四、归责标准
- 主持人·韩正武
- 与谈人·蔡仙
- 一、主报告的基本立场
- 二、结果避免可能性理论的法理依据
- 三、归责标准:近乎肯定会避免还是风险优势性升高?
- 四、判断标准:个别化还是一般化?
- 五、过失竞合与结果避免可能性的认定
- 六、需请教的问题
- 主讲人·徐然
- 主讲人·徐然
- 与谈人·蔡仙
- 主持人·韩正武
- 主讲人·徐然
- 主讲人·徐然
- 与谈人·蔡仙
- 主持人·韩正武
- 第二讲 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司法适用
- 主持人·何荣功
- 主讲人·李波
- 一、揭开“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面纱
- 二、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适用规则与主要案例类型
- 三、“规范保护目的”的确定
- 与谈人·冀洋
- 一、对李波老师《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司法适用》的理解
- 二、对“规范保护目的”的思考或疑惑
- 三、结束语
- 主持人·何荣功
- 主讲人·李波
- 一、对冀洋博士的回应
- 二、回应观众的两个问题
- 主持人·何荣功
- 第三讲 被害人特殊体质案件的主观归责
- 主持人·贾元
- 主讲人·蒋太珂
- 一、特殊体质案件刑法评价的合理性取决于利益衡量
- 二、赋予法益保护优先地位之反思
- 三、赋予责任主义原则优先地位之反思
- 四、特殊体质案件的评价应兼顾法益保护和责任主义原则
- 主持人·贾元
- 与谈人·张伟
- 主持人·贾元
- 与谈人·张伟
- 主讲人·蒋太珂
- 与谈人·张伟
- 主持人·贾元
- 第四讲 防卫过当中的罪量要素——兼论防卫过当民刑二元化的立法模式的法律依据
- 主持人·于改之
- 主讲人·陈璇
- 一、“特色条款”引出的问题
- 二、防卫过当民刑二元模式之证成
- 三、防卫过当罪量要素的认定方法
- 四、基本的结论
- 主持人·于改之
- 与谈人·蔡桂生
- 一、“不可罚但需要赔偿的防卫过当”是否存在?
- 二、如何保证公民的正当防卫权不受到抑制?
- 三、一个开放的问题:防卫过当和假想防卫的轻重比较
- 主持人·于改之
- 主讲人·陈璇
- 主讲人·陈璇
- 与谈人·蔡桂生
- 主持人·于改之
- 第五讲 违法性认识的理论与实践
- 主持人·李明
- 主讲人·王俊
- 一、问题的引出
- 二、责任说及其批判
- 三、故意说及其证成
- 四、故意说与责任说的对比运用
- 五、未必的不法认识
- 主持人·李明
- 与谈人·王复春
- 一、问题意识明确
- 二、观点清晰、论证丰满
- 三、几点不成熟的质疑意见
- 主持人·李明
- 主讲人·王俊
- 主讲人·王俊
- 与谈人·王复春
- 主持人·李明
- 第六讲 期待可能性的司法适用
- 主持人·肖兴利
- 主讲人·储陈城
- 一、期待可能性的理解和在德国、日本的发展
- 二、我国学术界对期待可能性的态度
- 三、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具体适用与规律
- 主持人·肖兴利
- 与谈人·李冠煜
- 主持人·肖兴利
- 主讲人·储陈城
- 主讲人·储陈城
- 主持人·肖兴利
- 第七讲 正犯与主犯的关系
- 主持人·付立庆
- 主讲人·袁国何
- 一、问题的引出
- 二、等同关系说的主张
- 三、等同关系说的问题
- 四、正犯核心角色定位的祛魅
- 五、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功能
- 六、正犯与主犯的应然关系
- 七、解题
- 与谈人·丁胜明
- 一、为什么要将正犯解释为主犯
- 二、没有必要将正犯解释为主犯
- 三、将正犯解释为主犯带来的问题
- 四、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比德日刑法更加先进
- 主持人·付立庆
- 主讲人·袁国何
- 与谈人·丁胜明
- 主持人·付立庆
- 第八讲 竞合论中的法益同一性判断
- 主持人·付玉明
- 主讲人·王彦强
- 一、竞合论的体系问题
- 二、质的方面的法益同一性判断:侵犯单一法益之罪
- 三、质的方面的法益同一性判断:侵犯复合法益之罪
- 四、量的方面的法益同一性判断
- 主持人·付玉明
- 与谈人·郭研
- 一、我国通说的犯罪竞合理论
- 二、竞合体系
- 三、法益的同一性
- 主讲人·王彦强
- 与谈人·郭研
- 主讲人·王彦强
- 主持人·付玉明
- 第九讲 刑事合规制度的类型化及其实践意义
- 主持人·康烨
- 主讲人·李本灿
- 一、视角的分离和选择
- 二、刑事合规制度的类型化问题
- 三、类型化的意义
- 主持人·康烨
- 与谈人·林静
- 主持人·康烨
- 主讲人·李本灿
- 与谈人·林静
- 主持人·康烨
- 主讲人·李本灿
- 主持人·康烨
- 第十讲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确定刑量刑建议
- 主持人·车浩
- 主讲人·吕翰岳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认罪制度中量刑建议的比较法考察
- 三、精准量刑思想中的点刑罚模式质疑
- 四、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行使方式探索
- 与谈人·吉冠浩
- 一、何为认罪认罚案件中的确定刑量刑建议
- 二、为何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议要确定刑
- 三、认罪认罚案件中确定刑量刑建议的效力
- 主持人·车浩
- 后记 把“青年”和“实务”连接在一起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