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晚晴驻外公使群体,重新认识中国近代的外交。

内容简介

一百七十多年前,欧洲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沉睡的东方世界的大门。不得不走出去,首先要解决的是沟通问题。从书中我们能够看到那时的清政府面临无才可用时是何其狼狈,也可看到在积弊已久的氛围中突出重围的士人是何其令人尊敬。中国近代的外交史是屈辱近代史的一个缩影,但也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缩影,它是这个民族走向世界的直接见证者。

本书以晚清驻外公使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审视这一群体的地域分布、原有职衔、年龄层次、任职年限、家庭出身、知识结构、外交阅历等基本情状的构成与演变,分析随着晚清外交的纵深发展,使臣群体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展现在弱肉强食的变局之下,使臣群体为维护国家权益与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外交抗争,以及为此承受的压力,进而解读使臣群体的时代际遇,以期能够借此深化对近代中国外交的认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言
  • 第一章 晚清驻外公使的派遣与遴选
  • 一、派遣因由
  • 二、遴选标准
  • 三、派驻状况
  • 第二章 晚清驻外公使的总体特征
  • 一、地域分布
  • 二、原有职衔
  • 三、年龄层次
  • 四、任职年限
  • 五、家庭出身
  • 第三章 晚清驻外公使的知识结构
  • 一、开明士绅
  • 二、学堂学生
  • 三、留洋人员
  • 第四章 晚清驻外公使的外交阅历
  • 一、国内阅历
  • 二、出洋阅历
  • 第五章 晚清驻外公使个案研究
  • 一、龚照瑗:布贩从军的洋务干将
  • 二、钱恂:阅历丰富的守成之士
  • 三、许景澄:任使七国的翰苑词臣
  • 四、张德彝:学堂起家的八旗子弟
  • 五、梁诚:留美出身的外交良才
  • 第六章 晚清驻外公使的结局与贡献
  • 一、外交败因
  • 二、时代际遇
  • 三、外交贡献
  • 结语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史料
  • 二、中外著述
  • 三、年表目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