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壶天地》包含四部古籍,涵盖香料、文物鉴定、园林造园领域,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内容简介

《一壶天地》由《新纂香谱》《格古要论》《园冶》《长物志》四种组成。香之为用从上古,香料被人类利用已经超过三千多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香草香料取之用之,歌之咏之。宋陈敬所撰《新纂香谱》翔实记载了香品产地、宋代及以前社会用香概况、香药与熏香料配方、香料的收藏方法,集宋代及宋代以前香料文献之大成。元末明初曹昭所撰《格古要论》堪称后世文物鉴定类专著的开山之作。它概述文物,对名玩优劣、作伪手法以及鉴伪要点均有所议论,为当时及后世文物鉴赏家所重视。在体例上,按文物性质分设门类,门类之下又有子目,构筑起通论性古物鉴定专著的基本框架,为后世提供了写作体例方面的参考。明代计成所撰《园冶》与文震亨所撰《长物志》,号称中国古代园林著作双璧。《园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和阐述造园法则与技艺的著作,它从选址、规划与设计建筑物、叠山理水、铺装地面、选择石材和借景等方面对中国古代造园的各环节都做了深入具体的总结和阐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人造园的智慧和艺术追求。书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观点,深得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之精髓。《长物志》中的长物,文震亨虽自称为多余、无用之物,但所涉皆为晚明文人清居生活之物,是晚明文人雅致生活方式的完整呈现,反映了晚明文人的审美趣味。一壶天地,自显乾坤。诗意栖居,深意存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纂香谱
  • 前言
  • 原序
  • 卷一
  • 香品
  • 香异
  • 修制诸香
  • 卷二
  • 卷三
  • 凝和诸香
  • 涂傅诸香
  • 香品器
  • 卷四
  • 香药
  • 香茶
  • 事类
  • 传序
  • 格古要论
  • 前言
  • 卷上
  • 古铜器论
  • 古画论
  • 古墨迹论
  • 古碑法帖论
  • 卷中
  • 古琴论
  • 古砚论
  • 珍奇论
  • 金铁论
  • 卷下
  • 古窑器论
  • 古漆器论
  • 锦绮论
  • 异木论(杂物附)
  • 异石论
  • 园冶
  • 前言
  • 卷一
  • 冶叙
  • 题词
  • 自序
  • 兴造论
  • 园说
  • 相地
  • 立基
  • 屋宇
  • 装折
  • 卷二
  • 栏杆
  • 卷三
  • 门窗
  • 墙垣
  • 铺地
  • 掇山
  • 选石
  • 借景
  • 自识
  • 长物志
  • 前言
  • 卷一 室庐
  • 栏干
  • 照壁
  • 山斋
  • 丈室
  • 佛堂
  • 茶寮
  • 琴室
  • 浴室
  • 街径 庭除
  • 楼阁
  • 海论
  • 卷二 花木
  • 牡丹 芍药
  • 玉兰
  • 海棠
  • 山茶
  • 瑞香
  • 蔷薇 木香
  • 玫瑰
  • 紫荆 棣棠
  • 葵花
  • 罂粟
  • 薇花
  • 芙蓉
  • 萱花
  • 薝蔔
  • 玉簪
  • 金钱
  • 藕花
  • 水仙
  • 凤仙
  • 茉莉 素馨 夜合
  • 杜鹃
  • 秋色
  • 木槿
  • 黄杨
  • 芭蕉
  • 槐榆
  • 梧桐
  • 椿
  • 银杏
  • 乌臼
  • 瓶花
  • 盆玩
  • 卷三 水石
  • 广池
  • 小池
  • 瀑布
  • 凿井
  • 天泉
  • 地泉
  • 流水
  • 丹泉
  • 品石
  • 灵壁
  • 英石
  • 太湖石
  • 尧峰石
  • 昆山石
  • 锦川 将乐 羊肚
  • 土玛瑙
  • 大理石
  • 永石
  • 卷四 禽鱼
  • 㶉□
  • 鹦鹉
  • 百舌 画眉 □鹆
  • 朱鱼
  • 鱼类
  • 蓝鱼 白鱼
  • 鱼尾
  • 观鱼
  • 吸水
  • 水缸
  • 卷五 书画
  • 论书
  • 论画
  • 书画价
  • 古今优劣
  • 粉本
  • 赏鉴
  • 绢素
  • 御府书画
  • 院画
  • 单条
  • 名家
  • 宋绣 宋刻丝
  • 装潢
  • 法糊
  • 装褫定式
  • 褾轴
  • 裱锦
  • 藏画
  • 小画匣
  • 卷画
  • 法帖
  • 南北纸墨
  • 古今帖辨
  • 装帖
  • 宋板
  • 悬画月令
  • 卷六 几榻
  • 短榻
  • 曲几
  • 禅椅
  • 天然几
  • 书桌
  • 壁桌
  • 方桌
  • 台几
  • 交床
  • 佛橱 佛桌
  • 脚凳
  • 卷七 器具
  • 香炉
  • 香盒
  • 隔火
  • 匙箸
  • 箸瓶
  • 袖炉
  • 手炉
  • 香筒
  • 笔格
  • 笔床
  • 笔屏
  • 笔筒
  • 笔船
  • 笔洗
  • 笔觇
  • 水中丞
  • 水注
  • 糊斗
  • 蜡斗
  • 镇纸
  • 压尺
  • 秘阁
  • 贝光
  • 裁刀
  • 剪刀
  • 书灯
  • 束腰
  • 禅灯
  • 香橼盘
  • 如意
  • 花瓶
  • 钟磬
  • 坐墩
  • 坐团
  • 数珠
  • 番经
  • 扇 扇坠
  • 琴台
  • 印章
  • 文具
  • 梳具
  • 海论 铜玉雕刻 窑器
  • 卷八 衣饰
  • 道服
  • 禅衣
  • 卷九 舟车
  • 巾车
  • 篮舆
  • 小船
  • 卷十 位置
  • 坐几
  • 坐具
  • 椅 榻 屏 架
  • 悬画
  • 置炉
  • 置瓶
  • 小室
  • 卧室
  • 亭榭
  • 敞室
  • 佛室
  • 卷十一 蔬菜
  • 樱桃
  • 桃 李 梅 杏
  • 橘 橙
  • 香橼
  • 枇杷
  • 杨梅
  • 葡萄
  • 荔子
  • 生梨
  • 银杏
  • 花红
  • 石榴
  • 西瓜
  • 五加皮
  • 白扁豆
  • 茄子
  • 茭白
  • 山药
  • 萝葡 蔓菁
  • 卷十二 香茗
  • 伽南
  • 龙涎香
  • 沉香
  • 片速香
  • 唵叭香
  • 角香
  • 甜香
  • 黄黑香饼
  • 安息香
  • 暖阁 芸香
  • 苍术
  • 品茶
  • 虎丘 天池
  • 六合
  • 松萝
  • 龙井 天目
  • 洗茶
  • 候汤
  • 涤器
  • 茶洗
  • 茶炉 汤瓶
  • 茶壶
  • 茶盏
  • 择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