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诠释川渝居民祖先的移民故事,理清了“湖广填四川麻城孝感乡”现象,用文字丈量移民迁移路线。

内容简介

在当今许多川渝民众的记忆中,他们祖先生活的故乡,是一个名叫“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的地方。早在宋元时期,四川人口就发生了重大变化,直到明初,几百年间湖广地区持续向四川移民,特别是明中期以后,以麻城为代表的移民家族在四川各地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川渝两地同湖广地区血缘、历史情感的百年纽带。而湖北麻城孝感乡,也成为四川重庆两地居民关于祖籍记忆的终点。

本文讲述了百年前湖广填四川这场移民潮,讲述了“麻城孝感乡”是如何成为川渝民众共同的认知故乡,以及这种传承记忆背后的文化情怀。

本书将一股感性的乡愁情绪,化为理性客观的文字,在历史的变迁中找寻移民家庭的原乡故土,将一个移民群体几百年的家族变迁追根溯源、娓娓道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史料支撑
  • 五、研究框架
  • 六、课题创新
  • 第一章 麻城孝感乡历史钩沉
  • 第一节 麻城县的地理形势
  • 一、麻城县的地貌概况
  • 二、麻城县的地缘特征
  • 第二节 孝感乡沿革与方位
  • 一、麻城县建置沿革
  • 二、孝感乡历史沿革
  • 三、孝感乡始建年代
  • 四、孝感乡地理方位
  • 第三节 《都碑记》与“孝感乡都”
  • 一、邹知新与《都碑记》
  • 二、《都碑记》全文
  • 三、“孝感乡都”记事
  • 四、“孝感乡都”遗址
  • 五、“孝感乡都”解读
  • 第四节 孝感乡历史遗存考察
  • 一、沈家庄的“孝感厅”
  • 二、“麻邑四乡坛域图”
  • 三、高安河码头遗址
  • 第五节 孝感乡周边关系辨正
  • 一、“孝感乡”与“孝感县”
  • 二、移民源流与“麻城过籍”
  • 第二章 元代成都“孝感乡”的由来
  • 第一节 宋末元初的成都平原
  • 一、战后成都平原的凋敝
  • 二、元初政府的应对举措
  • 第二节 成都平原屯田的兴起
  • 一、成都军屯的创立经过
  • 二、成都军屯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成都军屯的管理体系
  • 一、元代四川的镇戍系统
  • 二、成都军屯的设点位置
  • 三、带“乡”的成都军屯
  • 第四节 “孝感乡”军屯的由来及演变
  • 一、省外来的屯田专业户
  • 二、元朝在淮西的屯田
  • 三、由军屯番号到地理单元
  • 第三章 楚人迁川潮流的兴起
  • 第一节 西系红巾军在荆楚
  • 一、兵起鄂东
  • 二、移民滥觞
  • 第二节 荆楚移民迁巴蜀
  • 一、襄汉流民聚绍熙
  • 二、躲避战火入巴蜀
  • 第三节 大夏政权据四川
  • 一、开辟蜀中新天地
  • 二、开创移民新时代
  • 三、楚民落业的方式
  • 第四章 湖广军事移民的开启
  • 第一节 明王朝对四川的军事镇抚
  • 一、四川卫所之设
  • 二、从征军士镇蜀
  • 三、楚民屯垦戍边
  • 第二节 朱元璋对明氏旧部的处置
  • 一、对溃卒的收集
  • 二、对庄户的安置
  • 三、对渠帅的处决
  • 四、对权臣的惩治
  • 五、对夏主的远徙
  • 第三节 湖广遗民的命运与踪迹
  • 一、就地安置
  • 二、举兵反抗
  • 第五章 移湖广实四川的奥秘
  • 第一节 明初四川社会背景状况
  • 一、四川经济衰减的诱因
  • 二、人稀地荒的凋残之区
  • 第二节 麻城在移民实川中的地位
  • 一、战略前沿重镇
  • 二、人口输出基地
  • 三、《招民榜文示》解读
  • 第三节 征发孝感迁民入四川
  • 一、入川缘由
  • 二、迁民构成
  • 三、迁民征发
  • 四、移徙路线
  • 第四节 孝感迁民在四川的安置
  • 一、安置政策
  • 二、安置区域
  • 三、安置形式
  • 四、个案剖析
  • 第五节 湖广自发移民活动的兴起
  • 一、迁移背景
  • 二、个案剖析
  • 第六章 湖广移民的空间分布
  • 第一节 元明四川人口格局的变化
  • 一、元代四川的人口状况
  • 二、明代四川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 湖广移民姓氏的空间分布
  • 一、叙州府
  • 二、直隶泸州
  • 三、重庆府
  • 四、夔州府
  • 五、顺庆府
  • 六、成都府
  • 第三节 湖广移民空间分布的特点
  • 一、偏向东南聚集
  • 二、叠压积层现象
  • 第七章 麻城移民家族的成长
  • 第一节 麻城籍世家大族的分布
  • 一、川南地区
  • 二、川东地区
  • 三、川西地区
  • 第二节 麻城移民家族成长的原因
  • 一、原乡成长背景
  • 二、四川客居环境
  • 三、移民自身条件
  • 第三节 孝感乡移民家族的崛起
  • 一、孝感乡家族墓志辑录
  • 二、孝感乡家族墓志剖析
  • 三、孝感乡家族成长个案
  • 第八章 移民记忆的符号建构
  • 第一节 蜀人楚籍记忆的源头
  • 一、“前明侨户多籍楚”
  • 二、“奉诏入川”辨
  • 三、“洪武二年”解读
  • 第二节 移民历史记忆的传承
  • 一、移民记忆传承的形式
  • 二、家世来源的文本书写
  • 第三节 同乡移居传说的兴起
  • 一、同乡移居传说概念
  • 二、移居传说的历史“选择”
  • 三、成都的“黄陂孝感人”
  • 第四节 同乡移居传说的演化
  • 一、明清易代背景下的集体失忆
  • 二、清初湖广移民祖籍意识的淡漠
  • 三、清末民国孝感乡传说的泛化
  • 四、同乡移居传说泛化的形式
  • 五、同乡移居传说版本的定型
  • 第五节 “孝感乡”指代符号的建构
  • 一、符号学的基本理论
  • 二、孝感乡的符号指代含义
  • 三、“孝感乡”符号的建构过程
  • 第九章 祖籍记忆认同与文化整合演变
  • 第一节 巴蜀地域文化的整合
  • 一、宗教信仰
  • 二、方言习俗
  • 三、生活习俗
  • 第二节 巴蜀地域社会的整合
  • 一、土客界限的消融
  • 二、省籍观念的淡化
  • 三、汉夷民族的融合
  • 四、盆周民众的交融
  • 第三节 社会角色在整合中的作用
  • 一、地方官员的导向教化
  • 二、乡土士绅的组织宣传
  • 三、广大民众的创造传播
  • 第十章 文化回归与精神家园建设
  • 第一节 麻城寻根热的兴起
  • 一、麻城寻根热的特点
  • 二、麻城寻根热的成因
  • 第二节 同类祖源与精神家园建设
  • 一、同类祖源的文化意义
  • 二、移民时代的精神家园建设
  • 三、精神家园建设的历史借鉴
  • 第三节 当代社会中的“麻城孝感乡”现象调查
  • 一、流传现状的一般调查
  • 二、流传现状的问卷调查
  • 三、问卷调查的相关分析
  • 附录: 寻根,为那悠悠乡愁 ——《重庆日报》《重庆晨报》“君从何处来”大型采访报道回顾
  • 一、为什么要推这组报道?
  • 二、用双脚丈量移民走过的土地
  • 三、带着“质疑”的态度寻真相
  • 四、“寻根”“乡愁”成为网络热词
  • 五、报道让移民史变成“显学”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地方志
  • 三、族谱
  • 四、今人著作
  • 五、译著
  • 六、论文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2年9月,是一家以出版社会科学类图书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出版范围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学艺术等,同时编辑出版《龙门阵》杂志。 初心不忘,书籍不朽;守正创新,再启征程。四川人民出版社将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促进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文化自觉,向着全国一流出版社的目标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