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探究中国媒体反腐败及相关权力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贪腐新闻报道样态及媒介框架的分析窥视新闻生产背后腐败、反腐败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关系。通过内容分析、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等实证方法,对中国媒体反腐败的外部表现、内部逻辑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角色变迁等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为理解中国媒体、政治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启了新的视角。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问题的提出:居间政治时代的媒体监督
  • 核心概念
  • 理论基础——媒介社会学(Media Sociology)
  • 研究方法
  • 研究假设及问题
  • 本书布局
  • 第一章 媒体反腐败研究综述及其借鉴意义
  • 第一节 政治丑闻:美国媒体反腐败研究的切口
  • 一、美国政治丑闻的生产系统
  • 二、美国政治丑闻生产系统中的媒介角色及其变迁
  • 三、美国政治丑闻生产系统中媒介角色变迁的原因
  • 第二节 政治丑闻的世界图景及其研究的借鉴意义
  • 一、政治丑闻的世界图景
  • 二、他山之石:西方政治丑闻研究的若干面向
  • 第三节 贪腐新闻:媒体反腐败研究的中国话语
  • 一、转型期我国的政治腐败状况
  • 二、我国媒体的反腐败功能及舆论监督生态
  • 三、我国媒体反腐败研究的本土话语及现状
  • 第二章 我国贪腐新闻报道的整体样态及选择标准
  • 第一节 贪腐事件向新闻的转化
  • 一、法律标准
  • 二、党纪标准
  • 三、社会道德标准
  • 四、新闻价值标准
  • 五、宣传政策
  • 六、潜规则
  • 第二节 我国媒体贪腐新闻报道的整体样态
  • 第三节 我国贪腐新闻报道中的主角选择
  • 一、贪腐新闻中的主要角色
  • 二、我国贪腐新闻报道中的主角分布
  • 第四节 我国贪腐新闻报道中的事件选择
  • 一、贪腐事件的分类
  • 二、我国贪腐新闻报道中的事件类型分布
  • 第三章 我国贪腐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与发生机制
  • 第一节 贪腐新闻的消息来源
  • 一、消息来源及其建构作用
  • 二、消息来源的类型及特点
  • 三、贪腐新闻的消息来源构成
  • 第二节 我国贪腐新闻的消息来源分析
  • 一、稿件来源分析
  • 二、消息来源分析
  • 第三节 消息来源的多样性与平衡性分析
  • 一、贪腐事件当事人(贪腐官员)
  • 二、政府官员
  • 三、某领域专家
  • 四、公众
  • 第四节 我国贪腐新闻报道的发生机制
  • 一、贪腐新闻的发生机制
  • 二、我国贪腐新闻报道的发生机制
  • 第四章 我国贪腐新闻报道的媒介框架
  • 第一节 贪腐事件的媒介框架方式
  • 一、框架理论与分析方法
  • 二、贪腐事件媒介框架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我国贪腐新闻报道的媒介框架
  • 一、显著度分析
  • 二、议题框架分析
  • 第五章 我国贪腐新闻的社会生产(上)
  •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贪腐新闻生产
  • 第二节 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政治场域
  • 一、政治制度与贪腐新闻的生产
  • 二、政治治理方式与贪腐新闻生产
  • 三、法制环境与贪腐新闻生产
  • 四、官员的“应媒”策略与贪腐新闻生产
  • 第三节 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经济场域
  • 一、市场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 二、市场对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影响方式
  • 第四节 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公民社会环境
  • 一、公民社会对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影响
  • 二、公共舆论对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影响
  • 第五节 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文化环境
  • 第六章 我国贪腐新闻的社会生产(下)
  • 第一节 媒介制度对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影响
  • 一、“二元体制”与贪腐新闻生产
  • 二、行政级别与贪腐新闻生产
  • 三、监管制度与贪腐新闻生产
  • 第二节 媒介组织对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影响
  • 一、来自媒介组织内部制度与传统的影响
  • 二、来自媒介管理者及新闻从业者的影响
  • 第三节 我国贪腐新闻生产内外场域的作用方式
  • 一、媒体外部要素的作用力量及方式
  • 二、媒体内部要素的作用方式
  • 第四节 贪腐新闻的“中国式”生产与传播
  • 一、异地监督: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替代性”道路
  • 二、内参制度:中国式“贪腐新闻”的合法化生存
  • 第七章 网络时代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变革
  • 第一节 互联网带来的革命
  • 第二节 互联网对我国贪腐新闻生产的影响
  • 一、互联网对贪腐新闻外部环境的影响
  • 二、互联网对贪腐新闻内部生产场域的影响
  • 第三节 互联网介入贪腐新闻生产的模式
  • 一、传统媒体主导模式
  • 二、网络媒体主导模式
  • 三、混合互动模式
  • 第四节 网络反腐的困境及出路
  • 附录1 数据编码规则
  • 附录2 “媒体从业者贪腐新闻生产”调查问卷
  • 附录3 媒体从业者访谈人员名单
  •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