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解析当代屈原研究领域:学者概览、学术争鸣、屈原在海外、未来发展方向。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八章:第一章“当代屈原学史概览”,这是对当代屈原学史的前进历程、发展主线的梳理,是全书的基础和骨架。第二章“代表性学者论”,我们认真筛选出了若干在屈原学研究方面有影响、有成就的学者,我们重点分析各位学者在屈原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治学方法与经验、宗尚与师承、学术影响等方面。第三章“重要学术活动论”,我们选择重要的、有影响的、有成果的有关屈原研究的专题研讨会、学术年会、笔会等展开论析。第四章“重要学术争鸣论”,关于屈原的出生地、生辰、出身及职业身份、爱国思想、政治遭遇、葬地及死因、作品辨伪及其写作时间,甚至对于屈原有无其人,等等,在当代屈学界都产生过争鸣和讨论,值得我们系统总结。第五章“重要学术平台论”,在屈原学研究领域平台众多,这是学术发展到当代才特有的现象,正是这些众多平台给屈原学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带来了屈原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我们选择了学会、研究机构、期刊与专栏、网站、论文结集几个重要方面展开梳理。第六章“港澳台及海外屈原学论”,屈原是有世界影响的大家,受到全世界学者的关注,我们选择港澳台及海外日本、韩国、匈牙利、美国等国的屈原学的学者进行研究。第七章“特殊地域的屈原学研究”,我们主要选择屈原的流放地与为国殉难地岳阳、屈原的流放地溆浦和汉寿、屈原的出生地湖北三个特殊地域展开重点总结。第八章“屈原学未来发展前瞻”,我们认为,把屈原文化研究与整个中华文化的研究、建设相结合、相融合,将是未来屈原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屈原学将会发展成为更加高层次、更加成熟的独特学科。

目录

  • 版权信息
  • 撰写出当代独特学科的学术史(序言)
  • 第一章 当代屈原学史概览
  • 第一节 1949—1966年:当代屈原学研究的承传期
  • 第二节 1966—1978年:当代屈原学研究的停滞期
  • 第三节 1978—2000年:当代屈原学研究的澄清与争鸣期
  •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当代屈原学研究的深化拓展期
  • 第二章 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屈原学学者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论
  • 第三章 当代重要学术活动论
  • 第一节 中国屈原学会的成立
  • 第二节 中国屈原学会举办的学术年会
  • 第三节 湖南省屈原学会及其学术活动
  • 第四节 湖北省屈原学会及其学术活动
  • 第五节 其他有影响的屈学活动
  • 第六节 楚辞学:现状与未来十人谈
  • 第四章 当代重要学术争鸣论
  • 第一节 屈原有无其人
  • 第二节 关于屈原故里的论争
  • 第三节 关于屈原出身与官职之论争
  • 第四节 关于屈原爱国思想的论争
  • 第五节 屈原作品真伪之争
  • 第五章 当代重要学术平台论
  • 第一节 学会
  • 第二节 研究机构
  • 第三节 期刊与专栏
  • 第六章 欧美当代屈原学研究
  • 第一节 德国当代屈原学研究
  • 第二节 苏俄当代屈原学研究
  • 第三节 英美两国当代屈原学研究
  • 第四节 其他国家当代屈原学研究
  • 第七章 特殊地域的屈原学研究
  • 第一节 湖南岳阳的屈原研究
  • 第二节 湖南溆浦的屈原研究
  • 第三节 湖南汉寿的屈原研究
  • 第四节 湖北秭归的屈原研究
  • 第八章 屈原学未来发展前瞻
  • 第一节 合理真诚的爱国主义
  • 第二节 有效实证的方法运用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