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95千字
字数
2012-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人类各大文化体系,都有为“经典”作“注释”的学术传统。伊斯兰文化体系为其渊源经典《古兰经》作注,亦不例外。
内容简介
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古兰经》注释历经两大时期——口耳相传和文字记录——形成注释学(Ilmal-Tafsir)。注释学的学科立论、界定、要求和方法,为学界注释《古兰经》确立了明确的学科理论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从而使历代注释家基于注释学原理原则解读了《古兰经》的基本要义;阐述了《古兰经》宗教信仰与社会应用相结合的二元一体性;揭示了《古兰经》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现实意义;回答了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项目选题与理论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课题内容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本书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本书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兰经》概观
- 第一节 《古兰经》的成书
- 一 《古兰经》启示的性质
- 二 《古兰经》启示的形式
- 三 《古兰经》启示的成书
- 第二节 《古兰经》的内容
- 第三节 《古兰经》的影响
- 第二章 《古兰经》注释学概观
- 第一节 《古兰经》注释学的立论
- 一 注释学的立论依据
- 二 注释学的立论要素
- 第二节 《古兰经》注释学的定义
- 一 太弗西尔
- 二 太厄维勒
- 三 “太弗西尔”与“太厄维勒”的异同
- 第三节 《古兰经》注释学的条件
- 一 注释家的学术原则
- 二 注释家的学科知识
- 三 注释家的学术修养
- 第四节 注释《古兰经》的方法
- 一 分析注释法
- 二 概括注释法
- 三 比较注释法
- 四 专题注释法
- 第三章 《古兰经》注释发展史
- 第一节 《古兰经》注释的起源
- 第二节 《古兰经》注释的发展
- 一 口耳相传注释时期
- 二 文字记录注释时期
- 第三节 《古兰经》翻译与译注
- 一 《古兰经》翻译的发展
- 二 翻译《古兰经》的方法
- 三 《古兰经》的译注
- 四 《古兰经》译注的意义
- 第四章 《古兰经》注释的种类
- 第一节 传闻注释
- 一 传闻注释的定义
- 二 传闻注释的条件
- 三 传闻注释的渊源
- 四 羸弱的传闻注释
- 第二节 见解注释
- 一 见解注释的定义
- 二 见解注释的分类
- 三 见解的学术条件
- 四 见解的避免事项
- 五 见解注释的渊源
- 六 见解的方法规则
- 七 见解中的错误源
- 第三节 专题注释
- 一 专题注释的起源时期
- 二 专题注释的实践时期
- 三 专题注释的理论时期
- 四 专题注释经义的作用
- 第四节 示意注释
- 一 示意注释的学术定义
- 二 示意注释的法理根据
- 三 示意注释要求的条件
- 第五节 科学注释
- 一 科学注释的定义
- 二 科学注释的分歧
- 三 科学注释的成就
- 第五章 《古兰经》注释的内容
- 第一节 语言学注释
- 一 语音学注释
- 二 词汇学注释
- 三 语法学注释
- 四 修辞学注释
- 第二节 法学注释
- 一 《古兰经》立法与特点
- 二 《古兰经》的立法内容
- 三 法学派注释《古兰经》
- 第三节 哲学注释
- 一 《古兰经》与伊斯兰哲学
- 二 哲学注释《古兰经》的缘起
- 三 哲学注释《古兰经》的个案
- 四 哲学注释《古兰经》的他见
- 第四节 苏菲注释
- 一 苏菲与《古兰经》注释
- 二 苏菲的理论注释
- 三 苏菲的示意注释
- 第五节 古兰学式注释
- 一 古兰学发展概观
- 二 古兰学与注释学的二元一体关系
- 三 古兰学式注释
- 第六章 注释《古兰经》的派别
- 第一节 逊尼派注释
- 一 逊尼派概况
- 二 逊尼派注释
- 第二节 什叶派注释
- 一 什叶派概况
- 二 什叶派注释
- 第三节 哈瓦利吉派注释
- 一 哈瓦利吉派概况
- 二 哈瓦利吉派注释
- 第四节 穆尔太齐赖派注释
- 一 穆尔太齐赖派概况
- 二 穆尔太齐赖派注释
- 第五节 近现代注释
- 一 科学层面的注释
- 二 派别层面的注释
- 三 叛教层面的注释
- 四 社会层面的注释
- 第七章 著名注释家及其典籍
- 第一节 传闻注释家及其典籍
- 一 泰伯里的《古兰经注释总汇》
- 二 萨迈尔甘迪的《知识之海》
- 三 塞阿莱卜的《古兰经注阐释》
- 四 拜鄂瓦的《启示华貌》
- 五 伊本·阿廷耶的《天经注释编要》
- 六 伊本·凯西尔的《伊本·凯西尔古兰经注》
- 七 赛阿利卜的《古兰经注释精华》
- 八 哲拉鲁丁·苏尤蒂的《经训经注辑珍》
- 第二节 见解注释家及其典籍
- 一 法赫鲁丁·拉齐的《幽玄之钥》
- 二 拜达维的《启示光辉和经义奥秘》
- 三 奈塞菲的《启示解知和经义真谛》
- 四 哈兹尼的《启示真义释萃》
- 五 艾布·哈雅尼的《海洋》
- 六 内沙布尔的《古兰经妙义览胜》
- 七 哲拉鲁丁·马哈里和哲拉鲁丁·苏尤蒂的《哲拉莱尼古兰经注》
- 八 海推卜·舍尔拜尼的《明灯》
- 九 艾布·苏欧德的《古兰经览胜导读》
- 十 阿鲁西的《古兰经义精华》
- 第三节 穆尔太齐赖派注释家及其典籍
- 一 嘎迪·阿布杜·坚巴尔的《完美无缺的古兰经》
- 二 谢里夫·穆尔泰达的《裨益之贵和项链之珠》
- 三 宰迈赫舍里的《启示真相揭示》
- 第四节 什叶派注释家及其典籍
- 一 阿布杜·拉提夫·卡兹拉尼的《光明之镜与奥秘之龛》
- 二 哈桑·阿斯凯里的《阿斯凯里经注》
- 三 泰伯尔西的《经义汇解》
- 四 穆拉·穆赫辛·卡希的《古兰经真注》
- 五 赛义德·阿卜杜拉·阿拉维的《古兰经注释》
- 六 素丹·穆罕默德·呼罗珊的《阐明功修等级的幸福》
- 七 邵卡尼的《全能主的胜利》
- 第五节 哈瓦利吉派注释家及其典籍
- 一 穆罕默德·本·优素福·伊特菲什的《后世之本》
- 第六节 近现代注释家及其典籍
- 一 谭塔维·焦海里的《焦海里经注》
- 二 穆罕默德·阿布笃的《古兰经注》
- 三 穆罕默德·拉希德·里达的《光塔古兰经注》
- 四 穆罕默德·穆斯塔法·穆拉吉的《穆拉吉经注》
- 第八章 《古兰经》注释在中国
- 第一节 《古兰经》的中文译注
- 一 《古兰经》的中文翻译
- 二 《古兰经》的中文译注
- 第二节 《古兰经》译注名典举要
- 一 王静斋的《古兰经译解》
- 二 马坚的《古兰经》译注
- 三 林松的《古兰经韵译》
- 四 马金鹏的《古兰经译注》
- 五 马仲刚的《古兰经简注》
- 第三节 《古兰经》的维吾尔文译注
- 结论
- 第一节 《古兰经》注释的文化性
- 一 《古兰经》注释是伊斯兰文化的最早实践
- 二 《古兰经》注释构建了伊斯兰文化机构的雏形
- 三 《古兰经》注释是伊斯兰文化的综合体现
- 四 《古兰经》注释是伊斯兰文化合流的体现
- 五 《古兰经》注释推动伊斯兰文化学术发展
- 六 《古兰经》注释是伊斯兰各派争鸣的反映
- 七 《古兰经》注释是研究伊斯兰文化的重要途径
- 八 《古兰经》注释是伊斯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体现
- 第二节 《古兰经》注释的社会性
- 一 注释《古兰经》的社会主张
- 二 通过注释阐发各种社会主张
- 第三节 《古兰经》注释的思想性
- 一 注释反映着《古兰经》催生的各种思想
- 二 《古兰经》注释是伊斯兰教思想争鸣的体现
- 第四节 《古兰经》注释的时代性
- 一 注释内容的时代性
- 二 注释方法的时代性
- 三 注释样态的时代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古兰经》注释结构图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