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1千字
字数
2014-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复原历史现场,探究新文学知识分子精神史。
内容简介
“大革命”前后,“五四”一代文学家、新青年普遍经历了“从文学到政治”的冲击与转变。这一过程不能单向化约为他们被政治吞没、异化。毕竟,新文化运动展开的过程就是其变质与蜕变的过程,正是新文化自身的危机,导致了新文化群体从弃绝现实政治转向萌发新的政治意识,创造新的政治实践。
然而,“国民革命”蕴含的矛盾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并逆向激发了思想文化领域内再一次革命性反思。这新一轮左翼思想革命表面诉诸对“五四”的颠覆,却暗含对“五四”方式的继承与深化,即重新批判、定义各种文化、政治、社会、历史、价值观念,打造新的主体形态,来为新的政治实践奠定基础。
本书力图把这一时期的文化实践与政治实践放在一个相互交织、充满张力的框架中加以考察——两者有分有合,互为前提和限度,互相生发与制约——由此试图探求中国革命进程中文化与政治的辩证展开逻辑。在新文学史主脉论题的“重新研究”中,本书堪称代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章 从“文学家”到“革命文学家”
- “文学梦”的碰壁与新觉悟
- 政治性言论的资源与出发点
- 对文学的检讨与新文艺观
- “出路”抑或“畏途”
- 第二章 “文学与政治的交错”
- 进入“文学”与“革命”的路径
- 社会改造语境下的文学主张
- 从“血泪文学”到“革命的文学”: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初步想象
- “实际工作者”对新文学的批评:“革命人”与“革命文”
- 寻找革命文学的“内在立场”: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中介
- “新俄文化”的直接经验:召唤“无产阶级文化”
- 《论无产阶级艺术论》:波格丹诺夫理论的转述与改写
- “五卅风暴”:新的现实与新的意识起点
- 第三章 1925、1926年北京新文化言论界:再造“思想革命”的起点与终点
- 从“首都革命”到“三·一八惨案”:“五四”时代的终结
- “北京政变”、“溥仪出宫”与反思“民国”:新文化言论界复兴的历史契机和面向
- 政治与法理、“雪耻与御辱”:围绕“五卅事件”呈现的新文化思想界之分歧
- 党派性言论的确立:反思学生运动与思想革命的路径分歧
- 告别北京
- 第四章 “广州事情”
- 广州的“进步”与“落后”
- 从广东大学“文科风潮”到“革命人”
- 广州“右倾”与郁达夫对“革命”的批判
- 成仿吾的理论准备:检讨“趣味”
- 鲁迅的革命观察
- 鲁迅在广州:革命与文学以及革命青年的鲁迅论
- 第五章 武汉左派政权下的“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言论
- 革命文学历史书写原则的检查:“历史性叙述”的出现及其限度
- “武汉时期”的形成
- “建设革命文化”:一个官方口号提出的契机与内涵
- 武汉的舆论环境与“革命文艺”的初步讨论
- 检讨“新文化”:从推崇“民众艺术”到批判“资产阶级艺术”
- 世代交替:创造“无产阶级文化的园地”
- “武汉时期”的终结以及它为什么在历史中被遮蔽
- 分共之后:摘掉“国民革命”的帽子?
- 第六章 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器”与革命思想的更生
- 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尴尬:从政治领域回到文艺领域
- “当一个留声机器”:命题的提出及其历史指向
- “不当一个留声机器”:革命的另一种理解和路径
- 批判资本主义与知识阶级的转向
- 意识斗争理论与现实革命的碰撞
- 第七章 “硬译”与鲁迅的论战层面
- 在正确立场之外:如何定位鲁迅在论战中的位置
- 从“直译”到“硬译”:文化改造立场的延续
- 作为“报复”的“硬译”与“无产阶级文学论”:主体改造理论的颠覆与深化
- 第八章 “小资产阶级文艺”的出路与革命的出路
- 写小资产阶级与反思无产阶级革命
- 不同位置、立场上的“小资产阶级”观
- 观念与个人的“出路”
- 结语 理解“左翼文化运动”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