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1千字
字数
2017-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并且深入地分析了卢梭独具特色的人性论思想。
内容简介
全书以卢梭人性论的首要原则“自爱”为出发点,对“自爱”与“自尊”进行了辨析,进而揭示了“自尊”在正反两个方面,即“虚荣”和“自豪”方面的可能进展,以此显现出人性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发展,与此同时,“怜悯”、“良心”、“自由”和“理性”等概念在卢梭人性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明朗起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节 国外卢梭研究中的几种倾向
- 第二节 国内卢梭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 第三节 回归卢梭:关于人类幸福的真理
- 第四节 追问人的幸福
- 第一章 “非理性”的人:卢梭的人性观
- 第一节 几种典型的人性观点
- 第二节 自爱作为一切激情和情感的源泉
- 第三节 动物性与人性:怜悯、可完善性
- 第四节 “自尊”:作为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
- 第五节 人性与社会的三种状态
- 第六节 “非理性”的人
- 第二章 文明及其缺憾:卢梭对人和社会问题的诊断
- 第一节 与启蒙的疏离
- 第二节 人性、文化、文明
- 第三节 对败坏人性的批判
- 第四节 败坏的社会导致了不健康的人?
- 第三章 语言与人性:对语言本质的批判性思考
- 第一节 语言作为人的后天本质
- 第二节 语言作为人性的映照
- 第三节 对语言权力化的批判
- 第四节 语言之于人的本质
- 第四章 人性的“文化处境”
- 第一节 对斯巴达的崇拜
- 第二节 对启蒙理性的反思
- 第三节 人性再出发:宗教性、个体性、公民性
- 第五章 一种选择:宗教幸福
- 第一节 一种独特的自然宗教
- 第二节 人性作为自然宗教的基础
- 第三节 人的“宗教”
- 第六章 人性的重塑:个体幸福
- 第一节 爱弥儿的个体教育
- 第二节 限制欲望,防止虚荣
- 第三节 个体教育的四门“课程”
- 第四节 个体教育的人性基础
- 第五节 爱弥儿的人性畅想
- 第六节 女性的幸福:苏菲与朱丽
- 第七章 人性的重塑:公民幸福
- 第一节 怎样成为一位公民?
- 第二节 转变人性的工程:立法者和政府
- 第三节 公民教育的三门“课程”
- 第四节 公民教育的人性支撑
- 第五节 哲学家和立法者作为
- 第六节 文本中的张力:个体与
- 结语:孤独者的追问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