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8千字
字数
2022-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点窥面,创造“重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方法。历史升华为艺术,当代中国的此时此刻在书中一览无余。
内容简介
巫鸿教授深度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事件,与国内外美术馆和艺术家合作举办具有重大影响的展览,并撰写大量文章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潮流走向,以及重要艺术家的创作历程。
这些文章对于理解和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始的中国当代艺术及其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经过5年的亲自选编、打磨,首次汇集呈现。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宏观面貌到微观肌理,透过变化的角度从不同层面立体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丰富性和实验性,以及艺术家有血有肉的探索经验。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上编 历史叙事
- 废墟、破碎和中国现代与后现代
- 从80年代到90年代
- “当代”的一个案例
- 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的叙事
- 中国当代艺术对“当代性”的表现
- 关键在于“实验”
- 面向国内
- 中编 主题研究
- 过去与未来之间:中国当代摄影简史
- 超越东西:中国当代水墨绘画简史
- 当代和传统的啮合:策略三种
-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重新造书
- 三峡大坝与中国当代艺术
- 黑画与墨像
- 下编 全球视野
- 本土与全球
- “区域性”当代艺术的去扁平化
- 对“区域性”当代艺术的反思
- 作为全球艺术的亚洲当代艺术
- 既非天堂也非家园
- 物件、艺术品与全球美术馆的历史性
- 时间性、美术馆与全球艺术史
- 中国和世界
- 超越二分逻辑
- 文章出处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