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8千字
字数
2015-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教育就是一场好玩的修行,建构,解构,谁知云谲波诡;辨正,辨伪,方晓其中三味。
内容简介
杜威说:“文化就是不断扩大一个人对事物意义理解的范围、增加理解的正确性的能力。”文化是人们在不断地行走和阅读过程中,对所处的社会和所从事的职业加深理解的过程。换句话说,所谓的文化,应该是我们在长期的行走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建设,不是由上而下,也不是由下而上的改革,而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非管理者在思想的碰撞中,慢慢地达成某种共识,朝着一个方向行走的方式。本书作者从教30多年,有20多年学校管理经验,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致力于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本书主要从学校到家庭,从管理者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全方位、多维度地介绍了作者和他的团队在学校文化重建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行文通俗直白,可读性强。
目录
- 版权信息
- 我的“理想国”(代序)
- 第一讲 学校行为文化与学校发展
- 1.1 行为文化建设,一条可行之路
- 1.1.1 “行为文化建设”:一条可行之路
- 1.1.2 改变,已然开始
- 1.2 理念与行动的统一
- 1.2.1 只有理念转变,才是建设的开始
- 1.2.2 行动,兼具勇气和智慧
- 1.2.3 持之不懈的“行为文化”追求
- 1.3 做真正的“特色学校”
- 1.3.1 何谓特色
- 1.3.2 “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区别
- 1.3.3 学校特色不可随意复制
- 1.3.4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要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 1.3.5 一起开发文化资本
- 1.3.6 博客,也是一种特色
- 1.4 “今天第二”的价值取向
- 1.4.1 什么是“今天第二”
- 1.4.2 为什么是“今天第二”
- 1.4.3 “今天第二”的精神品质
- 1.4.4 行为主义哲学与“今天第二”
- 第二讲 校长与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 2.1 校长的形象与作用
- 2.1.1 校长的眼界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
- 2.1.2 校长的胸襟影响着师生的和谐进程
- 2.1.3 校长的素养关系着学校的文化积淀
- 2.1.4 校长的践行改变着师生的行为方式
- 2.1.5 校长的引领提升着师生的格局境界
- 2.2 校长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 2.2.1 让自己成为范本
- 2.2.2 校长必须是上课能手
- 2.3 从“吹鼓手”到“开拓者”
- 2.3.1 校长是教师(职工)的吹鼓手
- 2.3.2 校长是独立的开拓者
- 2.4 校长的“戒”与“畏”
- 2.4.1 学校管理,从不伤人开始
- 2.4.2 校长最忌讳“教育浮躁症”
- 2.4.3 角逐“高效”的悖谬
- 2.4.4 不要让文牍淹没了学校
- 第三讲 教师与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 3.1 好教师的几个特征
- 3.1.1 好教师总是充满激情的
- 3.1.2 好教师的课堂一定是灵动与沉稳的
- 3.1.3 好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态
- 3.2 做教师一定要有一种范本意识
- 3.2.1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下教师的范本意义
- 3.2.2 实现教师的“文化自觉”
- 3.2.3 教学,应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 3.2.4 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做教师
- 第四讲 学生与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 4.1 着眼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德育工作
- 4.1.1 教育的法则——信任与帮助
- 4.1.2 给学生的成长营造开放的环境
- 4.1.3 教育有时就是一种提醒
- 4.1.4 要让学生懂得为自己负责
- 4.2 让每一堂课都滋养学生的生命
- 4.2.1 对学生来说,什么是好课程
- 4.2.2 做“有料”的课堂
- 4.3 青春因行为文化而激扬
- 4.3.1 班级博客
- 4.3.2 班旗,指引学生前行的方向
- 4.3.3 《COLOUR》杂志
- 第五讲 家庭与行为文化建设
- 5.1 行为文化下的“儿童观”
- 5.1.1 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家庭教育
- 5.1.2 如何看待品质?
- 5.1.3 独立与分享
- 5.1.4 孩子的自主
- 5.2 教育者的自我修炼
- 5.2.1 家庭教育需要理论指导
- 5.2.2 重审什么是好教育
- 5.2.3 阅读,对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 5.3 父母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 5.3.1 不要小看“聊天”
- 5.3.2 赏识教育不是小事
- 5.3.3 不要“设计”孩子
- 5.3.4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 5.3.5 抓住成长的关键期
- 5.3.6 打骂教育的罪与罚
- 5.4 亲子沟通的新连接
- 5.4.1 博客是一种连接
- 5.4.2 家校是一种连接
- 5.4.3 夫妻之间的连接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