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8千字
字数
2022-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写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专著,将世界范围内反现代化思潮尽收笔底。
内容简介
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大部分近代以来的文学与哲学之勃兴,恰恰源于人们眼见他们珍视的东西被他们想要的东西削弱或者摧毁。
每个人对平等、个人主义、科学和现代工业等给予高度评价,然而同时也为传统生活、家庭伦理、与自然相契合大声疾呼。这两组欲求的冲突,不但象征和表达了人类最深的社会冲突,也象征和表达了人性本身的深邃矛盾。
作者从德国的反现代化论者如哈曼、谢林和赫德、费希特等人的思想梳理开始,继而将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如斯拉夫主义者,印度的甘地、泰戈尔,中国的张君劢、梁漱溟,日本的冈仓觉三和西田几多郎,一直到当代的埃吕尔和马尔库塞等的思想做了全面的梳理。
作者认为,持续的反现代化批判的贡献与意义是:在批判的过程中,辨明了现代化过程的真正本质,也确定了人类要付出的代价。“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将以二重性模式永远地持续到将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一 现代化的定义
- 二 作为解释性用词的“现代化”
- 三 启蒙运动:现代化的诞生
- 四 反现代化
- 五 现代民族国家、现代国家主义与现代化
- 六 德国浪漫思想与文化民族主义
- 七 民族国家、现代化与国家主义的关系
- 八 英、法两国的反现代化思想家(1780—1880)
- 九 斯拉夫主义者
- 十 19世纪末西欧的反现代化思潮
- 十一 欧洲反现代化思想概说
- 十二 亚洲“对西方世界的反抗”
- 十三 印度的批评
- 十四 中国的批评
- 十五 日本的批评
- 十六 非洲及中东的批评
- 十七 当代欧美的批评
- 十八 后现代主义
- 结论
- 新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