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9千字
字数
2020-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宣告俄罗斯文学重返世界文坛之书。一部解构重构犹太民族的20世纪俄罗斯犹太家族史。
内容简介
《记忆记忆》是当代俄语世界知名诗人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新类型复合小说:既有历史,也有哲学,更是文学。
小说主要由两条线串起:一条是作者对于旧物,文献,以及试图“记忆”的人们——所作的文学和哲学的思辨:桑塔格,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塞巴尔德,夏洛特·萨洛蒙等等皆进入了她的视野。在现在与过去的思考中得到新的诠释。
另一条则是作者通过寻找家族遗迹,回溯俄罗斯近代史中的自我家族史,拼凑出一个犹太家族几代人生命故事的历程:他们有的融入宏大叙事,刚满20岁便牺牲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有的与历史擦肩而过:参与了20世纪初期的俄国革命,成为俄国第一批“留法学医女学生”,回国后却就此沉寂;有的参与了热火朝天的苏联大建设,然而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时毅然决然移民德国,有的——诸如在书中隐形却又无处不在的作者本人,则同一个告别过去又满是记忆的国家一起迈入了新世纪,思考俄罗斯的当下,以及或近或远的未来……
这两条线相依相交,勾勒出巨大20世纪的诡谲风云与微小浪花。精巧复杂,娓娓道来,又包含了俄罗斯式的辽阔和沉思。在追溯与思辨中,“后记忆时代的俄罗斯”得到思考,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整个欧美文艺界的先贤们被重审,过去与现在、逝者与生者之间的关系和逻辑被再度梳理——“关于他们我所能讲述的越少,他们于我便越亲近。”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第一部
-
第一章
他者日记
-
第二章
无数缘起
-
第三章
若干照片
-
第四章
死人之性
-
插章
列昂尼德·古列维奇(1942或1943)
-
第五章
阿莱夫与后续
-
第六章
后记忆
-
第七章
不公及其切割面
-
插章
尼古拉·斯捷潘诺夫(1930)
-
第八章
自由与殖民
-
插章
奥莉加·弗里德曼(1934)
-
第九章
选择问题
-
第二部
-
第一章
永远的漂泊者
-
插章
萨拉·金兹堡(1905—1915)
-
第二章
戈德切恩&伍德曼
-
第三章
曼德尔施塔姆&塞巴尔德
-
插章
奥莉加·古列维奇(1947?)
-
第四章
正面&背面
-
第五章
夏洛特,或抗拒
-
插章
斯捷潘诺夫一家(1980,1982,1983,1985)
-
第六章
雅各的声音,以扫的照片
-
第七章
廖吉克,或沉默
-
第八章
约瑟夫,或顺从
-
第九章
我所不知道的
-
第三部
-
第一章
命运难逃
-
第二章
儿童房来的廖尼奇卡
-
第三章
男孩们和女孩们
-
第四章
摄像师之女
-
译后记
-
家谱
展开全部
在细微处体现宏大,于虚幻中捕捉真实
这是一部回溯家族、串联历史、描绘时代的复杂作品。初看到书名,很容易想到纳博科夫的《说吧,记忆》—— 一部自传性质的回忆文集,了解纳博科夫及其作品的必读书目。实际上,作者也多次提到了纳博科夫。本书同样围绕 “记忆”,是一部纪实性和哲学性的作品。从个体的 “记忆” 出发,同时也是家族的记忆、历史的记忆、时代的记忆。其中又无可避免地涉及到,对战争、对犹太民族灾难等,重大而沉重的 “记忆”。同时对 “记忆” 的不可靠性等本质,做了哲学性的思考和论述 —— 一些评论家也因此称本书为,以 “记忆” 为主线的 “反记忆” 作品。中文版书名《记忆记忆》的由来,译者也在后记中做了解释。第一个记忆是动词,第二个记忆是名词,类似 “纪念记忆” 的意思。《记忆记忆》虽语义没有 “纪念记忆” 明确,但符合原著对书名的设计美感。之所以又说本书复杂,一是其体裁多变,二是其内容丰富。关于体裁多变,译者在后记中提到,「关于本书体裁,评论界通常将其定性为哲学纪实散文」。书中有的章节像是日记随笔,有的章节像是白描,有的是大段的议论,还有的则尽是往来书信或是日记(大多以 “插章” 的形式出现)。例如开篇第一部第三章,整章就是对二十张照片上内容的描写。阅读本书的很多瞬间,像是在阅读没有照片插图的塞巴尔德 —— 另一位喜欢将随笔、游记、照片等元素,甚至真实与虚构糅合在一起的作家。作者在书中同样也有提到。有时会感到内容和内容之间的割裂感,实则是相互间的隐隐契合。关于内容丰富,除了上文提到的战争、民族、历史、时代等内容,作者还引用、评议了众多的人物和作品。这些人物包括和作者一样的作家、文学家,还有各个国家的哲学家、画家等,以及一些无法简单用标签概括的人物和作品,不一而足。例如围绕纳粹对犹太民族暴行的,夏洛特・萨洛蒙和她的绘画作品《人生?如戏?》,玛丽安・赫希和《后记忆的一代:大屠杀后的文字和视觉文化》,以及在文学上更为辉煌的大师,托马斯・曼、马塞尔・普鲁斯特等,甚至还包括喜欢制作盒子(装置)的美国超现实主义大师约瑟夫・康奈尔。书中提到的众多人物和作品,建议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再去读作者说了什么。要慢下来、沉下来,不然恐怕很难读进去,一目十行怕是行不通的。译者的文笔,优美流畅、富有韵律,有时候也会稍显琐碎。我相信原著本身也是这种偏向于随笔和散文的诗化风格,毕竟作者玛丽亚・斯捷潘诺娃,本身就是一位诗人。例如在形容战争后生活的回归,书中写道「生活开始流淌」。“流淌”,呵,有点喜欢这种文笔。但也不得不说,这种文笔在纯粹的纪实性作品中,是不多见的。这也是本书复杂之所在,加之上文提到的复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成本。作者一方面通过家族中 “个体” 的细微记忆,揭示宏大历史和时代的概貌。另一方面,也在探讨记忆和历史、时代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 “个体” 留下的 “记忆”—— 书信、日记或照片等,读者得以一窥二十世纪历史和时代的风云诡谲。例如,在廖吉克的家信中,我们能从属于廖吉克的记忆中,获知战争时战士们所面临的境况:因为中层指挥官的匮乏,部队会从士兵中大批量地汲取作为补充;因为食物的匮乏,士兵们每日的食物配额很少,甚至还有吃人的传言等等。碎片般的记忆,拼凑出历史和时代的图景。当然,这些 “记忆”,原本属于写信者本人,它和历史有着不同的本质。历史的诉求是客观,而记忆却往往是主观的。记忆承载于文本,那经由他人通过文本而 “还原” 出来的记忆,到底是谁的记忆?原主人的记忆,还是讲述者的记忆?个体的记忆,还是时代的记忆?…… 面对真实,面对后来人,面对历史和时代,很多时候对于记忆,我们脆弱而又无助。就像作者引用了果戈里在《死魂灵》中的那句话,「有些人不是作为实体存在于世间,而是作为不相干的斑点附着于事实表面。」可能是作者的诗人身份,作者对于人物和物品的细节和寓意,有一种精准而动人的感知。例如,在本书封面上,是书中多次出现的瓷娃娃,也就是英语世界的 “冰人夏绿蒂”。关于瓷娃娃的多重寓意,作者在书中做了详细的解说 —— 历史的缺失、缺陷的必然、伤痕的独一,以及个体的幸存集于一身,在此不做赘述。瓷娃娃代表了,经历过二十世纪战争和种族迫害等集体灾难的人们,他们「很大一部分人都或多或少自视为幸存者」—— 就像作者自己。关于幸存者的记忆,作者引用了玛丽安・赫希在研究大屠杀理论时,定义的 “后记忆” 概念。后记忆是非历史性的。「记忆与历史的对立」无处不在,这又进一步阐述了记忆和历史的辩证关系,和记忆本身的不可靠性。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我们,过去的和现在的,无限脆弱,无比有趣,彻底无助。特别是在我们死去之后。」全书笼罩着一片淡淡的忧郁和哀伤。那是俄罗斯二十世纪不可丢弃的标签,是家族在时代洪流中的卑微,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多舛。
只有伤痕将我们从批量产品变成独一无二的单品
在《记忆记忆》一书中,俄国犹太诗人玛丽亚・斯捷潘诺娃完成了属于她的一次寻根旅行,藉由家族成员的私人档案、住宅、旧物、以及部分来自官方的文献资料,她将家族四代成员支离破碎的 20 世纪生活经验,编织组成一部相对完整的生命叙事。回望昨日的同时,她还与曼德尔施塔姆、W. G. 塞巴尔德、拉斐尔・戈德切恩、夏洛特・萨洛蒙等 20 世纪重要的欧美作家、画家展开历时性对话,拓宽了本书的思辨空间。这注定不是一次就能看懂的故事,你在这个旋转门里需要转什么才能找到出去的路,需要一次次的不同角度阅读,而记忆的每一章都是独立的,毫不影响你的阅读,毕竟记忆本身就是碎片,无需去较真那条主线在哪里,作者家族故事交代了什么,那些历史都藏了些什么!以前我们靠文字和画画来记录保存历史,如今网络时刻都在帮我们记录,你可以随时想起 2020 年的大事件新冠。趋于宏大与归于微末,涉及时代又潜入生活,苦难与诗意难解难分,叙事与哲思纵横交错。这是一部无法界定文体、难以概括内容、不可能找到师承的个性之书。斯捷潘诺娃写尽记忆对于幸存者的意义与伤痛、记忆对于历史的抗争与补充、记忆对于记忆的执念与无能。就像本书的核心喻体瓷娃娃,它们在承载历史时受伤,也正是伤痕使得每个个体独一无二。而珍视记忆,就是为残缺的瓷娃娃树碑立传,使得它们不至沦为历史车轮下一粒看不到的微尘。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