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43千字
字数
201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围绕低碳经济这一主题,通过基础理论篇、实践篇、公共政策篇、对策与展望篇4个篇章,对目前国内外低碳经济理念与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内容简介
《低碳经济学》是第一本以低碳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创新性经济学理论专著,由罗马俱乐部成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经济学家和环境学家、低碳城市的设计者等国际知名学者执笔,跨越多种学科,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低碳增长模型、计量方法、测量指标、低碳国际贸易、碳关税、低碳能源、低碳发展战略与政策设计等多方面,较系统地探讨低碳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本书兼顾科普与学术研究,既是一部科普读本和教材,也是一部学术著作。本书可供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土地经济、农业经济等学科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阅读和参考。同时,也可作为经济学科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习、参考资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第1篇 基础理论篇
- 第1章 低碳经济学导论
- 1.1 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
- 1.1.1 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
- 1.1.2 能源枯竭对人类经济与社会的严重制约
- 1.1.3 社会文明对经济调整与增长的必然选择
- 1.1.4 国际社会对低碳减排与发展的时代要求
- 1.2 低碳经济的基础知识
- 1.2.1 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
- 1.2.2 低碳经济的3个特征
- 1.2.3 低碳经济的4个核心要素
- 1.2.4 低碳经济的5个构成要素
- 1.2.5 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
- 1.3 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
- 1.3.1 低碳经济的简单历程
- 1.3.2 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国际组织
- 1.3.3 与低碳经济有关的三大国际公约
- 1.3.4 低碳经济相关专业名词与概念
- 1.4 低碳经济学的萌芽与发展
- 1.4.1 低碳经济学的萌芽
- 1.4.2 低碳经济学的发展
- 1.5 低碳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应用
- 1.5.1 低碳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1.5.2 低碳经济学的应用
- 第2章 低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2.1.3 我国政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2.1.4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过程
- 2.1.5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循环经济概述
- 2.2.2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 2.2.3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2.2.4 循环经济的框架
- 2.2.5 循环经济的两个发展目标
- 2.2.6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经典模式
- 2.2.7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2.3 公平与效率
- 2.3.1 相关定义
- 2.3.2 关于公平与效率均衡可能性的两种基本观点
- 2.3.3 公平与效率均衡的一般定义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 2.4 外部性理论
- 2.4.1 外部性的含义
- 2.4.2 外部性的分类
- 2.4.3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 第3章 绿色GDP的概念及核算
- 3.1 绿色GDP相关概念
- 3.1.1 绿色GDP的来源
- 3.1.2 SEEA中有关绿色GDP的内涵界定
- 3.1.3 我国有关绿色GDP的含义
- 3.2 绿色GDP的核算
- 3.2.1 绿色GDP核算的国际进展
- 3.2.2 SEEA中绿色GDP的核算
- 3.2.3 绿色GDP核算的特征
- 3.2.4 核算范围上的特征
- 3.2.5 GDP核算体系的原则
- 3.2.6 绿色GDP的核算范围
- 第4章 低碳经济学中的计量分析
- 4.1 碳固定与碳排放的核算
- 4.1.1 碳固定核算
- 4.1.2 碳排放核算
- 4.2 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测算
- 4.2.1 要素分析法简介
- 4.2.2 能源碳排放的卡亚模式
- 4.3 中国能源环境政策综合评价模型
- 4.3.1 能源排放模型
- 4.3.2 环境模型
- 4.3.3 影响模型
- 4.4 低碳经济增长模型
- 4.4.1 低碳经济分析模型简介
- 4.4.2 低碳库兹涅茨曲线
- 第2篇 实践篇
- 第5章 碳排放及其市场交易
- 5.1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 5.1.1 碳足迹的概念
- 5.1.2 碳足迹分类
- 5.1.3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 5.2 碳交易
- 5.2.1 碳交易的由来
- 5.2.2 碳交易的3种机制
- 5.2.3 碳交易的两种形态
- 5.3 碳交易市场
- 5.3.1 碳交易市场的产生
- 5.3.2 碳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 5.3.3 碳交易市场的特点与参与者
- 5.3.4 碳市场的产品
- 5.3.5 全球碳市场的交易市场分布
- 5.3.6 国际碳市场结构
- 5.3.7 全球碳市场的交易概况
- 5.4 碳税与碳关税
- 5.4.1 碳税、碳关税概念及特征
- 5.4.2 碳税和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作用途径与方式
- 5.4.3 碳税、碳关税的战略意义
- 5.4.4 碳税、碳关税战略性方法评价
- 5.5 碳金融
- 5.5.1 碳金融的含义
- 5.5.2 全球碳金融市场发展状况
- 5.5.3 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与国内布局
- 第6章 城市建设中的低碳经济
- 6.1 低碳城市
- 6.1.1 城市发展与低碳经济
- 6.1.2 低碳城市的含义
- 6.1.3 低碳城市的构成
- 6.1.4 低碳城市的实现及评价
- 6.2 节能建筑
- 6.2.1 住宅能耗与碳排放贡献
- 6.2.2 低碳建筑设计
- 6.2.3 低碳社区
- 6.3 环保交通
- 6.3.1 交通碳排放贡献
- 6.3.2 低碳交通的现实意义
- 6.3.3 城市交通低碳化策略
- 6.4 未来展望
- 6.4.1 低碳城市的界定及路径
- 6.4.2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
- 第7章 土地利用中的低碳经济
- 7.1 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概述
- 7.1.1 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概念与内涵
- 7.1.2 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机理分析
- 7.1.3 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模型分析
- 7.2 低碳土地利用理论与方法
- 7.2.1 低碳土地利用理论分析
- 7.2.2 低碳土地利用方法分析
- 7.3 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分析
- 7.3.1 土地利用模式的演变
- 7.3.2 低碳土地利用与管理模式
- 7.3.3 低碳土地利用对策分析
- 第8章 产业发展中的低碳经济
- 8.1 低碳产业概述
- 8.1.1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 8.1.2 低碳产业的基本内涵
- 8.1.3 低碳产业体系构建
- 8.2 低碳农业
- 8.2.1 低碳农业的提出
- 8.2.2 农业在碳问题上的双重性:碳汇和碳源
- 8.2.3 发展低碳农业的策略
- 8.3 低碳工业
- 8.3.1 低碳工业的特征
- 8.3.2 低碳产业园区
- 8.3.3 中国工业低碳经济的演进
- 8.4 低碳服务业
- 8.4.1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
- 8.4.2 无纸化办公
- 8.4.3 低碳旅游
- 第9章 生活中的低碳经济
- 9.1 低碳生活及其现实意义
- 9.1.1 相关概念及内涵
- 9.1.2 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
- 9.1.3 低碳生活的意义
- 9.2 低碳消费理念与生态文明
- 9.2.1 低碳消费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 9.2.2 低碳消费意蕴生态文明价值观
- 9.2.3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履行低碳、减排的责任与义务的体现
- 9.3 低碳生活方式
- 9.3.1 低碳衣着
- 9.3.2 低碳饮食
- 9.3.3 低碳居家
- 9.3.4 低碳出行
- 9.3.5 低碳购物
- 第3篇 公共政策篇
- 第10章 低碳经济与公共政策概述
- 10.1 低碳经济的公共属性特征
- 10.1.1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 10.1.2 低碳经济的公共属性
- 10.2 低碳经济与政策支持
- 10.2.1 低碳经济政策的类型
- 10.2.2 低碳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 10.2.3 低碳金融市场政策的理论基础
- 10.2.4 低碳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11章 低碳经济与财税政策
- 11.1 财政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11.1.1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公共利益
- 11.1.2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引导
- 11.1.3 低碳经济设施需要财政支持
- 11.1.4 制度和技术创新需要财政支持
- 11.2 低碳财政政策实行的基本原则
- 11.2.1 立足于科学发展原则
- 11.2.2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原则
- 11.2.3 立足于社会和谐原则
- 11.2.4 立足于区域协调原则
- 11.3 低碳财政政策的国际借鉴
- 11.3.1 欧盟低碳财政政策
- 11.3.2 美国低碳财政政策
- 11.3.3 日本低碳财政政策
- 11.3.4 国外低碳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11.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11.4.1 碳税政策的原则与框架设计
- 11.4.2 低碳财政支出政策的结构与优化
- 第12章 低碳经济与产业政策
- 12.1 低碳产业政策的国际借鉴
- 12.1.1 国际低碳产业结构政策及经验借鉴
- 12.1.2 国际低碳产业组织政策及经验借鉴
- 12.1.3 国际低碳产业技术政策及经验借鉴
- 12.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
- 12.2.1 低碳产业政策的类型
- 12.2.2 低碳产业结构政策
- 12.2.3 低碳产业组织政策
- 12.2.4 低碳产业发展政策
- 第13章 低碳经济与金融市场政策
- 13.1 碳金融创新
- 13.1.1 碳交易
- 13.1.2 碳资本
- 13.1.3 碳银行
- 13.2 低碳金融市场政策的国际借鉴
- 13.2.1 低碳投融资市场政策
- 13.2.2 碳排放交易市场政策
- 13.2.3 借鉴意义
- 13.3 中国低碳金融市场政策
- 13.3.1 间接投融资市场发展政策
- 13.3.2 直接投融资市场发展政策
- 13.3.3 低碳金融市场监管政策
- 第4篇 对策与展望篇
- 第14章 低碳经济评价
- 14.1 低碳社会与资源利用
- 14.1.1 低碳社会及其特征
- 14.1.2 低碳社会目标下的资源利用问题
- 14.2 低碳经济的评价
- 14.2.1 低碳化及其影响因素
- 14.2.2 低碳经济中的主要衡量指标
- 14.2.3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14.2.4 代表性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14.3 低碳社会评价
- 14.3.1 Ecotopia指标及其在低碳社会评价的应用
- 14.3.2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15章 低碳经济技术
- 15.1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
- 15.1.1 太阳能
- 15.1.2 风能
- 15.1.3 水能
- 15.1.4 生物质能
- 15.1.5 核能
- 15.1.6 地热能
- 15.1.7 海洋能
- 15.1.8 天然气水合物
- 15.2 节能技术
- 15.2.1 工业生产节能
- 15.2.2 清洁煤技术
- 15.2.3 建筑节能
- 15.2.4 低碳交通:新能源汽车
- 15.3 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和利用技术
- 15.3.1 二氧化碳捕捉
- 15.3.2 二氧化碳运输
- 15.3.3 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
- 第16章 低碳经济展望与策略
- 16.1 人类能源的发展趋势分析
- 16.1.1 中国能源发展趋势
- 16.1.2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 16.2 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6.2.1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6.2.2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6.3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低碳政策
- 16.3.1 欧盟的低碳政策
- 16.3.2 美国的低碳政策
- 16.3.3 日本的低碳政策
- 16.4 我国的低碳政策与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 16.4.1 我国的低碳政策
- 16.4.2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