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1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抛开陈词滥调的术语,回归历史观看的原点,再现城市经济空前增长时代的欧洲艺术全景。
内容简介
18至19世纪的欧洲,经济空前增长,社会激烈变革,城市化进程已使得通向财富和权力的社会途径被不断拓宽。这一时期的欧洲艺术也因此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艺复兴艺术的传统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是彼此之间迥然相异的艺术形式、风格与情感。
视觉艺术成为一种平等交流的媒介,艺术的公众群体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对于艺术品质标准的争论日趋白热化;艺术家不再只是为了少数人的愉悦而服务,他们寻找着新的创作方式,新的销售方式,以及新的谈论艺术的方式;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大差异,也使得艺术作品中的文化态度呈现出惊人的多样性,统一性的“欧洲艺术”已然不复存在。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动荡的时代,仅仅靠“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些术语,已不足以阐释出这一时期的艺术发展。本书作者大胆抛开陈词滥调的术语,将以往浮于作品表面的目光,拉回到历史观看的原点,鲜活展现出在巨大经济与社会变革影响下的欧洲艺术全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导言
- 从洛可可到浪漫主义:定义的难题,还是信仰的质疑?
- 城市化的影响:新的艺术公众、艺术类型、艺术家和理论话语
- 第一章 超越有用与令人愉悦之人
- 艺术成为有教养的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且远不止被这些人所关注
- 艺术名人、艺术失败者与艺术的自我表达:艺术家过多的问题
- 讨人喜欢的天才与不可羁勒的妖魔
- 英勇的“创作”之战
- 从家庭的梦想到梦魇
- 依靠与尊重的丧失
- 第二章 “商业与政治将世界连成一体”
- 普适性“启蒙”文化的希望与威胁
- 文化特性拥护者的价值化:民族英雄,“历史的牺牲品”和敢于挑衅的民族艺术家
- 作为文化同一性手段的公共艺术政策
- 意大利“大旅行”及“世界主义”理想的实现与落空
- 第三章 “在欺骗的艺术中找茬,不过是徒劳……”
- 成为真理的妓女
- 不同层次的观看:道德短视、淫欲好奇心与深刻洞察力
- 遭遇“无处不在的”幻像:魔术灯人、江湖郎中、骗子、变戏法的和炼金士
- 第四章 “自由为先,荣耀其后……”
- 艺术史的生物学观念进入公众意识
- 堕落与文化污染
- 消失的男性气概
- 北方的崛起
- 地图
- 插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导言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大事记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