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新闻传播学界风向标类书籍,综述2017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情况。

内容简介

自《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6》出版以来,《解析》每年出版一本,形成品牌,受到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和研究者的关注。书名冠以出版当年的年号,每年的《解析》都是对前一年我国新闻传播学各方面研究现状和学界业界热点问题的回顾,从作者本人一年所写文字中选取与当前关系较为紧密的篇章,根据内容划分为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写在前面
  • 第一章 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
  • 2017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
  • 一、党的十九大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二、新闻业变迁与新闻专业主义
  • 三、新闻从业者研究
  • 四、新闻室民族志的方法论反思
  • 五、传播法研究
  • 六、新闻传播史研究
  • 2017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 元传播
  • 经典理论再研究
  •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研究方法论
  • 概念与话语分析
  • 集体记忆研究
  • 思想史视域中的媒介技术
  • 社会抗争与情感研究
  • 劳动研究
  • 政治传播
  • 科学传播
  • 2017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10个新鲜话题
  • 一、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
  • 二、互联网加持的政治传播
  • 三、“后真相”时代
  • 四、新闻专业意识
  • 五、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
  • 六、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新闻推送
  • 七、人工智能带来新闻生产的变革
  • 八、知识付费
  • 九、传统媒体转型
  • 十、新媒体环境中的网民情绪
  • 2017年传播学新观点
  • 一、后真相时代的传播政治
  • 二、计算传播学的两张面孔
  • 三、重思“技术决定论”
  • 四、传播与劳动
  • 五、网络空间中的“情感”研究
  • 六、数字记忆的个案考察
  • 七、网络治理与政治传播
  • 八、“新党媒”的传播模式
  • 九、经典传播理论的新发展
  • 十、网络民族志与视觉修辞方法
  • 十一、反思与本土化
  • 2017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
  • 一、虚假新闻的基本特点
  • 二、虚假新闻的典型案例
  • 三、虚假新闻的成因
  • 四、结语
  • 2017年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
  • 一、传媒伦理政策、管理、研究的整体情况
  • 二、2017年传媒伦理典型案例
  • 简短的结语
  • 2017年中国传媒法治发展报告
  • 一、有关传媒的指导方针和法律规定
  • 二、传媒体制改革与监管
  • 三、互联网治理
  • 四、信息公开
  • 五、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
  • 六、传媒与人格权保护
  • 20世纪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历程回顾
  • 一、两次引进:从“交通”到“传播”
  • 二、1978年以来的三次突进
  • 三、20世纪中国传播学发展中的焦点问题
  • 四、结语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观研究
  •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介绍)
  •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介绍)
  • 一、坚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 二、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 三、坚持改进创新,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
  • 四、坚持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
  • 五、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介绍)
  •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学习十九大报告“基本方略”
  •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
  •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
  • “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
  •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
  •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
  • 舆论监督要在党统一指挥下———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舆论监督的论述
  • 互联网形势下官办杂志如何改进工作———《中国减灾》杂志改进意见
  • 一、克服官本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二、以问题、热点报道或讨论,带动页面、屏幕活起来
  • 三、转化为可以生动地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表现的内容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名词
  • 术语观点
  • 论著文件
  • 媒体组织
  • 历史事件
  • 第四章 传播研究前沿
  • “把我们想讲的和外国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漫画书《一个中国人的一生》跨文化传播分析
  • 一、习近平用“三结合”概括了国际传播创新的基本路径
  • 二、一本成功的中国故事漫画书
  • 三、量体裁衣,选对主题:外国人想听什么?
  • 四、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 五、避免刻意打扮,做到平衡、客观、细腻
  • 六、接长中国国际传播的“短板”
  • 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
  • 一、传播技术与民族主义
  • 二、新媒体与民族主义的表达
  • 三、通过新媒体的动员、组织及实施
  • 四、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
  • 五、余论:作为服从的反抗
  • 从传播到媒介:彼得斯与传播思想史研究的进路
  • 一、传播(交流)的观念史是否可能?
  • 二、传播观念的政治:另类抑或逃避?
  • 三、不再沉重的肉身:来自后人类主义的挑战
  • 互联网传播技术正在发生突破性进展
  • 一、我们缺少跟进传播科技发展的学术研究
  • 二、关于互联网的研究需要批判性思维
  • 三、互联网已经成为宣传的重心,也应是学术研究的重心
  • 四、新闻工作中的两个基本矛盾
  • 互联网的非线性传播及对其的批判思维
  • 一、非线性的互联网传播
  • 二、非线性传播对信息接受者的挑战
  • 三、必要的批判思维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新闻史事件研究
  • “黄逸峰事件”的新闻报道
  •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 左叶事件
  • 1967年《文汇报》 《解放日报》造反派夺权事件
  • 1976年10月耿飚受命接管中央新闻单位
  • 1978年11月新华社播发“天安门事件”平反消息
  • 1979年《人民日报》首倡农业联产承包制
  • 1979—1980年“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件报道
  • 1980年《人民日报》北京站爆炸事件报道
  • 北京火车站发生一起爆炸事件
  • 北京车站爆炸是一起反革命破坏案件
  • 第六章 新闻传播教学与科研
  • 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诸问题的思考
  • 一、新闻传播学目前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 二、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本学科发展
  • 三、如何处理新闻传播学研究、教学与现实的关系
  • 四、目前新闻传播学应该研究哪些选题
  • 五、本学科建设的几个具体问题
  • 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见和导师的责任
  • 一、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见
  • 二、关于导师的责任
  • 论文、课题申报或结项评语
  • 一、 《人际传播与传统生活的维系》(博士论文)评语
  • 二、 《突发事件和微博舆论关系研究》(结项成果)评语
  • 三、 《视觉修辞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课题论证)评语
  • 四、 《中国命运决战的舆论前奏———国共舆论斗争史》(博士论文)评语
  • 五、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847—2017)》(课题论证)评语
  • 六、重写《中国政治思想史》(课题论证)评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