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读《逍遥游》和《齐物论》,理解庄子哲学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内容简介

《逍遥游》和《齐物论》都是主题明确、理路一贯和结构完整的论文,主题既互相否定又互相印证,开启了一个任精神自由驰骋的未知领域。只有把这两篇论文联系起来读,才能理解庄子哲学的深刻性和独创性。从结构上说,《逍遥游》依顺序展开为“破常识”“别小大”“立主旨”和“辩然否”四个部分,《齐物论》依顺序展开为“别天人”“破对待”“辩然否”和“立主旨”四个部分。

本书的写法是按原文顺序逐段串讲下来,针对庄子扑朔迷离的推理行文,既通过对原文字句的具体分析来说明庄子独特的论证方式和过程,又注重从整体上揭明庄子独出机杼的哲学思维进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1 鲲鹏:凭风振翮翱翔九霄志在云水缥缈
  • 2 逍遥:五石之瓠漂浮江湖神驰天荒地老
  • 3 天籁:大块噫气其名为风万窍怒呺洗心
  • 4 以明: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无穷变化得意
  • 5 吊诡:觉而知梦大觉大梦身寄斗转星移
  • 6 物化:胡蝶栩栩庄周蘧蘧魂归大道周行
  • 余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解读《庄子》理趣,实现“诗意的栖居”

    在先秦诸子的文集中,最晦涩难懂的一部无疑就是《庄子》。其经典注本,是魏晋时期郭象的《庄子注》,后世注家多以此作为参照。《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总计三十三篇。本书从《庄子》最著名的内篇《逍遥游》和《齐物论》入手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作者抓住 “理趣” 这个《庄子》哲学所独有的气质特征打通《逍遥游》和《齐物论》,分六章论述了《庄子》哲学的核心内涵,带领读者读透《庄子》,认识到人的思维边界,认识到人的脆弱。理趣,讲道理讲得很有趣。作者把理趣分成两种。一是有趣地讲道理,不是讲堂里正襟危坐地阐述,却是嬉笑怒骂自然道出。二是讲出了道理本身的趣味。而《庄子》哲学的高妙之处,即在这里。在世人眼中干巴巴的道理,由于理趣的运用变得姿态横生且融会贯通。这样的理趣来自于庄子纵横古今的洞察力、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和超凡脱俗的创造力。阅读《庄子》,前一种理趣容易理解,基本上读通文意就能掌握,后一种理趣则不那么容易把握。 百家争鸣,庄子也有论战对手,否则不能叫 “争鸣”。庄子的论敌主要有二:同时代的惠施,更重要的是早于他近两百年的孔子。在此交代一句,庄子和惠子私交甚密,经典论战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即二人同游濠水时的事情。惠子死后,庄子极为寂寞。就此插入几句鲁迅。鲁迅杂文如匕首、如投枪,都是棋逢对手,没有一篇是没有论辩对手的。中学课本里的《纪念刘和珍君》大骂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杨绛的姑姑),对手是陈源陈西滢,后来地质学家李四光也参与进来和鲁迅开战。《庄子》很多时候都是在讲故事,理趣何在呢?庄子讲的故事就是理趣的体现。《庄子》哲学存在向多个向度引申都合理的多元性,被称为 “悖论之谜”。悖论经典案例:庄周梦蝶。《逍遥游》和《齐物论》连通一起,会认识到:最大的、最好的就是对 “大” 与 “小”、“好” 与 “坏” 的超越;只有达到了精神的自由,才能真切地体验到万物平等如一、死生不足挂怀之本相。这就是《庄子》哲学的总纲。如何做到精神自由呢?庄子认为不论是对世界的认识还是对生命的体悟,都存在一个认知边界;庄子哲学的前提是这个世界没有发动者、主宰者,既然不可能认知到世界的终极原因,那么,我们可以在认知边界回过头来欣赏这个世界: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居然如此这般地存在着,各具独特个性的万物耦合在一切,构成一个完美的和谐共同体,在此我们可以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实现 “诗意的栖居”。在这里,庄子从认识论转向了美学 —— 人类的情感世界。以上是读书笔记。下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本书侧重哲学与思辨,如果喜欢哲学,喜欢逻辑思维,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庄子》解读读本。如果打算全面学习《庄子》,就是做到理解文意,读出作为文学作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作为哲学著作,可以从中汲取哪些营养,可以阅读 (2023.11)中华书局出版的《你真能读明白的〈庄子〉》张景评注。如果既想阅读《庄子》,还不想逐字逐句死抠文意;简单来说就是要达到读过《庄子》,说起来明明白白,还能指导一下现在的自己,可以阅读熊逸作品《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熊逸作品站位很高,以他放眼世界的眼光,文笔纵横恣肆。可读性强。

      转发
      2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庄生晓梦迷蝴蝶,我是蝶来蝶是我?

      此书让我体验了虚空与迷茫,穿行了寂寞,悦纳了悖论,遐想了作者的焦虑!作者恨不得把宇宙万物都能以物化说明,但臣妾真是做不到啊!把自己比拟为鲲鹏之志,如鹏飞,则直击九天;如鲲游,则遨游四海!然立于天地中,依然是蝼蚁!在《逍遥游》畅想是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的精神世界,在《齐物论》又有一番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悲悯情怀!自己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又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构建了自己的悖论!认为平生能引发他思想的也就是他的对手又是挚友 — 惠施啦!在《齐物论》还引入了一个关于读书无用的故事:齐桓公在看书,一个修车的老头轮扁,问老齐在看什么,老齐说在看圣人的书;轮扁接着问:圣人还在吗?老齐说圣人早死啦!轮扁说:那你看的只是糟粕!老齐听了很生气对轮扁说:你要不说出个一二三,我弄死你!这时轮扁就跟他说:那我就以我修车斫轮的工作来说吧。用锤子和凿子来斫削车轮,动作慢一点就造成木质松滑而不牢固,动作快一点就造成木质紧涩而难装配,不快不慢,手上的分量正好与心里的感觉浑然一体,这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但是这种感觉是某种规则的呈现。我无法把这种呈现为感觉的规则告诉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无法继承我的这种领悟了规则的感觉,所以我已经七十岁了还在斫削车轮。齐桓公不禁愕然 — 如果智慧可以传承,孔子的儿孙就是大哲,陶朱公的儿孙就是巨富;秦始皇的儿孙就是霸主!一言概之:知识可迭代,智慧难袭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通过对《庄子》内篇中《逍遥游》与《齐物论》逐字逐句的释读,详尽地阐发了庄子哲学的内在理趣。作者认为,《逍遥游》和《齐物论》是《庄子》内七篇的中心和总纲,二者作为一个既包含着众多意义敞口、又具有精彩的自否剩余的完整文本来解读,可以展示《庄子》的内在主旨和理趣,所以称之为 “《逍遥游》《齐物论》通释”。如此把两篇条理清楚、逻辑连贯的文章,另辟蹊径地发掘出庄子思想的深刻内涵。《<逍遥游><齐物论>通释》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庄子,即《逍遥游》是讲小大之辨的,《齐物论》讲的是无大无小,万物平等,齐生死、齐是非。《齐物论》解构着《逍遥游》,《逍遥游》也否定着《齐物论》,如果抓住一个丢了另一个,《庄子》就读残了。要把《逍遥游》和《齐物论》贯通起来把握,要用心灵去体会那种自否剩余:最大的、最好的就是对 “大” 与 “小”、“好” 与 “坏” 种种区别的超越;只有达到了精神的自由,才能真切地体验到万物平等一如、死生不足挂怀之本相。解读《庄子》是一个挑战,因为它不仅有非常缜密的思辩,还通过讲的故事和讲的道理之间错位和碰撞,挑战着读者的思维。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