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压力持续增加、技术变革的规模扩大、社会环境的挑战层出不穷,我们已站在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正把地球的承载力推向极限——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对海洋的威胁只是少数几个例子。

内容简介

循环经济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稀缺且有害的资源使用不再是取得发展的必然前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以减少;而生产和消费前景却更为壮观,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更加强大。

兑现循环经济的承诺是以扩大循环影响力和规模为必要前提,使价值链完成循环,并最终掀起经济系统的整体变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原版序一
  • 原版序二
  • 原版序三
  • 原版序四
  • 原版序五
  • 致谢
  • 对《循环经济之道》的评论
  • 缩略语
  • 内容简介
  • 1 引言:循环经济的转型之路
  • 第一部分 现在在何处?
  • 2 循环经济模式
  • 3 颠覆性的技术
  • 第二部分 目标是什么?
  • 4 循环经济:十大行业的故事
  • 5 金属和采矿业概述
  • 6 石油和天然气(油气)行业概述
  • 7 化工行业概述
  • 8 电力行业概述
  • 9 机械与工业设备行业概述
  • 10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行业概述
  • 11 个人出行行业概述
  • 12 家居行业概述
  • 13 快速消费品行业概述
  • 14 时装行业概述
  • 15 电子商务与循环经济的结合
  • 第三部分 循环经济之道
  • 16 企业循环战略的支柱
  • 17 运营
  • 18 产品和服务
  • 19 文化和组织
  • 20 生态系统
  • 21 生态系统深度探索1:投资
  • 22 生态系统深度探索2:政策
  • 23 循环的未来
  • 附录A:4.5万亿美元的潜在价值
  • 附录B:行业层面的机会评估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